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2020-07-01 11:09陈忠云王智荣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专业化育人党员

陈忠云 王智荣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现代化、使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的根本是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体工程、持续推进的工程,需要学校统筹各部门的力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强化过程管理、重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全方位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

一、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构建有效管理机制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形成工作的合力。党支部要重点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引领教师专业化的思想政治建设。学校工会要重点抓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設、抓好教职工职业礼仪规范教育、引导好教职工建设和睦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和在校内的人际关系。学校教务处要基于课堂教学,重点指导好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成绩。政教处要基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育人机制构建,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提高教职工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总务处要重点抓好食堂规范管理,凸显服务育人的功能,强化后勤职工服务师生的能力。学校行政要统筹上述各部门的职责,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或五年)实施方案,建立规章制度,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纳入常规管理、纳入对学校各部门的考核、纳入年级组(学科组)考核、纳入教师的年终履职考核和绩效考核。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方位、整体推进的工程,学校只有形成工作的合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会事半功倍,各部门的工作也才会有成效。

学校要成立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完成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学校各部门应抓实、抓好重点工作

1.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加强学校党支部建设,使学校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抓好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学校党支部要抓实“两学一做”常态工作,要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要分析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清单持续跟进解决,提升党建质量。要教育党员规范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言行,坚持师德操守,自觉维护学校声誉、维护自身形象。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党员党性的不断提高。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等制度。开展好“三会一课”,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经常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联系、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亮出党员身份、党员教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2.充分发挥工会职能,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和谐外围环境。一是要加强教师法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更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必由途径。教师对法规的学习认知、对法规的遵守和维护,都将对建设法治校园、和谐校园和学生的思想认知、知法、守法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讲,法治是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最基本的要求,是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二是加强教职工职业礼仪教育。礼仪是一种文化,它构成了一个人、学校教师群体形象的重要侧面,是其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及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要扎实开展教师礼仪教育,从衣着、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与同事交往、与邻里交往、与家人相处等多方面加强培训和指导,培养具有高雅气质和高尚行为的新时代教师。

3.政教处(德育室)要在创建德育载体中,提高教师德育技能。学校德育工作要能体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抓实“四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责任,呈现“三有”(有思想、有办法、有效果)效果。一是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育人的主战场,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避免重教书、轻育人倾向。二是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实现学生衣着整洁、文明礼貌、能主动问好礼让,校园和班级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课堂教学秩序井然等目标。三是创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班级精细化管理、一校一品(多品)、全员育人导师制”等德育载体,有效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四是有效开展八礼四仪、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育人水平。

4.教务处要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一是通过达标课、优质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改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增强课堂活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三是强化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试卷命制、试卷分析等教学环节的检查,规范行为、优化工作环节,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四是加强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培训。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越来越明显。学校要培养教师实施智能教育的能力,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发挥好、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推动学校治理方式变革、推动终身在线学习中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育改革只有进入课堂的层面, 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师就不变;教师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学生不变,人才培养就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模式基本决定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要基于分数、超越分数,既要育分,也要育能,更要育人。教师对课堂的坚守和变革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和归宿。

5.发挥学校行政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总指挥的作用,持续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突出典型树榜样,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宣传。大力宣传新时代广大教师阳光向上、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深入挖掘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典型,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国旗下的讲话等手段,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活动,形成学校有典型、年级组有榜样,先进就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局面,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完成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广大教师对学校推进专业化发展的意见或建议,不断完善各项工作。

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既是一项常规工作,也是一项创新性工作。说常规,是因为各个学校都在抓,只不过是重视程度和推进的力度不同而已;说创新,是因为有的学校创造了适合自己学校教师发展的管理模式、创造了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方式,教师专业化发展成绩突出,教育教学成绩在当地处于一流水平。同时,外出学习参观,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就成为不可缺失的环节。外出学习,可以学习别人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管理、党建工作、工会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班级管理、家校共建等多方面的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化育人党员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