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提升童话阅读效率的推力

2020-06-30 01:01贺广萍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巨人骆驼预测

贺广萍

2019年秋季小学语文全面使用统编版教材,新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入阅读策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意味着语文教学真正开始由“教课文”向“教阅读(策略)”转型。小学阅读策略学习镶嵌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之中,统编版教材从小学中年级开始专门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按序分解教学梯度,共有四种阅读策略,即“预测”、“自我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有目的的阅读”。“预测”阅读策略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内容、自身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后面的情节发展、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内容进行推测和猜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文本信息验证自己的推测,在推测与验证中不断改进阅读的方法和路径。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使用预测的策略,对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阅读方法的指导都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即以统编版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童话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预测在童话类文体中的教学实践。

一、课前预测,设置悬念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由四篇童话故事组成:《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放帽子店》《漏》《枣核》;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由三篇童话故事组成:《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在三年级上册策略单元已经学习了预测的阅读策略,那么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册,我们都可以把第八单元进行预测阅读策略的巩固和练习教学,以期把预测的阅读策略学好、用好、巩固好。这两组童话故事,题目都是对学生进行预测练习的好素材,学生喜闻乐见,必能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我们不妨让学生驻足题目,出示课题,让学生读读课题,分两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层次,从课题中你读出了什么?学生会很容易读出题目中描写了两个人物。再进一步读,学生还会发现这两个人物的关系,一个是裁缝,一个是顾客,他们之间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还有的学生会发现,从题目中还可以得知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相反的,裁缝是慢性子,顾客是急性子,这性格相反的两个人在一起一定会发生有趣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层次,也就是猜测阶段:由已知到未知的猜测,看到这样的题目,这样两个人物,同学们猜猜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来写,你会写什么呢?你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走进课文,去印证自己的猜测。

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印证自己的猜测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和动机,阅读效率自然高。

二、课中预测,深度猜读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除了题目可以进行猜测,激发兴趣外,还需要在阅读中不断使用这种猜测策略,始终让学生保持阅读思维的原动力,推动学生在阅读中持续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培养学生思辨的高阶思维。

三下和四下第八单元中有几篇童话故事篇幅比较长,《漏》《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每篇文章都有四页纸,对于这样长篇幅的文章,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进行深入阅读。

例如,在教学《漏》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到第9自然段时进行猜测:当贼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的时候,你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有的学生会说贼可能接下来会被虎吃掉,有的学生会说老虎驮着贼,跑累死了,还有的学生会猜老虎因为害怕跑得快,结果把贼甩下来,贼摔死了……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测继续阅读,和作者接下来的故事编写进行比较,来一一印证自己猜测的对不对,作者为什么这样编故事,他编的故事合理、有趣在哪里?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阅读策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意识,把目光聚焦在学习作者的表达上,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让语文要素无声渗透。

因此,在阅读童话故事中,我们可以像上述案例那样引领学生一边读一边猜,一边猜一边读,让猜读贯穿始终,让惊喜不断浮现。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策略就在这样的训练中螺旋上升,从而形成能力。

三、课尾预测,拓展续编

预测的阅读策略不仅可以用在对课题的预测上、对故事情节发展的猜测处,还可以用在故事的结尾处。拓展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由读者变为作者,拥有作者的意识,培养续编故事的表达能力。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巨人的花园》一课在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许多年过去了,巨人老了,他不能再跟孩子们一块玩了,只能坐在椅子上看孩子们玩各种游戏,同时也欣赏着他自己的花园。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读读这个结尾,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可供学生猜测的留白处,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巨人变成什么样了?孩子们是如何在巨人的花园里玩游戏的?孩子们除了玩游戏,他们还可能对巨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同时结合本课的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让学生围绕自己最感兴趣的猜测点进行扩写和续写,让学生的阅读与习作并驾齐驱,能力齐飞,有效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按自己的想法编故事。

又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方帽子店》,这一篇文章在结尾处是这样描写的:方帽子店的主人气得几乎昏过去!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了古董。仔细读一读,可以让学生在这几个地方展开想象,进行续编: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在改变,方帽子店会有改变吗?方帽子店后来的主人观念会有变化吗?这家店还会叫方帽子店吗?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结合整篇故事,进行猜测续编,提升学生的阅读策略的运用和转化能力。

四、课外预测,学以致用

学习阅读策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具有高效阅读能力的小读者。所以,在教学完整个第八单元后,我们要由一篇延展到多篇,要实地练兵,检验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预测这种阅读策略的运用能力,在练习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在班级开设“读题猜故事交流会”,让每位同学逐一说出自己读过的童話故事题目,让其他同学根据题目猜测故事的内容,然后由读过故事的同学揭晓答案。像《山洞历险》《捣蛋鬼汤姆》《驴耳朵的皇帝》等等这样的故事,学生一读题目,便可以猜出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内容,猜测获得了动力,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倍增,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还可以专门利用一节课让学生自主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去阅读课外经典的童话故事,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一边记录一边证实,一边比较一边吸纳。笔者曾在班级中引导学生用预测的阅读策略阅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的短篇童话故事《骆驼寻宝记》。学生用预测的阅读策略,读起这篇童话故事来兴趣盎然,不亦乐乎。在分享读书感受时,有的学生对故事的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预测:在某个地方有无价之宝,骆驼想要得到无价之宝,它要去寻找。寻找中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最后可能寻到的无价之宝和骆驼认为的无价之宝不一样。他带着这样的预测读下去,发现猜对了一半,猜错了一半,阅读有惊喜。

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预测,在读到森林里的速度灵敏的小动物都去寻宝了,骆驼排在了最后时进行了猜测:骆驼会是最后一个寻到宝物的吗?有的学生在读到骆驼的一条腿瘸了,也进行了猜测:骆驼的腿怎么受伤了呢?自己不小心跌倒了,还是被猎人打伤了,或者故事里骆驼一生下来就是残疾骆驼?带着这些去阅读,学生动力十足,沉醉其中,乐趣无穷。还有的学生兴趣盎然地针对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哎呦呦,究竟是谁寻到了无价之宝啊?进行了故事续编,创编故事有模有样,既参照了整个故事的脉络,又进行了新奇的想象,真正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预测是提升儿童进行童话阅读效率的推力,这种阅读策略的学习指向的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培养具有高阶阅读能力的新时代阅读者。

猜你喜欢
巨人骆驼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国内
大骆驼
骆驼
直立的石巨人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
预测高考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