简述易安特建筑模板工艺在老挝南俄3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2020-06-30 08:16
四川水利 2020年3期
关键词:模板混凝土建筑

(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1130)

1 工程概况

南俄3水电站是老挝境内南俄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3级电站,位于老挝赛松本特区境内。该水电站库容14亿m3,为年调节水电站。电站装机容量480MW,最大坝高210m,属于Ⅰ等大(1)型工程,主要包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引水系统、地面式发电厂房和输变电线路等工程。布置在大坝左岸的溢洪道建筑物水平距离全长599.95m,其中泄槽段水平距离总长385m,宽度为59.5m。

2 易安特建筑模板与木模板、钢模板的对比优势

2.1 材质轻便,操作简单,施工成本低

为了解决常规模板存在粗大、笨重等问题,易安特建筑模板制造时选择了性能优质的塑性轻质材料,其最大单体模板规格为1.5m×1.2m,设计重量为15kg/m2,可不需要起重机械进行施工吊装作业,通过人工就可方便完成模板的搬运、安装及拆除。与此同时,易安特建筑模板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进行设计制造,规格齐全,无需再次加工,不仅可节约大量人工成本,也可节约起重机械等辅助成本,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

2.2 组合灵活,周转速度快,使用次数多

易安特建筑模板以100mm为基数设计了不同规格的模板型号,基本覆盖了常规建筑物钢模板施工所需的尺寸规格,也可根据建筑物结构尺寸进行专门的模板设计。同时,在模板的扣件体系方面也进行了专门的设计,所有扣件全部采用手柄连接,施工时只需转动手柄即可施工,节约了模板安装所需的附属材料。在具备吊装的施工场地,可采用起重机械进行组合吊装,人工配合进行安装和拆除,加快了模板的周转速度;在运输和吊装比较困难的部位,可采用人工直接进行转运、安装和拆除。另外,木模板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周转次数为5~7次,钢模板可周转次数为50次,而易安特建筑模板可周转80~100次,有效增加了模板使用次数,减少了模板采购次数,从而降低了采购成本。

2.3 性能良好,安全可靠度高

易安特建筑模板主要规格有1.5m×1.2m和1.2m×0.6m,且在模板边缘设计了拼缝棱边,直接导致模板拼缝大大减少,同时也可减少并消除使用钢模板易变形造成的漏浆、挂帘等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采用易安特建筑模板成型后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光洁,尺寸精确,平整度、垂直度均大大优于使用常规模板成型的混凝土,基本达到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

此外,该模板材质精良,经久耐用,其强度、耐水性、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能都优于常规模板;其力学结构良好,稳定性好,遇水不膨胀,不易变形,适应多种环境下施工作业,相关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详见表1。

表1 易安特建筑模板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与此同时,该模板材料轻便,易于搬运,安全系数高,可减少施工现场高危工具的使用和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赶工疲劳造成的危险,从而降低工程现场管理的风险。

2.4 绿色环保,污染指标低

易安特建筑模板的使用可以降低国家木材和钢材的消耗,可以减少木屑、废旧钢模等建筑垃圾的排放,当模板破损时可对损坏部位进行热熔修补处理;模板用废后可再次回收循环利用,增加模板的残余价值,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易安特建筑模板在本工程中的选用优势

3.1 地势陡峭,交通运输道路布置困难

南俄3水电站坝址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边坡开挖高,场内交通道路布置受到很大的限制。溢洪道泄槽段右岸为面板堆石坝,坝后无上坝公路,两个建筑物之间最大安全距离约50m。泄洪槽左岸边坡地势陡峭,局部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地质缺陷,在施工期间因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影响,该边坡连续发生了两次塌方,经过技术处理,原规划的马道仅保住了宽度不足6m的施工道路,且无错车道和调头平台,施工材料转运机动性很差,任何材料和设备需要通过倒车才能运输至施工现场附近,安全风险非常突出。因此,选用轻便的易安特建筑模板,不仅解决了模板的运输和周转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一些安全风险。

3.2 场地受限,常规运输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差

溢洪道泄槽左右墙体水平距离总长385m,高度为10m~13m不等,顶宽最薄处仅0.6m,迎水面为直立边坡,背坡为1∶0.2,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及沉降要求,分仓长度8m~12m不等,其混凝土施工受到点多面广和场内运输的制约,采用常规模板施工方案运输规模大、成本高、经济合理性差。采用缆机、塔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或轮式起重机等常规设备进行场内运输均存在布置困难、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等情况。因此,选用轻质材料制作的易安特建筑模板代替泄槽段混凝土的钢模板,采用人工搬运,非常有利于施工条件复杂部位模板的运输、安装及拆除,从而避免了常规的场内运输方案可能造成的高成本、高风险。

3.3 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综合整体工程施工规划和施工进度总计划,溢洪道泄槽段属于非关键线路项目,前期土石方开挖施工所投入的施工资源和设备相对较少,施工进度比较缓慢,随着左岸边坡的下挖,处理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和丰富的地下水导致的边坡塌方,使原计划工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加之业主单位的贷款及工程款支付严重滞后,影响了材料、设备采购,造成溢洪道泄槽段混凝土施工工期归属于关键线路。因此,易安特建筑模板重量轻便、辅助成本低、质量可靠、施工灵活的特点,基本上解决了采用人工搬运即可满足运输、增加工作面、提高施工效率和加快施工进度方案的要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泄槽的工期压力,也确保了蓄水发电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

4 易安特建筑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4.1 模板安装主要施工技术及要点

(1)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对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且应经常保持足够的固定设施,以防模板倾覆。

(2)选用建筑模板规格主要为1.5m×1.2m以及1.2m×0.6m的轻型模板,重量为15kg/m2。

(3)根据泄槽设计图纸及每层浇筑高度进行模板拼装,止水螺杆安装与模板安装同时进行。

(4)模板安装结束后进行校正,必要时支设临时斜撑进行调节。

(5)侧墙模板采用竖向双排φ48.3mm×3.6mm钢管(间距600mm)配合M12拉模筋(间距600mm×600mm)进行加固,设置纵横向长架管约束模板,起校直作用。

(6)模板拼缝必须平整严密,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

(7)组装模板期间使用手柄联成整体,外围用纵横向钢管和拉杆加固,架立完成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垂直度、节点联结及纵横向稳定性,使用测量仪器及必要工具进行检查、确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主体结构顶板施工采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所需物料用吊车布放。必须严格控制拆除模板以及支架的时间,防止出现下垂开裂等现象。

(9)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成型后的偏差,不应超过模板安装允许偏差50%至100%,取值大小视结构物的重要性而定。

(10)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施工,对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尤其是漏浆、跑模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支模前应先根据设计图弹出模板边线和模板控制线。

4.2 模板拆除主要施工技术及要点

(1)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对于承重板要求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2)模板拆除应按设计制定的模板拆除程序和方法实施,应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

(3)在拆除时应使用专门工具,减少对模板和混凝土的损伤,防止模板跌落。立模后,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模板内表面涂隔离剂,以利拆除。

(4)对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洗,除去模板面的水泥浆,分类妥善堆存,以备再用,提高模板使用的周转率。

(5)对于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模板拆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应大于20℃。

(6)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并涂刷脱模剂,以备周转,按规格堆放整齐;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人工搬运传递至堆放地点,不得乱抛乱扔。

4.3 特殊部位主要施工技术及要点

(1)倒角模板选用铝合金倒角模,与墙体、顶板的模板通过型号为L45A的手柄进行连接,侧墙与顶板的加固材料斜切后,分别顶住铝合金倒角内侧边,另加设40mm×40mm×2.5mm方钢斜撑。

(2)为保证孔洞口模板安装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顶板模板上固定一个洞口大小的木盒子,浇筑后拆除木盒子来形成洞口,因此,孔洞口模板安装必须与主体结构模板安装标准一致。

(3)承插型端口外侧墙不平整,导致外模板无法与内模板一样横向放置,因此,需要将每节施工缝最后一块模板进行竖放,端口侧墙突出部分与端口皆使用木模板施工,木模板与复合材料模板之间使用铁钉连接。

(4)易安特建筑模板自带肋条,不似木模板,不建议将模板进行切割,否则强度降低、周转次数减少。在坡度段使用易安特建筑模板时,尽可能地将剩余长度的模板往后放置,模板拼装时,模板整体的斜度随着地势的坡度进行拼装。

(5)预埋吊钩口应采用木模板衔接,在衔接木模上开缝,放置吊钩,通过与钢筋焊接固定吊钩,将吊钩就位后采用透明胶带进行封边处理。

5 结语

易安特建筑模板施工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施工工艺,其性能指标、技术参数均优于传统的木模板和钢模板,并且具有性能良好、高效便捷、安全可靠高、施工成本低、技术先进等特点,在水工建筑物施工条件复杂情况下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符合国家“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产业政策导向,值得在类似水电站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模板混凝土建筑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