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县级融媒体发展出路

2020-07-03 07:33
记者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心内容建设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打造融媒体中心,具备了一定政策理论支撑

在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各媒体单位纷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融媒体建设的系列讲话,各地政府高度关注,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支持,这次讲话也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吹响了号角。各级政府为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把握意识导向,价值取向,凝聚社会主义建设正能量,为打通县级宣传领导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而积极作为。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

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各县纷纷着手打造了高清化建设工程,平均每个融媒体中心提供和建设几千平方米设备中心,设立指挥调度室,编辑工作室,综合演播厅,多级演播室,电台直播室,虚拟演播厅,为满足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全媒体制作要求,让融媒体中心具备录播、展播、直播的全息全能功能。各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打造“报、台、网、声、微、端、屏”融媒体矩阵,为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产、多元传播”为目标,进行融媒体基础建设为打造融媒体中心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设备支持及理论支持。

(三)全国各省市县先进案例为县级融媒体发展提供了学习素材

2019年3月份超过2000家县融媒体中心在北京CCBN学习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甘肃省69家县级融媒体中心聚集全媒体合作分享会,选取5家融媒体中心进行经验分享。全国融媒体中心策划开展关于融媒体中心的大赛如开展“好例有”案例大赛等,让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在比赛中崭露头角。2019年12月新疆自治区级融媒体技术平台“石榴云”正式上线,它是首批5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同步接入平台运行。云南在今年4月建设了首个5G县级融媒体中心,上午9点负责人发布线索选题,15分钟后,记者分组出发,10点记者到达现场采访,11点15分记者通过手机写稿、上传素材,负责人审稿,安排发布新闻。11点45分审核勾选一键发布平台,新闻产品实现了一键发布。下午1点A联络员进行稿件编辑,B联络员进行微信排版,各品牌编辑安排稿件,陆续发布成功。融媒体中心锁定“策划、采访、编辑、发布”等关键的流程,为媒体高效流转畅通了渠道,信息通过融媒体中心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的发布。实现了一键发布到矩阵各新媒体,全区宣传一盘棋,上级工作指令一键直达区属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一键邀请各协作媒体采访报道,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先进经验都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了动态详细的工作借鉴经验。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融媒体中心建设初成,并未有条不紊开展实质性工作

通过查看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布的新闻内容和信息,发现一些问题,很多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建成,但是并未把每一个新媒体平台的要素充分地调动起来,也并未充分利用融媒体的设备和技术促进自身工作进行。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一般都是由县级电视台组织创办,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原班人马,依然把工作重点放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上,对融媒体中心的工作没有侧重开展。一般举行一些大型的电视直播节目,会运用到云直播技术外,平时只是发布一些天气、时节、问候等无关紧要的软文,没有让融媒体中心工作充分调动和运作做起来。

(二)融媒体中心改革动力不足,改革发展道阻且长

融媒体没有标准化成功路径,没有脸谱化的发展范式,照搬照套一些成功的融媒体中心工作,势必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要发展就要改革创新。融媒体中心的领导和主任等一般都是体制内的人员,他们改革的热情不高,在传统体制里习惯了以前的工作模式,很多融媒体中心工作都是为适应上级领导的要求,来开展工作,而有改革欲望的年轻人又没有实权,听指挥让他们失去改革的能动力。融媒体中心建成后,需要对整体人员工作内容进行调度重组,节目制作的流程需要改革来提高效率来缩短信息发布的时间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改革来适应融媒体中心工作的进行。

(三)融媒体中心专业人员缺乏,整体素质不高,考评体制不完备

融媒体中心是一个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物,需要人员具备对现代技术充分掌握和使用的能力。但是电视台的技术部人员如果要适应新设备需要去考察学习先进技术设备,还要对新设备灵活掌握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演练。很多县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很多是合同工,有的人并不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而是一些学会计、法律、机械或与此相差较远的专业,本身的基础知识就比较薄弱,很多人都是眼看或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另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初建,很多奖惩制度还不完备,什么样的新闻稿件算优质内容,评分是多少,什么样的摄影作品拍摄的质量高,好的作品需要资金上的鼓励和精神上的嘉奖,各县级电视台呈现的奖惩制度参差不齐,不统一,不完备。

(四)融媒体中心发布内容质量不高,缺乏创新

据观察,很多融媒体中心发布的内容也许在刚成立时,前几个月,给观众一种新鲜有趣的视角。但是,时间一长,如果内容不优秀,新闻质量不突出,没有充分调动融媒体的功能,内容重复,质量不高,就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刚开始融媒体中心的工作在党和政府密切关注下,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过了一段时间,工作人员的中心又转到电视台的工作内容,很多融媒体中心的工作内容就是转发和发布其他媒体的相关内容。再过了半年后,就是发布一些天气、时节的信息,一些电视宣传片等内容,变成辅助广播电视宣传的工作为重点了,失去了自己的阵地。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以提高内容为目标,创新人才,以受众为依托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这就为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思路。融媒体中心只是技术平台,靠提高舆论影响力还是要依托优质的内容。县级融媒体中心如果想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必须制作可视性强的作品来吸引受众,积累黏性高的受众群,关注度高了,影响力就大,进而就会推动新闻产业链的发展,如广告的增多,代言的增多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需要筛选一批专业功底较扎实,实践业务能力较强的从业人员,通过透明的考核制度,筛选出优秀的人才,对优秀人才进行职位晋升和薪资的提升,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比如:四川昌兴传媒集团就采用竞聘上岗的形式,工资制度设立五档薪酬标准,通过员工的积分高低来决定晋升与否,提供内部选拔人才的机会,进而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除了进行内部人员的考核制度之外,还要在高校挖掘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吸引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优秀媒体工作者加入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为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比如,福建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就为了对全能型人才进行鼓励和挖掘设立了每年2万元的专项基金,对优秀人才进行鼓励的制度。

(二)开展企业制度化管理,发展特色平台

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营收来源主要是三种模式,一种模式是融媒体中心的工作设备消耗,人员薪资等完全依靠财政全款资助;一种是融媒体中心自己靠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等活动创收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差额靠财政来补贴;还有一种是融媒体中心完全依靠市场化经营理念,完全实现自己独立创收的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如果想谋求自身发展之路,必须打破自己内部不创收不盈利的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建立企业化的管理创收模式。例如,四川合江县广播电视台就要求媒体中心新闻部每个员工每一天至少策划选题一个原创内容,其余的人员每周至少提供一条原创内容,全部门全中心的人员每天转发不少于3条新媒体等内容以此来学习媒体中心的工作。另外,江西分宜县融媒体中心创新绩效考核标准,通过统计采编发数量,优秀稿件数量,网上供稿数量,总阅读点击数量等方式,综合计算绩效的方式,来激发全员学习,工作的热情。另外,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不是千篇一律地模仿他人和效仿优秀媒体中心的工作,而是针对本县特色产业工程,特色的农业工程,特色的民俗小吃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本县特色产业建立合作关系,去挖掘适应自身发展的创收之路。

四、结语

县融媒体中心如果想推进中心建设个性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就要转变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工作内容考核考评制度,配合先进的设备和党和政府正确的思想政治领导,重构符合自身发展和市场发展需求的新模式,以效益和业绩为支撑,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中心内容建设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先定中心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