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三个问题

2020-06-30 10:12柴双政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花瓷考题语句

柴双政

作为传统的、基本的试题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进入高考语文试题已经近30年,尽管在《考试大纲》中该文本的名称几经变换,但检验、考查考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基本目标始终未变。2017年,做了重大修订的《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论述类文本选材将包括中国与外国的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类文本。从近三年全国卷考题看,为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考题选材多为国学、文艺学、政论等方面的社科文,国外论述类文本尚未涉及(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后可以忽视此类文本)。考题文本材料文字量一般控制在千字左右;试题均以客观题形式呈现,三道试题,每题3分。命题主要集中在“理解重要句意”“论证分析”“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等几个考点上,能力层级则稳定在B级的“理解”和C级的“分析综合”上。尽管试题的考点层级并不是太高,但从相关数据及综合比较看,这三道试题往往属于全卷考题中难度大的那一部分;且该题又居于卷首,是现代文阅读也是整个语文试题的开卷之题,故学生戏称其为“夺命9分”。题目难度大首先与考题所选材料的陌生化和逻辑性强有关,加上试题命制者刻意而为,干扰项极具迷惑性,因而许多考生视这道大题为“拦路虎”,亦将作答过程视为畏途。

经过多年应考的实践探索,各地师生总结出了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一些基本要领,比如“通览全文、把握主旨”“梳理思路、抓关键句”“大胆勾画、仔细比对”“审清题干、吃透选项”“洞悉干扰,谨防陷阱”等等;但也有一些或新或老的问题一直未获澄清和解决。笔者从中择取了以下三个问题,略陈浅见,以为引玉之“砖”。

问题一:“推断”去哪儿了?

纵观历年的《考试大纲》,我们看到,当年“大纲卷”的《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考点之二“分析综合”中的第⑤条曾列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其对应考题是“现代文阅读”的第3题(全卷第7题),题目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选出考题所列“推断”中“不正确的一项”。“课标卷”的《考试大纲》则似乎取消了“推断”这一考点,对应试题的题干也变成了选出“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或选出“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从“大纲卷”转入“课标卷”,不少一线教师都认为“推断”这一考点已成为历史,或虽曾心存疑惑,却终未深思深究。

那么,“推断”去哪儿了?

其实,“推断”并没有走远,它在今天的考题中并未“缺位”,而是融合在“分析综合”这一考点及相关试题中了。

试看下面的例题:

例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全国Ⅱ卷第3题)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这是一道典型的“推断”试题。题干“根据原文内容”,表明了推断的前提、基础和依据来自原文(但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对原文内容信息进行整合)。选项中“如果……就……”和两个“可见”以及“由此带来的启示是”等表述形式就是典型的推断性语言的标志,表明选项的后句是推断的结论(说明某一事物的结果、影响,以及对它的开放性认识)。

明确了题目考的是推断,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并进而归纳出答题的规律:

(1)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整合文本信息(有时涉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而后进行推断的能力;

(2)根据原文内容所整合出的信息一般都没有问题,且大多是作为推断的基础、依据和前提而存在;

(3)推断的结论,要么是依据选项的前提推论得出(如前述例1的A、B、D项);要么于原文有据(如前述例1的C选项,原文第三段“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等语句表明明代社会对世界具有影响,进而可判定“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一句是正确的推断);

(4)在理清选项内容的来龙去脉之后,再对照诸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因果颠倒”“混淆条件”“范围不清”等常见设置干扰项的手段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找到考题的答案。(例1之B選项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和“以偏概全”。该项的前提是“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这一表述来自对原文第三段的概括,正确无误;然而“青花瓷兴盛”并不能与“时尚兴盛”画等号,因此,由“青花瓷兴盛”而推断出“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属于错误结论。)

问题二:答“论证分析”题所需要的“必备知识”是什么?

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凸显了试题的语文学科特性。相关考题(新课标卷的第2题)也相应地设计成了对原文的论证进行分析的新题型。

那么,解答这种“论证分析”题所需要的“必备知识”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对出现这一考点、题型以来近三年的全国卷做一个梳理。

整合上述表格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新增的“论证分析”试题,主要考查了论述类文本的如下相关知识:(1)文章整体论证思路,包括论证前提及文章的结构框架;(2)局部的论证思路(段落内论证思路);(3)论点与论据的关系;(4)论证方法(理论论证、例证、引证及其作用,特别是对比论证及其作用);(5)逻辑与推理(与论证相关);(6)写作动机;(7)重要细部内容分析。

明确了“论证分析”的考查点,我们在阅读论述类文章时,就应做到知晓文章写作动机,明白作者的观点及其支撑论据,精准掌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特别是要理清文章结构和论证思路。这一点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答好论证分析题,对于答好其他两题也不无助益,可谓“一石三鸟”。

问题三:“不懂原文,只需比较语句”就能答好试题吗?

尽管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已经连续考了几十年,但由于受“语文阅读的重点是文学阅读”的片面意识的引导,不少老师、同学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有排斥心理,认为考题设置的干扰项是在做文字游戏,因而考生读没读懂文本材料没有关系,只要找准选项和原文对应区域、仔细比较相关语句就能得出答案。

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首先,閱读文章的终极目的就是读懂文章,准确获取信息,而不仅仅是答完(猜出)选择题的答案;做题只是检测考生是否正确、准确理解文章的一个手段,答好试题的前提是必须读懂,这和《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上述的误判误认,则唱了一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反调,让我们还未进入复习,先对它产生了排斥心理。

其次,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制手法可分为“句命”和“意命”。所谓“句命”,就是对原文语句加以抽取和变形,运用一些干扰手段设置试题选项。用这类手法命制的试题往往选项和原文有段落甚至语句的对应,只要仔细比较原文和选项就能选对答案,甚至不怎么懂原文,也能答个八九不离十;在众多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中,这类命题较多,答题不难。所谓“意命”则是从原文内核出发,依据对文意精髓的准确理解设置选项。用这类手法命制的试题有时是生发开去,涉及课外知识,检验考生准确灵活的理解力和课外知识的积淀;有时一个选项往往要跨越几个段落甚至整个文本,许多选项或选项中的语句在原文中无法找到清晰的对应语段或语句。此时,若仍用简单比对原文语句的方法作答,不是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就是误入歧途选择出错。只有从宏观到微观,对文章的主旨、段意和语句都能精准理解,才能准确命中鹄的。这类命题虽不多,但难度较大。试举例分析:

例2.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2014年全国课标乙卷第1题)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命”试题,也是一道被考生称为“奇葩”的考题。说它“奇葩”,是因为这道题虽然考的是对“悲剧”这一概念的理解(扣的是《考试大纲》中的“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考点),但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生发开去”的,全然不在文中,然而不少考生又都耳熟能详(这是以往考题和任何模拟题都没有涉及到的)。要答好这道题,关键是要读懂文章,准确理解“悲剧”这一概念在文中的意思。从原文看,文中所论“悲剧”为艺术悲剧,而四个选项所列备选对象依次是:A.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民间艺术);B.甲午海战致远舰勇冲敌舰(历史史实);C.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电影艺术);D.老舍小说人物祥子的悲剧(文学艺术)。显然,除了B项所列为现实悲剧,其余三项均为艺术悲剧,故考题的答案为B。这道题的难度系数为0.340,这意味着做对的同学仅有34%(不排除其中还有一些是蒙对的)。整个考卷的第1题就如此出新,可谓当头棒喝,这就难怪考生要惊呼“奇葩”了。

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018年全国Ⅰ卷第3题)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这也是一道“意命”痕迹很重的试题。A项是对原文观点的推断,涉及对文本第二、第三、第四段的准确理解。“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属于第二段的“照着讲”,“进一步阐发”属于第三段的“接着讲”;要准确把握这一点,必须准确理解文本中“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含义。接下来,还要准确理解第四段的段意:“‘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总是相互渗入”。从而发现该项后半句说二者“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的推断是错误的。B项前提“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体现在第三段,无误;那么要断定“‘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的说法是否正确,则要准确理解第三、第四段。从第三段后半部分相关语句可断定,“新子学”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应致力于世界文化的建构;第四段说“‘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也再次证明“新子学”这种创造性思想建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故B项正确。C项,如果对“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理解准确,再对照原文第四段相关的关键语句,就能断定关于“照着讲”“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是对原文整体意思的错误推断。原文强调“照着讲”和“接着讲”都有重要意义,今天的“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没有厚此薄彼或者由此阶段过渡到彼阶段的意思。故D项错误。

要答好这道试题,仅靠简单的语句比对是不能够完成的,必须立足全文,对文章主旨、段意及核心概念均有准确的理解。

例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019年全国Ⅱ卷第3题)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的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詩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这道试题基本以“句命”为主,四个选项均可找到对应区域和相关语句。但C项的后句则体现出较浓厚的“意命”色彩,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的分析推断能力。从全文看,作者对杜甫的“健全才性”给予高度评赞,而“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正是其“健全才性”的重要体现,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机的方式,是为了通过正反、正误的对比来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精神的肯定。所以,说作者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一视同仁”,显然属于错误的判断。

“意命”试题既可以出现于对概念、句意的理解分析题中,也可以出现于推断分析题中;既可以出现于一道试题的多个(或所有)选项中,也可以出现于一道试题中的某个选项中。要答好“意命”试题,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平和心态,端正认识。由于该题居于卷首,文本逻辑性强,强调抽象思维,加之设题干扰度大,考生易于心浮气躁。因此,要克服对这类试题的浮躁、畏惧心理,心平气和地读文答题;同时,要纠正这类试题是文字游戏的偏颇认识。

(2)通览全文,把握主旨,理清思路,概括段意。通览全文时,宜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①文章论点(或论述对象)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特别注意:文末标明的文章出处,往往会让我们快速把握文章主旨或主要内容,或立论背景);②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的?结构、段落层次是怎样安排的?每段的段意是什么?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特别提醒:平常复习时,应养成总括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等分析文本的基本习惯)

最后,顺带说说关于精选习题的建议:真题为主,模拟题为辅,趁热打铁,及时订正。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的编制,要求思维缜密,稍有不慎便不能自圆其说。精选高考真题作为复习题,一是因为它逻辑严密,是命题专家千琢万磨、殚精竭虑之作,且经过高考检验精准无误;二是因为它典型性强、类型较齐、涵盖较全,有利于了解这类试题的选材特点、命题意图,进而掌握答题技巧。对模拟题,可选少量有较高信誉度的题来做。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冷却”速度较快,容易做了就忘,因此,要“趁热打铁”,及时跟进订正答案,如此,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猜你喜欢
青花瓷考题语句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追踪考题,晒晒考点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
一道考题的多解
聚焦绝对值不等式热点考题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