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过程设计计算的分析探讨

2020-06-30 05:58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滤饼洗液纯度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21)

1 结晶过程计算的任务和目的

结晶操作在制药行业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纯化过程。结晶过程先将待结晶物料浓缩至一定的过饱和度,经降温目标产品以纯度较高的晶体形态析出,杂质则大部分留在母液中。结晶后的浆料经分离过程得到湿晶体,再经洗涤过程进一步去除杂质,得到满足纯度要求的目标产品。结晶过程的计算包括对浓缩过程的计算,以确定蒸发量;对结晶过程的计算,以确定结晶收率;对洗涤过程的计算,以确定洗涤过程收率、最终产品的纯度。通过计算结果,评估整个结晶过程的能耗、总收率,判断单步结晶产品纯度是否能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采用重结晶工艺还是增加有机膜脱色、树脂吸附工艺,并对每一种工艺的生产能耗做出评估。

2 浓缩过程

工艺物料除了含有目标产品(计做a)之外,还含有多种杂质(计做bi)。结晶前需先经过浓缩过程使目标产品到达一定的过饱和度,然后通过降温过程使产品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浓缩过程中目标产品和杂质的浓度均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产品纯度的是各种杂质物料的总和(计做b),因此可以将浓缩物料简化为目标产品a、杂质总量b以及溶剂的系统。

已知待浓缩物料的浓度和浓缩后目标产品的浓度要求,可以计算出浓缩后物料量、冷凝液量以及产品及杂质的浓度。蒸发过程的物料平衡式为:

式中W0——浓缩前物料量,kg;

W——浓缩后物料量,kg;

WV——蒸出水量,kg。

ca0——浓缩前产品浓度,质量分数;

ca——浓缩后产品浓度,质量分数。

由上式可以得到浓缩后物料量:

蒸出水量:

同理,浓缩后杂质b浓度:

式中cb0——浓缩前杂质总浓度,质量分数;

cb——浓缩后杂质总浓度,质量分数。

3 结晶过程

对于冷却结晶和蒸发结晶,由于没有化学反应,故结晶过程各组分的总量不变。结晶过程的物料平衡式可写成:

式中W—— 结晶前的总物料量,即浓缩后物料量,kg;

Wm——母液量,kg;

D——湿滤饼量,kg;

ca——结晶前产品浓度,质量分数;

cam——结晶母液中产品浓度,质量分数;

ε——湿滤饼含水(溶剂)率,质量分数。

产品的饱和浓度cas为100 g 水中溶解的产品克数,可由相关手册查得,母液中的产品浓度cam可由饱和浓度cas计算:

结晶过程需计算滤饼量、母液量和结晶收率,同时还要计算母液中杂质浓度,以确定结晶物料的纯度。

整理式(3)可得到滤饼量:

母液量Wm=W-D

结晶收率yc为滤饼中产品的总质量与结晶前物料中产品的总质量之比:

代入式(5),得结晶收率:

由式(6)可见,结晶收率与母液浓度、滤饼含水率和待结晶物料的浓度有关,待结晶物料浓度ca越高,母液浓度cam越低,结晶收率越高。在cam和ca不变的情况下,式(6)可简化为:

即滤饼含水率ε越高,结晶收率越大。在后面的讨论中可知,滤饼含水率越高,产品的纯度越低。

对结晶过程杂质b进行物料衡算:

母液中物质b的浓度:

4 洗涤过程

洗涤过程可去除滤饼中的大部分杂质从而提高滤饼的纯度。洗涤方式分为漂洗和淋洗两种。漂洗是将滤饼投入洗涤釜(或三合一)中,加水或溶剂充分混合、洗涤的过程;淋洗是将水或溶剂淋撒在滤饼表面,洗液以层流(或爬流)的形式流过滤饼。通过对洗涤过程的分析、计算,得到洗涤后滤饼中杂质的浓度,从而计算洗涤效率及洗涤过程的收率。

下面先对漂洗过程进行分析。

对漂洗过程中杂质b进行物料衡算:

A Dεcbm=(X+Dε)cbx

式中A—— 杂质溶出率,吸附于晶粒表面或在细小晶粒之间的杂质,不能完全洗涤下来。A表示洗涤到洗液中的杂质量占杂质总量的比率,为小于1的常数,晶粒越细,A值越小。

X——洗液量,kg;

cbx—— 滤饼中杂质浓度,质量分数,与洗液中的杂质浓度相等。

整理得:

令K=X/Dε,即洗涤水量与滤饼含母液质量的比值,记作洗涤倍数,代入上式,得:

为了提高产品纯度,可进行多次漂洗,对于第n次漂洗,则:

由式(8)可知,洗涤倍数越大,滤饼含水率越低,cbx越小,洗涤效果越好。

洗液中产品a的浓度即为洗涤温度下,产品在洗涤溶剂中的饱和浓度,计算公式同式(4)。

再对淋洗过程进行分析:

理想情况下的淋洗,洗液以平推流的形式通过滤饼间隙,只需用Dε质量的洗液即可全部置换出滤饼母液中夹带的杂质。洗液通过滤饼层的实际流动过程,由于存在沟流、返混等因素,实际的洗涤效果低于理想状态。研究表明[1],排出的洗液中杂质b的浓度与洗液量存在如下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洗液量与杂质浓度关系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washing liquid volume and impurity concentration

如图1所示,在曲线的ab段,洗涤倍数K≤1时,在该区间属于置换过程,排出的洗液中杂质b的浓度变化不大,从开始时的cbm,到K=1时浓度变为0.9cbm;当洗涤倍数K>1时,排出的洗液中杂质b的含量快速降低,该区间为洗液洗脱晶体颗粒表明杂质的过程。淋洗过程中,滤饼中杂质浓度在整个滤饼层厚度方向的分布并不均匀,淋洗液在进入滤饼前杂质浓度为0,在滤饼层的流动过程中杂质浓度越来越高,洗液离开滤饼时浓度达到最大值。设cbx为滤饼中杂质的平均浓度,则离开滤饼层时,洗液中杂质的浓度为Bcbx,显然B为大于1的系数。根据图1中洗液量与杂质浓度的关系特点,对淋洗过程K≤1和K>1 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物料平衡分析,物料平衡如图2所示。

图2 淋洗过程物料平衡Fig.2 Material balance diagram of drip washing process

当K≤1时,排出洗液的浓度为0.9cbm,洗液带出的杂质量等于滤饼中杂质减少的量:

0.9AcbmX=Dε(Acbm-cbx)

整理得:

当K=1时,cbx= 0.1A cbm。

当K>1时,排出洗液的杂质浓度大于滤饼内杂质平均浓度cbx,记为Bcbx,B为大于1的系数,可通过实验测得。对于完整不开裂的滤饼,B可近似取为2,即排出的洗液中杂质浓度为滤饼中杂质平均浓度的2倍。滤饼开裂越严重,由于存在沟流情况,洗涤效率降低,B的取值也越小。

洗液带走的杂质量等于滤饼中杂质减少的量,此过程的物料平衡式为:

Bcbxdx= -Dεdcbx

积分得:

即滤饼中杂质b的浓度:

在图1中式(10)对应直线ab,是对曲线ab的近似拟合,由图可见误差不大;式(11)是对图中曲线bc段的拟合,是变量为-BK的指数函数,图形与被拟合的曲线相符。

如果洗液与结晶物料中的溶剂相同,则洗液中物质a的浓度即为饱和溶液的浓度,用式(4)计算,如果产品不溶于洗液,则滤饼中残留洗液的产品浓度可参照式(11)计算。

计算表明,在洗液量相同的情况下,淋洗效率高于漂洗效率,但由于淋洗过程淋洗液布液不均匀,洗涤的均一度不如漂洗。

对于漂洗或淋洗过程,洗涤过程的损失率等于洗液带走的产品量与洗涤前产品量的比值,对于产品溶于洗液的情况,损失率为整理得,

洗涤过程的收率yx为:

由式(12)可见,洗涤倍数和产品饱和浓度越高,洗涤收率越低。

当产品不溶于洗液时,yx近似为1。

滤饼中杂质的总量为:

D'εcbx+Dεcbm(1 -A)

式中D'为洗涤后滤饼质量。

滤饼烘干后产品纯度Px:

式中D'≈D,整理得:

5 工程应用实例

某1 000 kg 质量百分浓度为0.15的产品水溶液,杂质总含量为0.08。原料液经浓缩到质量百分浓度0.3,在5℃条件下结晶、离心分离,滤饼含水率为0.4,该产品饱和浓度和温度的关系为:cas= 0.18t+ 15。滤饼用水洗涤,采用漂洗方式,洗涤倍数为4,洗涤1次。试计算该结晶过程的结晶收率、产品纯度。若总的洗涤倍数不变,分2次洗涤,计算该结晶过程的结晶收率、产品纯度;若采用淋洗方式,洗涤倍数为2,计算该结晶过程的结晶收率、产品纯度。

解:

浓缩过程计算:

浓缩倍数E= 0.3 / 0.15 = 2

由式(1),浓缩后的物料量为:

W= 1 000 / 2 = 500 kg

由式(2),浓缩后杂质浓度为:

cb= 0.08×2 = 0.16

结晶过程计算,5℃时该氨基酸在100 g 水中的溶解度为:

由式(5),结晶后湿滤饼量为:

母液量Wm= 500 - 157 = 343 kg

由式(6)计算结晶收率:

由式(7)计算母液中杂质浓度:

漂洗过程计算:

该物料晶粒较粗大,溶出率取0.9,由式(8)计算漂洗后滤饼中杂质浓度:

由式(12)计算漂洗过程收率:

由式(13)计算产品纯度:

当总的漂洗倍数仍为4倍,分2次漂洗时,由式(9)计算漂洗后滤饼中杂质浓度:

由于洗涤倍数相同,洗涤收率与第(1)种情况相同。

由式(13)计算产品纯度:

对淋洗过程计算,由式(11)计算淋洗后滤饼中杂质浓度,式中B值取2:

由式(12)计算淋洗过程收率:

由式(13)计算产品纯度:

由计算结果可见,洗涤方式(1)采用4倍洗涤倍数,漂洗一次,洗涤方式(2)采用2倍的洗涤倍数,漂洗两次,洗涤方式(2)的产品纯度高于洗涤方式(1)。洗涤方式(3)采用2倍的洗涤倍数淋洗,产品纯度优于漂洗。洗涤过程收率方面,由于淋洗过程的洗涤倍数小于漂洗,故淋洗的洗涤收率高于漂洗。由式(12)可见,溶解度越高的物料,在洗涤倍数相同的情况下,洗涤过程收率越低。在生产实践中,溶解度低的物料(如色氨酸,亮氨酸)可采用漂洗的方式,适当加大洗涤倍数,可获得较高的产品纯度,同时洗涤过程收率也不会太低;溶解度高的物料(如维生素C),宜采用淋洗,以获得较高的洗涤过程收率。

表1 不同洗涤方式洗涤效率的计算结果Tab.1 Calculation results of washing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washing methods

6 结论

完整的结晶单元操作的计算包括浓缩过程计算、结晶过程计算和洗涤过程计算。计算结果包括浓缩过程的蒸发水量、结晶收率、产品纯度等。本文对常用的漂洗和淋洗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给出了洗涤效率和产品纯度的计算方法。淋洗效率优于漂洗,但是漂洗的均一度高于淋洗。对于产品饱和溶解度低的产品,可采用漂洗工艺,在保证洗涤较高收率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洗液量可获得较高的产品纯度;而对于产品饱和溶解度高的产品,可采用淋洗工艺,以降低洗液量,减少淋洗过程产品的损失。

对于杂质含量高的物料,一次结晶、洗涤有时难以达到产品纯度要求。对于饱和溶解度高的产品,可采用重结晶的方式;对于饱和溶解度低的产品,重结晶过程加入的溶剂量大,蒸发能耗高,因此应优先采用离子交换、有机膜分离等工艺去除杂质,以降低生产成本。

猜你喜欢
滤饼洗液纯度
以危废焚烧尾气洗涤塔水处理飞灰水洗液的可行性研究
镶嵌屏蔽钻井液滤饼对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与提高措施
液体过滤中滤饼结构和特性参数的研究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肺泡灌洗液多重PCR检测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煤层气近井煤缝壁面滤饼的结构与硬度特征及工程意义
磷酸法合成肌苷酸工艺的优化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