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十二生肖图形化设计的探究

2020-06-30 02:07郭佳
世界家苑 2020年4期

摘要: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被不断的发现和挖掘,作为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文字—甲骨文,被揭开神秘面纱。甲骨文字源远流长,浩瀚如烟,从众多文字中节选生肖的十二个文字作为设计的主要出发点,这十二个文字充分体现了几千年前人类祖先对动物的认识、分类及文字刻画,表现出古代文字独特而强大得魅力。甲骨文作为一种古老的视觉符号,具有“图”与“文”的双重属性。在今天,保证其文字涵义的基础上,通过提取十二生肖动物突出的形象特征,结合现代图形创意手法,对其进行图形化设计。有利于提高甲骨文的视觉审美性、丰富性、文化性,拓宽了甲骨文字在设计领域的范畴,同时甲骨文字图文、图形的广泛应用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十二生肖;图形化设计

1 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安阳市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文物众多,涉及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甲骨、碑碣、竹木、书法等,展品种类齐全,清晰勾勒出了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重点讲述中国文字文化、文字历史、文字文明。是一座历史与现代接轨,文明与创新结合的文化宫殿。博物馆门前屹立着高大的字坊,字坊之形取甲骨文、金文“字”形,凸显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字”的主题,通向展馆主干道两旁的青铜甲骨文碑林代表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作为以文字发展历史为主的主题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中国文字的趣味性、知识性、科普性于一体,在文字的发展和变化中介绍给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其中以甲骨文为首的文字构成了中华文字千姿百态的发展史,也正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甲骨文十二生肖

2.1 我国最早成熟的古代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成熟的古代文字,三千多年前商代的统治者便利用这种刻写在龟甲、兽,某骨上的文字进行占卜,但认为甲骨文就是刻划在“甲骨、龟壳”上的文字的说法是片面的。甲骨文是当时人类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经过抽象的理解进而产生的一种视觉符号,并非对于事物形象的直接描摹。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其造字方法被后世归纳有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其中象形字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包含人体象形、衣食住行象形、劳动工具和兵器猎具象形、动植物象形、自然现象之象形等。面对大千世界众多可象之物,归纳甲骨文中繁多杂芜的象形字主要的表现手法有:全象法与概括法。十二生肖是動植物象形中最突出的,既有将象形对象全貌纳入画面,勾勒物象整体轮廓,使对象全貌具现的全象法,如“蛇”、“马”等,又有将所象之物最具特点的部分用寥寥数笔以点代全的概括法,如“牛”、“羊”。这种以丰富的想象和精炼简化物象形象的方法是象形造字法的一大进步,也是甲骨文字具有图文双重性的历史依据。

2.2 十二生肖的甲骨文

十二生肖作为一种独特的的民族文化,既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又具有对每个人的独特含义。十二个生肖即十二个属相同时又分别对应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一种古老的纪年法。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是先民对动植物型体形态认识的生动诠释,这时的人们对动植物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深入,因此众多的动植物保留在甲骨文象形字中。对于动植物的形态描摹,甲骨文脱离了初级描摹事物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其中甲骨文表示动物的字,多用寥寥数笔简要勾勒动物的外形轮廓,如甲骨文中的“鼠”,一只竖立的老鼠,尖嘴,小爪,尾巴向下,简单的概括出老鼠的基本特征,上部分的几个小点像是咬过的碎屑;“虎”字像一只长着血盆大口的斑斓猛虎,四肢健壮有力,尾巴上翘,从字形中还可以看出老虎腰背的形态;“兔”,长耳短尾无颈,其首与身紧紧相连;“龙”、“蛇”则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蛇为三角形头,软骨,尖尾,龙虽为客观世界不存在的,但先民对于龙凤的崇拜,依然按照客观世界的实体而变形,如龙是蛇形体的变化,但较蛇更有腾飞之势;“马”,一只鬃毛直立的骏马之势,鬃毛与尾巴明显区分于虎;“猴”,头圆眼大,手臂似人手,连坐立姿势也十分生动,突出了猴子机灵好动的天性;“鸡”,甲骨文中分为两种字形,“鸡(雞)”,左边为形声字“奚”,右边为象形字“隹”。“鸡(雞)”属于短尾鸟,因此象形部分为“隹”而非“鸟”,字形强调鸡冠和尾巴,所以“鸡”字有昂首挺胸的姿态;对于从形态看容易混淆的“猪”,“狗”二字,甲骨文象形构字时,更加科学的突出其特征,狗字腹瘦腿长卷尾,猪字腹胖腿短尾垂,让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只胖嘟嘟的猪样;而“牛”“羊”二字则更加简略,仅仅选取动物的头部正面形象特征进行文字创造。

3 甲骨文图形化设计的探究

3.1 图形化设计的目的

图形化是指将抽象符号简化为能够传递信息的视觉图形。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成熟的古代文字,千百年来为中国文字发展和文明演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大多数参观者对甲骨文了解甚少,甚至并不认识甲骨文字。甲骨文一直以来都和大众之间有着遥远的距离,如果不加以介绍和宣传,未来很容易淡出大众生活。图形的视觉语言广泛而高效,不但能够快速、简洁的传达信息,并且可以解除文字信息在文化差异方面的困扰,令不同年龄、国家、文化程度的参观者都能接受。因此,甲骨文图形化设计成为满足现代审美需求,适应文化交流的新趋势。

3.2 图形化设计的方法

在对甲骨文十二生肖进行字形、图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以下因素进行设计:动物基本形态、线条粗细对比、文字笔画增减。

甲骨文象形字具有“图”与“文”的双重属性,在“文”与“图”的转换中势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文字与图形紧密联系,在文化、内涵、视觉上不分家。在保留原有造型和视觉的前提下表现主题,方法一:固定动物基本形态。在文字图形化设计中,图形形象过于卡通则脱离文字的内涵,反之,便失去图文化再设计的意义;因此确定动物原本的造型、动态、姿势,如立、卧、蹲、跃等,是保证图文造型具有关联性的必要方法。方法二:线条粗细对比。中国汉字具有形态之美,文字的笔画,粗细是美感的重要因素,在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中这一点不可忽视,例如:鼠、龙、蛇、马、猴的尾部,明显的线条粗细、虚实变化,使变形后的动物既遵循甲骨文文字之势,也符合现实。方法三:文字笔画增减。文字图形化过程中笔画设计是设计的基础元素,笔画的结构特点是影响图形化设计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或合并。例如:甲骨文“兔”在保留身体形态的基础上将动物最具特点的耳朵增加笔画来表达所要突出的主题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又如甲骨文“鸡”是象形字加上声符“奚”的形声字,在图形化设计中删去形声字的部分,只将象形字部分加以设计。

3.3 图形化设计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让人们认识和了解甲骨文,笔者将甲骨文十二生肖字形与动物形象结合在一起,将十二生肖的甲骨文字与动物最突出的形象特征相结合,但在文字的变形中保持新形象与甲骨文字体基本不变,使人很容易的辨识出对应哪一个生肖,最终形成一套具有辨识性的生肖图案见图1。通过运用图形图案与甲骨文字的结合,再加上变形以后较为形象生动的图形,能有效吸引人们关注,让参观者学习和了解到甲骨文的前世今生,使甲骨文以新的面孔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也让甲骨文从可敬可畏变得可亲可爱,从学术殿堂走进大众生活。

4 结语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精髓,甲骨文图形化设计应当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是适应全球化交流的趋势。本文选取甲骨文动物类文字中的十二生肖作为研究设计对象,通过分析甲骨文十二生肖的造字原理和字形特征,进而对原本甲骨文字形进行图形化设计,在视觉上进行美化规整,从而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更易于人们辨识。对甲骨文图形化的设计遵从先民在创造文字时的象形性思维,同时结合当代文化特征,为传统甲骨文字注入新的审美视觉。在新的时代,甲骨文的传播和生肖文化的传承都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通过丰富的设计手段和多元的审美视觉,让甲骨文“活”在当下。

参考文献:

[1] 焦士兴,王安周,于正松,等.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05).

[2] 榮宁.甲骨文图形化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6.

[3] 王双庆.走出甲骨文的认识误区[N].中国文物报,2020-01-07(006).

[4] 朱彦民.中国文字的象形之美——论甲骨文中的象形字[J].书法教育,2019(06).

[5] 边鋆,闫小星,张嘉钰.在云锦上结合甲骨文与十二生肖的男性配饰设计[J].艺术科技,2019(05).

[6] 石评月.十二生肖文字形态特征浅议[J].文教资料,2017(Z2).

[7] 李如意.甲骨文动物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8] 王小艳,凌杰.在设计学视域下的甲骨文字形特征与重构研究——以陈楠“再造·甲骨”十二生肖字为例[J].设计,2020(07).

[9] 谢燕燕,谢婷婷,谢斌斌.古文字的审美价值在设计中的运用[J].汉字文化,2019(14).

作者简介:郭佳(1995—),女,藏族,甘肃张掖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