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虚寒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2020-06-30 01:41韦世玉赵伟东陈芒华
光明中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火针耳穴原发性

卢 敏 韦世玉 赵伟东 陈芒华

痛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伴腰骶酸痛,甚至剧痛晕厥,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的疾病[1],属于四大“厥症”之一。通常西医以缓解患者疼痛为主以度过经期,作用较好[2],但未对患者的体质进行改善,仅单纯地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且疗效持续短,远期效果欠佳。传统针灸标本兼治,疗效佳,但耗时较长,影响患者的就医积极性[3]。为寻求一种标本兼治且高时效性的方法,本研究探讨火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录的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本研究要求,通过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患者年龄16~30岁,平均年龄(21.9±1.04)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2年,平均(3.16±1.06)年。对照组102例,患者年龄15~30岁,平均年龄(21.3±1.2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1年,平均(3.12±1.26)年。全部患者均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将所有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痛经的诊断标准。通过临床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资料,选择符合中医辨证属虚寒型痛经患者。主要症状:腹痛多发生在行经第1~2 d或经期前1~2 d,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性伴下坠感,疼痛可引及全腹或腰骶部、外阴、肛门等。①平素畏寒肢冷,容易疲倦和乏力;②经期小腹冷痛,且此疼痛在得热后减轻,腹胀喜按;③可伴发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现象;④舌质淡胖,舌边两侧有齿痕,苔白,脉沉紧或细滑。

1.2.2 西医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连续3次以上,且生殖系统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好发于青年未婚未育女子。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及中医虚寒型痛经诊断标准;②年龄15~30岁的未婚孕或己婚未孕者;③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痛经的相关治疗(服用止痛药除外);④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①年龄15岁以下或30岁以上者;②有怀孕或生育史者;③西医诊断为继发性痛经,经检查证实由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所致的痛经;④月经先后不定期者,或月经周期长于60 d者;⑤患有其它系统严重疾病如心血管病变、肝、肾或血液系统疾病,或精神病,不适合参加研究者;⑥正在服用避孕药或使用宫内节育器者,或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服用当归四逆汤,药方为:当归12 g,桂枝9 g,芍药9 g,细辛3 g,通草6 g,大枣8枚,炙甘草6 g。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组患者应用火针配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方法如下。取穴:关元、气海、水道(双)、膈俞(双)、肝俞(双)、脾俞(双)、肾俞(双)、三阴交(双)、蠡沟(双)、足三里(双)。常规消毒已选好的腧穴,涂上一薄层的万花油(敬修堂跌打万花油,广州白云山制药), 点燃酒精灯,右手持火针(贺氏火针,中粗规格,直径0.8 mm),用酒精灯外焰将针烧至红白, 迅速点刺腧穴0.2~0.3 cm, 疾速拔出,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涂上一薄层万花油。之后行耳穴贴压法,取穴:肝、肾、神门、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常规消毒耳廓,用左手固定该部,右手持镊子夹持已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耳穴贴敷好,然后稍加压力按压1~2 min。单侧取穴,两耳轮换。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耳穴3~4次,每穴1~2 min。2组均于经前7~10 d开始治疗,隔2日一次,至月经来潮为止,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

1.6 观察指标①3个疗程前、后的VAS评分。针对患者所出现的疼痛度状况采取模拟视觉评分法 (VAS)进行评分,将所出现的极度疼痛程度记为10分,重度疼痛记7~9分,中度疼痛记4~6 分,轻度疼痛记1~3分,无疼痛记0分。②疗效:判定标准参考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愈:经治后积分减少至0分,腹痛及其他症状均消失,停止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经治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亦减轻或消失,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经治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经治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的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 (例,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2 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大部分为初潮后、处于青春期的年轻女子,及未生育的年轻妇女,在校女大学生痛经率高达69.5%[5]。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经行腹痛”范畴,病机主要为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导致患者气血运行不畅,致使胞宫经血流动受阻。其中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更为常见,主要以患者体质虚寒为主因,以体质虚寒、经脉不通为主要病机。欲缓解患者的痛经并避免复发,需以温阳行气活血为主,振奋患者的阳气,温煦胞宫,以保证胞宫内经血流通顺畅,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火针配合耳穴贴压疗法正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温阳为主用于治疗虚寒型原发性痛经的一种方法。本治疗方案中火针具有祛寒除湿、活血散结、温通经络,逐寒止痛等功能。郭喜利等[6]通过对火针作用机理的探讨,认为火针疗法最直接的治病机制就是改善微循环,刺激痛敏结构。使用火针刺激腹部穴位,可明显升高病变部位的温度,从而加强局部组织代谢和改善局部微循环、组织的营养状态,利于清除病理组织[7]。所取穴位足三里,四总穴之一,有温阳益气,补益脾胃之效,脾胃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加选此穴,补中益气,化生气血,壮心阳以通血脉,寒痹自除[8]。关元穴属于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气功聚气凝神之所,又为全身强壮养生之要穴,《太平圣惠方》言:“引岐伯云,但是积冷虚乏病,皆宜灸之。”该穴位能补肾培元,调补冲任,升阳益气,关元为理冲任,调精血之要穴,还可通调肝脾肾三经。穴位都有良好的近治作用,其处于腹部,治疗痛经尤其是虚寒性痛经有良好的效果。气海,气为血之帅,从而达到固胞调冲任的作用,与附近的关元、水道等穴共同应用便能帮助患者治疗经水不畅通等症状,也可起到补肾益精、温经散寒等效果。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刺激背俞穴,可激发所联系脏腑之气和其他背俞穴的功效,达到调畅全身脏腑气机的作用,可振奋诸脏之阳,逐寒止痛。膈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又属“八会穴”之“血会”,能够调理患者气血,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同时兼具养血和营的功效。三阴交穴间接与冲、任、督三脉相连,冲为血海、任主胞宫、督脉则为一身阳脉之海,三脉一源而三歧,皆起自胞中。蠡沟穴,足厥阴之络穴,联络肝胆、疏肝解郁、行血止痛[9],可治疗妇人经带胎产诸症,进行火针可对寒凝肝经的痛经有殊效。当前西医学中的许多理论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女性身体内部产生的子宫内膜和身体中所释放的前列腺素等密切相关,前列腺素会刺激患者子宫收缩,导致患者疼痛感加剧,而采用针刺对患者的关元和三阴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前列腺素含量,调节内分泌状况,能够有效解除患者子宫发生痉挛性收缩的情况。火针配合耳穴按压能提高患者疼痛阀值,取患者的子宫相应部位穴位来对患者的气血进行调理,能够起到良好的行气止痛和调节患者内分泌的效果,同时也能够缓解患者的其他不适症状。耳穴:内生殖器属相应部位取穴,可调和胞宫气血;内分泌能调整内分泌功能;肝、肾能调理冲任,疏肝益肾,行气止痛;神门能安神止痛;交感能调整植物神经,解痉止痛;痛剧者加皮质下以消除皮质中枢的痛性痛灶;耳中能行滞祛瘀;脾能健脾补气。诸穴合用,火针及耳穴压贴齐下,使气血经脉得温补,冲任胞宫寒邪散、瘀滞行,而血脉自通,气行血活,痛经自除。

2种治疗方法比较可得出,火针配合耳穴贴压,操作简便,且明显减少了每次治疗的时间,仅需数分钟。又因其治疗间隔时间较长,可以灵活安排每次治疗的时日,且耳穴贴压疗法,方便患者在贴压期间随时随地进行按压,能很好地保持疗效的持续性。比较适合当前节奏较快的生活,特别是针对一些由于身体虚寒所致痛经的患者,多是在校学生,学业繁重,时间紧,火针配合耳穴贴压疗法对此具有一定优势。火针配合耳穴贴压疗法的长效性使得周期疗法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更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每个月经周期只需行2~3次治疗,极大地减少了因中断而影响疗效的可能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综上所述,将火针配合耳穴贴压应用于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符合当今社会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病理念,且效验、省时、价廉,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极具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火针耳穴原发性
神奇的火针疗法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火针加火罐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