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中医本虚证候对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2020-06-30 01:41车启富何丽杰
光明中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型气血证候

车启富 何丽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病情进展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慢性肾衰竭,据统计,晚期肾衰竭患者有40%是糖尿病肾病。临床对糖尿病肾病发病原因的讨论一直有争议,大多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危险因素是遗传因素[1]。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还会表现出视网膜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等症状。本研究中以中医辨证的角度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析,按患者不同证候表现进行分期,针对不同分期和症候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2],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起到较好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的严重,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逐年增加,这就使中医辨证本虚证候也越来越复杂了[3]。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收集同期收治的仅有糖尿病肾病未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中医证候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收集同期收治的仅有糖尿病肾病未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确诊为糖尿病[4],检测血糖≥11 mmol/L,空腹血糖值≥7 mmol/L;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5]。2组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男39例,女41例;年龄30~76岁,平均(65.2±7.1)岁。观察组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32~76岁,平均(68.1±6.0)岁。2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具有完整的四诊资料记录保存[6]。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原有肝疾病、肾疾病、脑疾病的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中医四诊资料、辨证不明确的患者[7]。

1.3 方法安排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填写问卷调查表《糖尿病肾病病例采集信息表》,填写病史、诊断、心血管疾病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中医辨证对本虚证候进行辨证分型,最后统计分析。调查项目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血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患者的中医症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舌苔、脉象等症状。按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格,在患者透析前后不同时期填写此表格,对表格进行分级量化评定,将症状分成轻重不同等级,对不同等级进行计分。对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将住院期间患者的疾病史、临床检查结果和疾病具体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整理,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根据中医药辨证标准对本虚证候特点分型,最后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横断面和前瞻性调查法,对所有数据进行抽样调查,对患者的生活史、病史、四诊资料和血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的血生化指标(肝肾功能和血糖、血脂)等进行统计,同时为患者肾脏应用B超检查。邀请经验丰富专业中医医师为患者进行分型诊断,记录疾病分型结果,收集患者晨起中段尿,经离心处理后存于-80 ℃冷落,根据Elisa试剂检测尿LAP、尿PCX水平。根据患者填写的问卷对证候要素确定,条目量表以三分计分,进行分级,证候要素从高至低,分别是4分、3分、2分、1分。

1.4 观察指标根据表格统计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本虚证候分布情况;2组糖尿病肾病分期情况及2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情况[8]。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不同分期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Ⅴ期主要是脾肾阳虚,Ⅲ期、Ⅳ期主要是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和肝肾阴虚。比较不同分期结果发现,不同分期在证型上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不同分期中医本虚证候分布 (例)

2.2 2组糖尿病肾病分期情况比较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分期主要为Ⅲ期、Ⅳ期,而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分期主要以Ⅲ期为主,2组分期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2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情况比较根据中医本虚证候分布分析发现,观察组主要表现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同时合并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对照组主要表现出气阴两虚、气血两虚;2组中医本虚证候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2 2组糖尿病肾病分期情况比较 (例)

表3 2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致死患者逐年上升,其中糖尿病患者既有1型也有2型,未积极治疗就会进展成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也成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合并症,严重伤害了患者的身心。此时,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身体、精神两方面均受到严重的折磨,尤其是当疾病进展到诊断期后,体内大量蛋白尿、水肿等有明显的症状表现[9],这个阶段病情会维持5~10年时间,病情发展到晚期时还要维持透析治疗,而且生存率较低。随着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增加,此类患者临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也逐年上升,根据中医证候分型对此类患者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中医特殊辨证分型的理论,对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析,可以从另一角度分析找出病因和病机,从而提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是致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虚劳”的范畴,中医药用于糖尿病肾病防治中也有明显的优势,可是,到目前并没有全国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缺乏不同分期中医证候分型标准,从而使中医药防治进程受到阻碍。经过中医本虚证候分析发现[10],糖尿病肾病在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阴虚,发病部位在肝、肾、肺等脏器,所以,患者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之初,都会有阴虚、燥热等症状,这些症状在糖尿病患者1型与2型中都会发生,若医师缺乏经验会将此症状与糖尿病临床表现混淆,导致疾病治疗被延误。而当糖尿病肾病进展到Ⅲ期、Ⅳ期后,患者会同时存在肝肾阳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这3种中医症候表现,其中最多的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这是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持续进展,会使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发生于脾肾部位。所以,医师对此类症状分析,要结合患者其他检查指标,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中医本虚证候分布情况,才能及时找出病灶,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而且治疗方案更具针对性,疗效会优于西医用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发现[11],糖尿病肾病发病多因气血逆流、髋皮充饥而血脉不行,导致痰热郁瘀,最终积聚于肾络中,使真元虚损,致邪实泛溢。这时,患者的脏腑虚衰已经发生失衡,而气血、阴阳均受损,这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痰湿瘀毒于内,经络脉道凝滞等标证正是病理的变化。通过对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证候分析发现[12],中医证候表现出血瘀、气虚、痰浊和阴虚、气滞、阳虚等最为常见,主要证候是气虚、阴虚。本研究以糖尿病肾病为对照组,以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为观察组,通过2组中医证候辨证分析,以此讨论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Ⅴ期主要是脾肾阳虚,Ⅲ期、Ⅳ期主要是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和肝肾阴虚。比较不同分期结果发现,不同分期在证型上有明显差异;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分期主要为Ⅲ期、Ⅳ期,而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分期主要以Ⅲ期为主,2组分期差异显著;中医本虚证候分布,观察组主要表现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同时合并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对照组主要表现出气阴两虚、气血两虚;2组中医本虚证候差异显著。可见,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因本虚证候分布更复杂,临床有更多样的表现,心血管疾病对中医本虚证型影响主要是气血虚。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出气阴两虚,发病中期、后期有损阴及阳情况,甚至会损伤肾脏和脾。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分析患者具体情况,收集患者临床数据表现分析,结合中医本虚证候分布,通过对比研究找出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点,以此为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临床及早康复。

猜你喜欢
分型气血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