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实践与探索

2020-07-04 02:10孙天玉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孙天玉

【摘要】农村中小学寄宿学生,是从不同家庭环境而来的,肯定存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如果没有科学的,合理的、能够使他们养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有效管理办法,势必会出现诸多问题。所以,我们要找出一条培养他们生活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寄宿学生  制度约束  知识引领  评价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207-01

对农村学校寄宿学生进行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极富意义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它的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养成教育,因为他们正处于生活、行为习惯养成初期;也会影响孩子们良好品格的培育,因为习惯会形成性格;也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前景,因为性格会决定你的命运发展趋势。所从说,我们不能忽视对他们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反而要以这项工作为抓手,带动学习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

一、制度约束,促使学生习惯养成

学生来到学校必须要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一日生活制度,遵守一日卫生制度,遵守行为制度。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制定出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用科学的制度管理学生,用生活化的行为制度约束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当然这些制度要同时具有人性化、科学化和教育化的原则。同时,在执行时应公平、公开、公正,力求达到让学生受教育的目的。

方法一,建立高年学生到低年级学生的高低搭配的互帮制度,让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理解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张口能背的效果,并能理解其全部涵义。

方泫二,编制一些生活行为儿歌,教孩们学唱,并以宣传画、儿意漫画的形式张贴在宿舍墙壁和宣传栏,并组织学生进行讲解,让孩子们都要领会意思,掌握要领。

方法三,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学生集体美化个人生活环境和美化周围环境旳活动,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公物,爱护公共环境,讲究个人卫生旳好习惯和良好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无论生活习惯,还是行为习惯,家庭是他们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产生的发源地。所以,学校应邀请家长们进行配合,配合学校对孩子们生活、行为习惯养成进行鼓励和教育,配合自己孩子在生活和必要行为上的一些物质需求,以便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忌对孩子生活和行为,或大抱大揽或不问不闻或要求过分苛刻,导致孩子无力、无心、丧失信心的恶果产生。

二、知识引领,指导学生习惯养成

农村中小寄宿学生要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光有制度上的约束还不够,还得对他们进行生活卫生,生活习惯,生活常识的教育,还要对他们进行良好品行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更加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并经常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牢固掌握生活卫生自立的本领,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基本技能。如果使他们有了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与良好动机,那么,他们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为时不远了。

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形成了生活行为随意性的不良习惯,教者应充分利用一些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让他们从理论知识入手,在科学的知识方面首先懂得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的重要性,进而形成养成良好生沾行为习惯的意识。

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要使经过实践的验证,就能变成他们终身难忘的习惯。组织他们经常参加一些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宣传活动,参加公益性卫生健康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主人翁意识,那他们就会形成自觉讲究生活卫生的习惯,自觉爱护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可凭借农村学校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学生走向田野,走到田间地头去,亲自去观察、欣赏、走访,引导学生融入美丽的大自然,结合生活卫生行为学习的实际,引领学生关注自然,体悟自然,在观察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他们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三、评价激励,助力学生习惯养成

无论是对学生进行生活行为习惯的制度约束和制度学习,还是利用学科知识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实践活动,这其中都要贯穿评价激励的助力作用。尤其对低年级的孩子们而言,评价的激励作用那是非常大的。当然,这些评价应该是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有鼓励,又有指导性劝诫;既有过程分析性评价,又有科学的分析与批评这样一些科学的、合理的、公正公平的评价。不能凭简单粗浅的认识给学生定型,尊重学生,不损害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认为冒犯自己或违纪就要“惩治”,也不能凭自己主观印象给予学生草率评价。

我们教者不应该用成年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评价他们,更不能过高要求他们要绝对正确,而是以宽容的、激励的、带有指导性的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一些评价性的帮助,以照顾学生的自尊心,给予一个台阶,一个机会,助力学生自我反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公正、公平、合理的评价能够营造和谐的群体,形成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氛围,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对待农村学校寄宿学生进行生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说到底就是对他们进行一次爱心助力,细心关怀,耐心转化的过程。爱心是当好生活老师的前提,细心是当好生活老师的关键,耐心是当好生活老师的保证。多一份爱心,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帮助他们度过情感上的断乳期。

参考文献:

[1]涂繪.浅谈农村中学寄宿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6(02):36-39.

[2]谢冰.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重庆教育,2017(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