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众舞蹈创作的思考

2020-07-04 02:23杨蕾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群众舞蹈新时期创作

【摘要】群众舞蹈在当今社会中已经被越来越多人们所接受,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参与度的艺术形式,在建设精神文明方面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群众舞蹈与专业舞蹈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因其对于动作要领的要求以及场地条件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民群众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在新时期群众舞蹈发展十分迅速,这时就应该以建立健全群众舞蹈的创作为切入点,使人民群众由于创新创作迸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舞蹈;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舞蹈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主要是展现在视觉上形体美,伴随着舞蹈创作人对艺术长时间的创新和发展,舞蹈已经从反映表象艺术转变为反映艺术内涵的形式,人民群众在感受舞蹈带来的美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拥有别的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意义和社会功能[1]。现如今,人民群众文化性质的舞蹈蓬勃发展,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职业、各个民族之间,人民群众对此积极性很高。笔者就以新时期的群众舞蹈的创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群众舞蹈拥有极强的生活性和亲和力

无论是怎样形式的艺术题材都是需要这样的表达方式来体现其核心和灵魂,舞蹈也不例外。舞蹈题材的选取决定了舞蹈所表达的感情基调,因为人民群众舞蹈作为群众的专属品,所以群众舞蹈是拥有生活性这一重要特征的。群众舞蹈在选取题材的时候,需要依据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情况,把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人、事、物运用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舞蹈想要融入进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中,就需要给人民群众一种耳濡目染的影响,使人民群众能够加深对于舞蹈这门艺术表达形式的热爱。

比如,傣族的舞蹈《难忘的泼水节》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这一舞蹈很好地展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特征及傣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广大舞蹈演员在自己的内心也是认可此舞蹈题材的,因此,都很愿意参与到舞蹈的彩排中来。可见,展现舞蹈具有的生活性是何等重要。同时,也对舞蹈的创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创作者要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具有很强的敏感度,真实地做到“舞蹈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有效地挖掘出现实生活中较为高品质的舞蹈题材,将其搬上大荧幕[2]。这样一来,实现了艺术和生活的高度一致,更好地提升了群众舞蹈创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对群众舞蹈的认可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舞蹈作品表现的最终形式就是肢体动作,运用肢体语言来抒发作品需要展现出的思想感情,运用一种较为独特的形象表现出来。另外,群众舞蹈的演员是没有进行过系统且专业的训练,因此,舞蹈的创作者在设计形象时需要更加注重亲和性。舞蹈具有的亲和性表现在舞蹈中的人物形象是人民群众喜闻乐道、容易接纳的形象,舞蹈演员需要拥有一定程度上的感情基础,较为容易和舞蹈的主要内容产生共鸣,之后进行表演,可以大大提高表演效果。一般来说,舞蹈形象具有的亲和性在许多的优秀作品中都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表达效果。

生活性对于提升群众舞蹈作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务必要全面考虑到人民群众生活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然而,在当今形势下,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很多方面已经在重视创新发展了,群众舞蹈的创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与精神[3]。然而,笔者认为,创作者在进行创新的时候需要依据群众的实际生活、认知以及理解范畴,表现出群众舞蹈所具有的亲和性。比如,展现广东的精神和成就的《领潮争先》这一舞蹈,创作者运用广场舞的形式来展现“赛龙舟”这一传统文化习俗,运用赛龙舟的舞蹈形式来突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之后再搭配上蓬勃大气的音乐来鼓舞人心,激起参赛选手的热情,使观众与作品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和参赛选手达成了统一。

二、群众舞蹈需要增强民族性和大众性

拥有不同的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存在的共性,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不同的民族其文化特征也是不相同的,在文化审美上也是独具一格的。我国广袤无边、地大物博,每个民族分布在各自的区域,具有差别性的生存环境,进而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历经上千年的发展,每个民族文化都在自己的民族中根深蒂固,每个民族的文化价值也一直和自己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保持统一。由此看出,群众舞蹈在创作的时候需要牢牢记住民族文化是创作的根,紧紧抓住民族具有的文化特征,顺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各个民族的发展,舞蹈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需要坚定不移地依据民族文化这一精神支柱,尝试使用多样化的创作方式来呈现自己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重视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激发人民群众之间的审美认同,使人民群众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4]。比如,彝族的舞蹈《喜背新娘》、土家族舞蹈《跳丧舞》、朝鲜族舞蹈《农乐舞》,都表现了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現出浓烈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的价值。

笔者以为,群众舞蹈作为一种表达人民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舞蹈中的表演者作为情感的宣泄者。不管是表演者或者是观众,他们都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因此,群众舞蹈是拥有大众性这一特征的。在进行创作时,有效展现出舞蹈具有的大众性已是群众舞蹈创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怎样才可以确保高质量地呈现出大众性的特征呢?笔者以为,这时需要创作者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内部,感受人民群众平常的生活,体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内涵,之后把这些进行整合融入到群众舞蹈中来。这样一来,舞蹈作品就可以和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相吻合,体现大众性的思想感情。群众舞蹈在创作时需要把人民群众当做主角,将平常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作为导火索,激起人民群众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只有依靠大众的审美才可以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道、容易接纳的舞蹈作品。

三、群众舞蹈创作体现时代特点,将艺术性和普及型进行结合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种类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在那一时代的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体现出来,所有艺术形式的作品都不能忽略时代这特点独立存在,群众舞蹈的作品也是这样,时代性具有不可抹去的特点[5]。

首先,群众舞蹈的创作,就是让人民群众参加进来,亲自体会舞蹈给自己身体带来的欢乐及精神上的洗礼,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感;其次,群众舞蹈必须真实地体现出时代的内涵,才可以经久不衰,持续地流传下去。

比如,当今时代发生并被人民群众记忆犹新的事,比如,婚礼习俗和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形式,这一系列发生的事件都极易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群众,更加容易去接受,更喜欢看见自身熟悉的和自己有关的人、事、物,将其感兴趣的人事物运用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极易使其产生情感共鸣。所以,群众舞蹈要体现时代性,这是其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创作者需要注重的问题。

即使一再强调舞蹈要增强大众性,同时也不要忽视呈现和弘扬其艺术性。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创作者需要更加注重舞蹈具有的艺术性和普及性,将这两者进行统一的舞蹈作品,才可以做到被人民群众所接纳及认同,才是具有高水平的舞蹈作品,然而现如今,大多数群众舞蹈作品都是很难做到艺术性和普及性相结合的。因此,群众舞蹈需要将艺术性和普及性进行高度的统一[6],把艺术性当作舞蹈创作的终极目标,并以持续创新的表达手法,把普及性融入到舞蹈的创作中来,进而创作出高品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优质秀作品。

四、结束语

众所周知,群众舞蹈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创作者要持续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将人民群众当做导向,持续创作出大众的、民族的、时代性较强的优质舞蹈作品,更加丰富和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庭梅.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編排创作浅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4):155-156.

[2]苏卓玛.关于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11):161-163.

[3]袁凌.浅谈广场舞蹈的创作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11):139-140.

[4]李昕.探索群众舞蹈创作如何满足新时期社区文化需求[J].大众文艺,2018(20):4-5.

[5]王文品.关于创作者的灵感构思来源于民俗民间、来源于群众生活的探索——云南民族舞蹈创作为例[J].大众文艺,2017(8):182,234.

[6]乔志友.基于创作和实践角度研究群众舞蹈作品的提升路径[J].艺术评鉴,2017(7):91-93.

作者简介:杨蕾娜(1979-),女,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大专,中级,江西省九江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群众舞蹈新时期创作
Jazz
浅谈群众舞蹈创作的艺术化运用及表现手法
浅谈广场文化与群众舞蹈的发展
论当前群众舞蹈创作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文化强市背景下江门市群众舞蹈文化研究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