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对腹泻患儿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0-06-30 01:41许冬霞
光明中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消失住院饮食

许冬霞

儿童群体很容易受到病毒、气候、饮食等因素影响发生腹泻,不仅给患儿带来不适症状,且不利于其身体发育,因此需注重快速有效治疗,确保尽早消除症状[1]。引发腹泻的病因较多,且患儿正处于好动、依从性差阶段,为确保治疗的有效性,提高患儿依从性,应注重对其的护理服务[2]。中医辨证施护不仅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且认为依据不同证型患儿需选择适宜的护理方式,具有针对性,确保充分改善不良症状,获得优良疗效[3]。为此,本研究对中医辨证施护对腹泻患儿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2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诊断标准,均表现出大便性状改变、水样便、黏液或脓血便,且大便次数>5次/d[4]。对照组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23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为(2.02±0.42)岁;包含急性腹泻41例,前延性腹泻5例,慢性腹泻6例。观察组男患儿31例,女患儿21例;年龄在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8±0.41)岁;包含急性腹泻40例,前延性腹泻6例,慢性腹泻6例。2组患儿基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如病情监测、家长用药指导、患儿情绪安抚等。

1.2.2 观察组结合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开展中医辨证施护,依据证候特点、患儿特征及病因等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为患儿提供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确保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利于患儿保持稳定状态;做好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促使其认识到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对促进患儿症状消失的作用;医护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5]。②伤食泻护理,共12例患儿,护理注重运脾和胃、消食化滞,若患儿伤食肉类可给予焦山楂15 g治疗;伤于面食则给予炒莱菔子10 g,麦芽15 g治疗;伤于乳食给予麦芽15 g治疗;伤于谷类给予鸡内金10 g,神曲10 g及谷芽10 g治疗,可辅助推拿治疗,选择清大肠、揉板门、补脾经及云内八卦各2~3 min;若患儿腹痛、腹胀则给予顺时针按摩腹部5~10 min。③风寒泻护理,共10例患儿,护理注重疏风散寒,化温和中,加强饮食管理,保持清淡,若伴随咳嗽、发热可利用扶阳罐温灸腹部相应穴位。④湿热泻护理,共12例患儿,护理注重清肠解毒、化湿止泻,密切监测患儿症状及病情,发病初期需禁食,一般12~24 h,随后给予饮食管理,以流质食物为主,若体温在39.5 ℃以上需给予35%酒精擦浴,且可给予维生素B1注射双侧足三里;选择香附、乌梅、龙骨、牡蛎等用凡士林膏调匀后,涂抹至纱布后敷于肚脐上。⑤脾虚泻护理,共8例患儿,护理注重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加强饮食管理和腹部保暖,给予推拿治疗,且可选择相关药物肚脐覆盖治疗。⑥脾肾阳虚泻护理,共10例患儿,护理注重温补脾肾、固涩止泻等,泻后可给予五倍子6 g水煎洗肛门,且可选择扶阳罐温灸腹部、背部肾盂、脾俞治疗。

1.3 观察指标评价2组治疗效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作为判断标准:痊愈:症状消失、镜检正常,大便成形且病原学结果阴性;好转:症状改善、大便水分减少,次数减少;无效:症状及大便等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记录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对照组为80.77%,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短,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例,

3 讨论

腹泻作为儿科常见且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疾病,若控制不佳,病情发展甚至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因此需及时进行可靠治疗。当前治疗该疾病以对症治疗和药物控制为主,而考虑到患儿依从性差,机体弱,应在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促使症状尽快消失[7]。常规护理中虽然也考虑到症状改善措施,如饮食管理、药物指导等,但护理效果有限。近年来中医护理服务在临床受到重视,将腹泻纳入“泄泻”范畴,认为病因为风寒、暑湿、热邪等,病机为脾虚不运、湿浊内生等,需注重辨证施护[8,9]。中医将腹泻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等证型,可依据证型给予中药材治疗、饮食护理、推拿按摩等护理服务,利于调节机体脏腑、气血等[10,11]。此外中药服用、推拿按摩还可调节机体酶的活性,利于改善小肠吸收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力,促使患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护理中考虑到脾胃虚弱,可通过按摩神阙、中脘和天枢等穴起到健脾作用[12]。而且按摩还可促进皮内的毛细血管扩张,利于肠黏膜的修复,促使症状消失。护理中还需注重对患儿的皮肤管理,考虑到腹泻次数过多会引起肛门位置皮肤脆弱,需做好清理和护理,避免引起溃疡。加强对患儿的饮食管理,保持清淡易消化食物,部分需禁食患儿在之后也需给予营养补充,促使其尽快恢复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对照组为80.7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短,P<0.05,表明实施中医辨证施护能够依据不同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服务,如饮食调护、按摩推拿等,促使症状尽快消除,大便成形,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护对腹泻患儿临床症状消除及治疗效果改善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属于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消失住院饮食
妈妈住院了
春节饮食有“三要”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健康饮食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