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30 01:41闵春华
光明中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

黎 雯 闵春华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骨痿”“骨痹”的范畴,容易导致患者骨骼受力不均、骨质脆弱,甚至产生修复性反应形成骨刺,患者临床表现包括骨痛、容易骨折、致残、睡眠不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依靠有效的护理措施予以保障[1]。本研究选择60例患有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并回顾分析患者的资料,现作以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选出60例,所选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相符[2],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例,患者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3.8±8.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62~85岁,平均为(73.5±8.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用药干预方法,分别为:①碳酸钙D3片(国药准字H20093675,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日1000 mg,连续治疗3个月。②骨化三醇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30491,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每日口服0.5 μg,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出现骨痛、容易骨折和睡眠不佳的情况,适当应用药物缓解症状。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①行为护理:在变天环境下护理人员做好患者防护措施,包括祛湿、保暖、防寒等,还要完善各项安全措施,尤其在洗澡、如厕、起床站立、上下楼梯时预防摔倒,尽量去除周围环境的障碍因素,避免发生摔倒骨折的情况。②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多注意摄入维生素与纤维素,改善存在的偏食、吸烟、酗酒、过量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等不良习惯,培养长期服用含有钙和维生素D食品的习惯,尽可能以面、杂粮、米为主食,粗细合理搭配,多食用虾鱼和豆类产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每日坚持喝500 ml牛奶和鸡蛋坚果。针对胃酸分泌过少的患者可放入一些醋以促进钙吸收。有研究显示,蛋白质的摄入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骨质疏松,因此要适量提取食物中的蛋白质,避免骨流失。③运动干预:目的在于强化患者骨骼韧性与弹性,预防因摔跤发生骨折的情况,同时提高消化功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结合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运动以户外为主,在早上7~9点锻炼为宜,多晒太阳促进活性维生素D合成吸收,并增加肌肉体积和力量,选择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适合的运动,强度掌控以自身能力为标准进行调节。④中医情志调护:结合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的实际和对生活心态调节不佳的情况,要明确良好情绪管理能够调节内分泌的道理,鼓励患者保持良好愉悦心境,随时调节好心理状态,利用心情的调节增加食欲,促进自觉运动。⑤中医药膳指导: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发挥饮食疗法的正面作用,为老年患者补虚,使其骨质代谢的缺陷得到补充与调节。菟丝子粥,包括60 g大米、适量白糖和30 g菟丝子,将菟丝子洗净捣碎,加水煎煮取汁,再用药汁熬粥,最后放入白糖。患者可早晚食用,有补肾阳和益精髓的作用;核桃粉牛奶,包括20 g核桃仁、250 ml牛奶以及20 g蜂蜜,将晒干的核桃研磨,放入水煮后的牛奶中,加入蜂蜜,患者可早餐食用,特别适合肾阳虚型的患者补钙。

1.3 观察指标本研究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3],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社会活动能力等指标为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采取本院的调查问卷由医护人员负责为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调查随访,调查患者的依从性,内容包括自我管理、饮食情况、服药情况、体育锻炼等,综合评估2组患者的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以χ2检验与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例,

2.2 依从性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例,%)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属于“骨痿”“骨痹”的范畴,容易导致患者骨骼受力不均、骨质脆弱,甚至产生修复性反应形成骨刺。骨质疏松症常诱发在老年群体身上,且该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等并发症,给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负担,因此需要依靠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预后的效果[5]。长期临床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表现包括疼痛、驼背、身体缩短、骨折、呼吸功能减弱,其中疼痛症状累及患者腰背部,驼背则在患者疼痛感出现后诱发,因患者脊椎椎体前部有着较大的负荷量,导致压缩变形,发生腰椎前倾情况。骨折通常有退行性特征,也是最严重的症状之一,而呼吸功能减退诱发患者表现出气短气急、胸闷和呼吸困难的情况[6]。

长期以来,临床应用常规护理,结合患者已发现的症状为其进行弥补性的干预,效果并不好,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无法得以改善。结合中医护理实施护理干预,则从用药指导出发,结合患者骨痛的情况进行用药指导,提高骨密度,并予以饮食和健康教育辅导和改善,从根本上增强患者的体质与骨骼情况。此外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程较长,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负性情绪,因此要配合中医的情志护理,调节情绪,鼓励患者多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增强锻炼,重拾恢复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活动的开展,正视疾病,最大程度保障治疗护理的效果[7]。

在本研究中,采用中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社会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单纯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服药、饮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依从性也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这一结果与唐海梅[8]的研究结果相似,再一次证实中医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的有效性。由此可见,从中医的角度总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有效护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预防大于治疗,提倡进补能够促进骨峰值和骨量的中药,或通过环境因素进行调控,帮助患者增粗骨小梁,减少症状发生;②强化中医宣传,注重养生保养,戒掉生活中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避免各种导致骨质疏松的不良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作息;③坚持中西结合与标本兼治的手段,常规的护理工作以西医为主,但要结合中医为理论基础的辨证施护与因人施护原则,如针对骨质疏松常见的脾虚、肾虚、痰瘀脉阻等情况,需合理应用中药膳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等等。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提倡应用中医护理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很好地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依从性与配合度,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