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镍矿政策变化及对策建议

2020-06-30 14:59覃圣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3期
关键词:东盟矿产资源

覃圣云

【摘 要】镍矿原料生产与供应不足成为我国镍工业发展的掣肘,镍矿资源的巨大缺口需要从储量丰富的东盟国家进口来满足。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是我国镍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两国相继出台控制镍矿出口和开采的政策。为缓解我国镍矿资源供需矛盾,提出采取加大镍矿勘查力度、加强技术转移出口、发展再生镍矿业、扩大镍矿进口来源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镍矿;矿产资源;东盟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3-0017-02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各国国计民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各国在矿业经济上互相依存,优势互补日渐加强。加强“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合作,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为繁荣世界经济做出贡献。东盟地区位于东特提斯和环太平洋巨型成矿域汇聚区,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球大型、超大型矿床最主要的产区之一。该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未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2005年起,我国跃升为全球镍消费第一大国,占全球镍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四成。由于我国高品位易处理的硫化镍矿资源越来越少,采用现有技术又难以实现经济高效地对低品位氧化镍矿、镍混合矿进行有价金属的同步富集与提取利用,从而大大限制了镍的增产,使得我国镍矿资源的自给率逐年下降。镍矿原料生产与供应不足成为我国镍工业发展的掣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不锈钢产业获得长足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镍资源消费的增长。我国对镍矿资源的巨大缺口需要从东盟进口来满足。

1 我国镍矿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累计探获的镍矿资源储量约300万t,主要分布在19个省(区),其中储量最丰富的甘肃省集中了全国70%的镍矿资源;其次为新疆、云南、吉林、四川、陕西、青海和湖北7个省(区),其镍资源合计保有资源储量约占全国镍资源储量的27%;剩下约3%的镍资源储量分布在江西、福建、广西、湖南、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河北、海南、贵州、山东11个省(区)。2015年我国镍精矿产量约9.29万t,比2014年的10万t下降了7.1%。2016年我国镍精矿产量更是下降到9万t。2017年我国镍精矿产量为9.44万t,精镍产量达到20.26万t,但我国当年对精镍的需求量为44.19万t,缺口达23.93万t,急需从国外进口。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预测,随着国内探明镍矿资源储量的逐年消耗减少,从目前到2030年,国内镍矿资源保障程度非常严峻,大部分依赖进口。

2 东盟国家镍矿资源分布情况及其政策导向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调查数据显示,世界镍资源主要分布在13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古巴、新喀里多尼亚、巴西等。目前,世界镍总储量约8 900万t,东盟是全球镍矿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探明储量达2 800万t,约占全球的31.92%;镍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两国,占整个东盟国家的90.81%,其次分布在越南和缅甸等国。

东盟国家特别是镍矿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随着国际矿业低谷期的来临,鉴于自身发展需要,于2014年1月出台生效红土镍矿禁止出口法律。随后,该国镍的价格呈强劲上涨之势,至2018年累计上涨了40%。从短时间来看,印度尼西亚的国家政策不会改变。2019年9月,据媒体报道,菲律宾的政府高级官员称,随着生产高品质镍地区行业审计的开展,菲律宾南部的镍矿开采中心无限期暂停开采业务。上述两大镍矿生产国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相继出台控制镍矿出口和开采的政策,而两国又是我国镍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国,这将成为制约我国镍矿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 我国与东盟国家镍矿供需格局存在问题分析

(1)我国镍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我国鎳资源相对缺乏,镍矿埋藏较深,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对外依存度高。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综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从东盟进口镍矿占比高达92.3%,进口来源国主要为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占进口总量的85.96%和13.70%。据中国行业研究网报道,我国超过半数的镍金属产量集中来自印度尼西亚进口的红土型镍矿NPI产品(行业内通常将镍含量超过15%的产品称之为镍铁,15%以下产品称之为NPI)。

(2)镍矿出口大国政策不稳定,我国供需情况严峻。印度尼西亚实施禁止镍矿出口的政策,导致该国镍矿出口大幅下滑。2015—2016年,该国几乎没有镍矿出口到中国,然而同期中国对镍矿的需求不减反增,只能加大对菲律宾镍矿的采购。虽然2017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重新允许出口低品位的镍矿,但是2019年9月,印度尼西亚又决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对镍矿石出口实施禁令,同年10月,印度尼西亚决定立刻停止出口镍矿石,比原先计划提前了两年多。印度尼西亚停止出口镍矿石可能造成市场供应减少数百万吨,从而出现全球短缺。同期,菲律宾由于过度开采及2016年菲律宾政府开始加大环保审查,供给量也存在不确定性,很难补充印度尼西亚的供应缺口,这必将导致镍金属供应的结构性失衡。

(3)资源控制力不足,市场把握能力差。东盟镍矿资源约占全球的31.92%,最丰富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两国近年来严控镍矿开采和出口数量,基于我国和东盟镍矿的供需缺口关系,以及镍冶炼的巨大资本投入要求,镍金属价格在未来几年内将维持在每吨22 000美元以上的高位或继续走高,直至印度尼西亚红土型镍矿出口解禁为止。

4 缓解我国镍矿资源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1)加大国内镍矿勘查力度,适度调整相关政策,增加资源储量。目前,我国消费的镍矿大部分依赖进口,受限于他国政策的影响,其镍矿资源保障存在很大的风险,故加强国内镍矿找矿力度,有利于保障我国镍矿工业的运转。以广西为例,据2012年广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提交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镍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在罗城县大坡岭、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寨怀与大平、广西元宝山东侧4个预测工作区,预测广西700 m以浅镍资源量为793 128 t,预测资源量为查明资源储量的14倍,说明广西镍矿资源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在广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的《广西16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广西第二批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等文件中,罗城、融水县均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镍钴矿等有色金属采矿业属于禁止类事项,勘查开发工作受政策限制难以开展。

(2)抢占资源先机,把握东盟资源话语权。东盟镍矿开发与其丰富的资源量不匹配,其年产量为108.95万t,仅占全球总产量的4.5%。印度尼西亚是东盟镍矿产最丰富的国家,年产量为64.77万t,占东盟总产量的59.45%。此外,菲律宾的镍矿石年产量在43万t左右,缅甸仅有约1.69万t的年产量,说明东盟各国地质工作及矿业开发水平仍处在相对较低的阶段。鉴于当前国内镍矿资源紧缺的现实情况,结合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已经落户广西进行建设的有利时机,建议设立专项,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这一平台,对东盟国家的镍矿资源在前期资料收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镍矿资源调查、勘查和综合研究工作,为下一步的投资开发及产能合作提供靶区,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增强我国在东盟的资源话语权。

(3)加快布局,加强技术转移出口。印度尼西亚禁止镍矿出口,是在其国内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制定的,未来势必需要大量镍冶炼投资。该国认为,发展下游加工业能够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也能创造就业,并已经在苏拉威西的西南部,以及莫罗瓦利建有冶炼厂。这对于中国相关镍企业而言,将是难得的机遇期。当前,随着硫化镍矿的逐渐枯竭,以及开采成本的不断攀升,红土型镍矿已经成为镍金属提取的主要来源,而高品位的红土型镍矿更是稀缺资源。印度尼西亚是全球高品位镍矿的主要赋存地,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红土型镍矿由于品位较差,长期来看没有竞争力。印度尼西亚禁止红土型镍矿出口后,中国大部分NPI冶炼设施已处于“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造成镍金属供应出现巨大缺口,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镍金属价格也将持续攀升。据此分析,加强技术转移出口,在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资源所在地建设NPI冶炼厂,成为难得的投资机遇。

(4)发展再生镍矿业,提高再生镍资源利用率。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二次镍资源的回收率超过八成,这些再生镍的主要来源为电池、电镀、合金,以及铜冶炼废渣等。为减少我国镍资源供需缺口,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含镍废料的利用率。首先要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国内镍开发企业应该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改革传统的、粗放的矿产开采方式,积极延伸镍资源开发的再生产业链条,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镍资源采、选、冶的配套回收机制,以保障再生镍原料的供应。其次,要积极鼓励企业对不锈钢废料的进口、拆解、分选与利用,这也是解决我国镍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最后,在功能与质量可以基本替代的前提下,应大力推动节镍型不锈钢产业的发展。

(5)扩大镍矿进口来源,增强全球资源供给能力。在对我国镍矿资源进行合理、节制性地开采的同时,应该积极参与东盟以外地区矿藏的勘探与开发,以获取优质矿藏,将其作为解决我国镍矿进口方向单一,以及确保我国镍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拉美的巴西、古巴是世界上镍矿的重要成矿区,建议对这两个国家的镍矿资源及国情进行研究、考察。與此同时,要把对海外镍资源的有效利用视为我国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快镍资源产业的国际化运营步伐,强化对全球镍矿资源的竞买,为实现国家镍资源的供需平衡提供坚实保障。

参 考 文 献

[1]王元刚.中国镍资源开发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其关键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8(18):168-169.

[2]刘明宝,段理祎,高莹,等.我国镍矿资源现状及利用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2011,20(11):98-102.

[3]曾祥婷,许虹,田尤,等.中国镍资源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资源与产业,2015,17(4):94-99.

猜你喜欢
东盟矿产资源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现状与形势分析
简论当前职务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宁夏自然资源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对东盟旅游业带来的机遇探讨
印尼与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市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