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按摩联合针灸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0-07-03 06:48刘莎龙文
医疗装备 2020年11期
关键词:点穴脑出血针灸

刘莎,龙文

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微创手术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常见手段,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可缓解患者病情,使其安全度过急性期,脱离生命危险[1]。西医提倡术后及早行功能锻炼以减轻肢体功能障碍,但由于患者依从性与耐受性均较差,导致康复锻炼效果不甚理想。中医特色护理包括针灸、穴位按摩等,在肢体功能改善中具有一定优势[2]。本研究旨在探讨点穴按摩联合针灸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5~68岁,平均(54.78±6.63)岁;出血量30~56 ml,平均(43.46±3.17)ml。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5~69岁,平均(54.82±6.89)岁;出血量32~56 ml,平均(44.06±3.19)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1)基础护理:尿失禁患者给予留置导尿管,并对其出入量进行持续记录;当患者体温升高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方式为其降温;指导患者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洁口腔。(2)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术后护理干预对康复的积极作用,提升其护理知识水平,改善其护理依从性;同时,可列举恢复良好的病例,协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为康复训练的实施奠定基础。(3)并发症预防护理:术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患者皮肤、床单干净整洁,避免因长期卧床引发褥疮等并发症;(4)康复训练:患者卧床期间,协助其进行肢体正确摆放,并指导其于床上进行关节被动训练;待患者病情平稳后,指导其进行坐位平衡及翻身训练,离床期间进行重心转移、步行以及全身协调性训练等;坐位训练平稳后,尝试进行下床活动。

观察组实施点穴按摩联合针灸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 中医按摩:首先,点揉推抹印堂、神庭穴位5次,点按太阳、印堂、百会等穴位5次,随后点按拿风池、风府穴3次;然后,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点按膻中、气海、关元、神阙穴5次;最后,予以三阴交、足三里3次点拨开筋,并点拿内关、三阴交、太溪3次。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2)针灸干预:取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行针灸干预,实施平补平泻法,以减少患者痉挛性抽动,进针后留置30 min,1次/d。

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包括意识水平、上下肢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满分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2)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BI 指数)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洗澡、穿衣、行走、如厕等10个项目,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39 24.37±3.48 13.69±2.17 16.263 0.000观察组 39 24.56±3.71 11.44±2.03 19.374 0.000 t 0.233 4.729 P 0.816 0.000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39 46.38±3.59 59.77±6.82 10.850 0.000观察组 39 46.23±4.55 70.23±8.16 16.042 0.000 t 0.162 6.142 P 0.872 0.000

3 讨论

微创手术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时解除神经压迫,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但术后仍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不利于患者预后。中医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气虚血瘀、脑络瘀阻导致的,因此干预原则应以补气活血、祛瘀生新为主[3]。

常规护理干预以康复锻炼为主,通过康复锻炼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但锻炼内容单一,导致患者护理依从性低,进而影响康复效果。穴位按摩、针灸按摩是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旨在有效改善患者身体内部的良性调节,从而达到促进恢复的目的[4-5]。目前中西医联合护理已经成为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思路。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点穴按按摩联合针灸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其原因为通过康复锻炼刺激储备神经元发挥代偿作用,重塑神经功能,从而可减轻神经缺损,改善患者预后。在此基础上选择穴位并给予按摩,发挥醒脑开窍、安神镇静、保健安神、健脾养心、疏肝解郁的作用,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此外,给予针灸干预能够解除脑血管痉挛,加快脑出血的吸收,改善脑血肿,进而避免脑细胞损伤,达到活血养血、祛除血瘀,缓解静脉瘀阻、改善气虚血瘀的目的,加快患者术后恢复[6]。

综上所述,点穴按摩联合针灸能够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效果,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点穴脑出血针灸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葵花点穴手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看清“点穴减肥”的真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