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在线办公终是“昙花一现”?

2020-06-30 14:13黎文婕
电脑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视频会议文档办公

黎文婕

当留不住的用户点下删除键

在线办公毕竟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选择,尽管目前大部分在线办公软件都解决了前期出现的问题,但是常常在各种视频类软件、文档类软件里切换,还需要应付无数个工作群,实在是令人身心疲惫。虽然互联网公司很早就开始使用固定

在线办公毕竟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选择,尽管目前大部分在线办公软件都解决了前期出现的问题,但是常常在各种视频类软件、文档类软件里切换,还需要应付无数个工作群,实在是令人身心疲惫。虽然互联网公司很早就开始使用固定的在线办公软件,与客户打交道时也偶尔需要使用在线办公软件或文档共享软件,但大部分时候,还是面对面沟通的效率更高。

微信一类的基础社交工具,再加上两款最常见的办公软件,就基本能满足平时的沟通需求。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线办公软件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这就像以前大家习惯在实体店购物时,很少在深夜还去购物,但是习惯淘宝后,就经常在凌晨购物。同样的,各类在线办公软件也无形之中让工作时间增加了。而且目前的在线办公软件各有各的优势,经常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切换软件。原本在公司内对同事喊一嗓子就能完成的事,现在则需要先选择对应的在线办公软件,然后还要等待回应,效率实在很低。

各在线办公应用的增长率。表:电脑报

原本是打算通过疫情期间的适应,来促进团队更多利用在线办公软件,提高办公效率。但我发现,国内的在线办公只是看上去很美,看似可以提高效率,但繁琐的交互和流程,反而没能提高效率。以选题会为例,通过在线办公软件有两种方式,要么视频会议讨论,要么通过共享文档在线编辑讨论。实施下来,效果都没有面对面坐下来讨论好。

据知乎等社交平台联合发起的调查,有超过五成用户认为线上办公后工作量增加了,其中四成网友吐槽会议变多。四成网友觉得线上办公软件不好用,且超过两成用户认为办公效率降低的最大原因是软件不好用,仅两成网友表示满意。

疫情时的“高光时刻”,是昙花一现?

事实上,一两个月前,在线办公软件刚刚迎来一个“高光时刻”。对于这样一个爆发机遇,在线办公软件企业已在中国等候多年。从主观上来看,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希望疫情发生,但从客观结果来看,当“黑天鹅”飞过,在线办公软件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窗口里,用户规模确实水涨船高。

从用户占比来看,在线办公的两大巨头——钉钉和企业微信服务器,一度不相伯仲。各类中小型办公软件也分得一杯羹,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石墨文档等在线文档产品借着东风,逐步形成了各自的技术门槛和使用习惯壁垒。不少概念股甚至迎来涨停,成为了市场中的一抹红。

于是,疫情成就了在线办公行业的“高光时刻”:在线办公领域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行业提前了5年。但近期的数据或许会让在线办公行业有些失望,不同于疫情期间使用多种在线办公软件的使用习惯,在后疫情时代,更多的人会选择留下必要的一两款软件就足够。

在线办公的百度指数

于是,在新一轮的优胜劣汰之间,部分在疫情期间表现不佳的软件如今迎来了流量的回落。

《2020年节后城市复工率报告》显示随着线下复工的推进,远程办公类APP日活跃的增速有所放缓。

其中,据启信宝的工商信息,金山办公母公司金山軟件日前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指出随着企业逐渐复工,现场办公增加,预计金山文档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将呈现回落趋势。

百度指数搜索曲线走势则更为直观,人们对在线办公软件的关注与需求,在短暂的井喷之后,开始明显回落。与此对应的是,近日科技股领跌,云办公概念股也跌幅靠前。

“黑天鹅”飞过后,如何留住用户?

回溯历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3年的非典时期。彼时,国内的互联网正刚刚起步,并没有可以满足需求的办公软件。中国联通通过宝利通(当时全球最大的音视频系统提供商)的硬件,便借由自己的网络优势,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视频会议运营网络——“宝视通”视频会议网络,使得不少政府的协调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但最后,站上风口乘势起飞的却是电商,在线办公最终因为低网速以及低普及率的客观因素,陷入沉寂。尽管眼下的互联网发展早已今非昔比,但伴随着复工后用户的逐渐流失,人们还是难免担忧,2003年非典时期在线办公突然走红,最终又意外遇冷的历史是否又会重演。

所以,要想尝到更大的蛋糕,留住用户才是关键。

在线办公行业自然明白留住用户的重要性,并尝试早做打算。为加强用户培育,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线办公软件平台在疫情期间,纷纷推出在一定时期内免费试用功能,上十家企业已经对外宣布免费开放其远程办公软件。不过,与众多移动互联网造就的其他风口相比,在线办公这条赛道实属特殊。“免费”这个互联网的大杀器,在在线办公赛道或许很难持续发挥作用。伴随着线下复工,这一必胜手段或许就会失灵。

毕竟,尽管疫情成为了特殊的催化剂,长期以来,在线办公软件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更多扮演着“配角”,并未完全成为主要的工作场景。一个更重要的背景是,并非每个行业都适合在线远程办公。一般来说,远程办公考验的是人们的脑力而非体力,即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或聪明才智,即便没有其他人在旁边指导,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而那些需要多人协作、反复试验、操作大型精密仪器与机械设备的工作内容,以及依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岗位,显然更多还是要在传统的集体办公模式下进行。所以,要想在短时期内通过免费招牌,培养用户习惯,并非易事,平台带来的免费流量也很难持续。

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则指出,“各类在线办公软件存在的弊端难以快速改善,会制约用户黏性的提升。”

的确,使用时间逐渐增加,用户们对在线办公软件的耐心和包容也正在减少,大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平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外呼不要出现杂音、工作文件资料传输要高效、平台与办公硬件之间的共享连接要稳定、开会时的视频通话要带美颜……与此同时,用户需求重点也在发生改变。早期用户聚焦的需求在于在线交流,如异地办公、视频会议、在线签到等;进入“后疫情时期”,各地现场办公已开展,需求发生了改变,转向招聘面试、客户远程视频会议、合同签署等。

所以,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进程中,遇到了机会窗口的在线办公行业,并非高枕无忧——当To C红利越发消失殆尽,巨头们要想赢得To B的战场,就得去到对手去不到的地方,使基础设施、云服务跟上用户增长,并满足被服务企业个性化的办公需求。可以确定的是,在不可忽视的市场前景下,没有人会轻易放弃吃下更大蛋糕的野心。但在后疫情时代,在线办公要从非常时期的“不得不”,变成更多人主动选择的新趋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视频会议文档办公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教师“视频会议”思考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轻松编辑PDF文档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特惠购
Word文档 高效分合有高招
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多达2300个
2016:视频会议将成为商务沟通首选工具
广场办公
IT化是视频会议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