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艺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0-07-01 01:52朱小靓王娇雪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综艺节目

朱小靓 王娇雪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如今文化工作的重要部分,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在于技艺能够得到传承。电视综艺节目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性,使得非遗成为活态文化呈现在受众面前。非遗进入综艺节目,从节目的形式、内容、主题都能实现融合,既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彰显文化软实力。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极大挑战,电视综艺节目可兼顾娱乐性与文化性,使非遗得到有效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艺节目;传播形式;主题表达;内容传达

现如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需不断拓展渠道,与受众所青睐的新媒体融合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电视综艺节目的方式呈现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综艺流行元素结合,使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实现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电视综艺节目,以传承非遗文化及技艺为出发点,基于综艺节目自身传播优势,从节目的形式、主题、内容方面着手,体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及内涵,有助于受众形成良好的文化认同感,普及并传承。

一、传播形式新颖,受众感知参与

综艺节目的形式灵活多样,加入其他类型元素,形成“综艺+”的模式。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较多,其中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美术、手工技艺等,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这一点契合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多样化。非遗与电视综艺节目融合过程中,节目整体策划需要注重互动性。融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接受单一的“我播你受”的模式,互动性的传播才能满足受眾的需求。综艺节目以影像的方式呈现,符合现代“读屏时代”的需求,配合互动幽的传播形式,节目体验感增强,非遗传播效果会更显著。

电视综艺节目以融人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为例,传承人的表演是重点。传承人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将手工技艺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舞台化呈现,最终展示成品,达到普及作用。传统手工技艺经过直观立体的呈现,受众在接受过程中感受其文化性与技术性,引发兴趣,并有体验的冲动。节目中需邀请明星及观众共同参与其中,满足受众此时的内心需求,同时依托电子媒介,发布场外参与二维码,满足其余观众的需求。受众参与结果需要反馈,才符合传播模式完整性。观众作品可借助现场大屏幕展示,并有机会与传承人交流互动。从节目的形式策划来看,既遵循综艺节目传播发展规律,将非遗的文化底蕴及文化价值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同时节目注重互动体验,满足了受众参与其中的需求。

二、主题表达直观,受众解读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电视综艺节目中,要讲好非遗故事。《传承者》节目中正是将非遗进行故事化呈现,让观众聆听故事的同时感受文化底蕴。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传承人在节目中可将传承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故事中不仅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还能从中解读传承人的坚持与专注。

非遗技艺的传承是可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将兴趣与观念扎根心中是其传承的保障。因此,非遗依托电视综艺节目所输出的媒介文本不再是静态的文字或图片,而是动态的电视节目,符合观众审美需求,传承了非遗技艺,解读出了匠人精神。

三、内容传达多样,受众体味文化

综艺节目作为影像作品,综合性及灵活性较强,在节目中可呈现多种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皮影、面塑、陈醋酿制技艺等均可搬上综艺节目的舞台。无论是重视视觉呈现效果的皮影还是重视技艺精准的陈醋酿制,综艺节目极大的包容性可将非遗深层次呈现,以发展传承非遗为出发点,而不是停留在普及介绍层面。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诸多文化元素符号,代表着山西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承,同时,非遗具备艺术性与技术性,凝聚着山西手工艺人的智慧。因此,综艺节目中呈现的非遗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是历史文化的深厚及手工艺人的坚持。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面临极大挑战,综艺节目存在泛娱乐化的问题,两者的结合呈现成为当下“综艺+”的新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艺化呈现应在节目形式上不断创新,满足受众需求,弘扬传统文化;主题表达上不断深入,讲好非遗故事,彰显匠人精神;内容传达上不断丰富,立足传承非遗,体现文化底蕴。

(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综艺节目
舞台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
境外电视综艺节目的引进与本土化创新
关于我国模式引进节目本土化改造的研究与思考
主持人在当下综艺节目中的角色功能转变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与新媒体互动的创新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赢得市场
综艺节目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