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竹笛

2020-07-04 02:37郁林兴
民间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调音师艺校张总

郁林兴

年轻时,我曾在县文化馆举办的艺术班参加学习,作为辅导老师的上海沪剧院的专业演员,与我们同吃同睡,从戏曲基础理论到舞台表演,对我们进行手把手的教导,这个培训班,前后也就一两年时间,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时至今日,一听到熟悉的旋律,悠扬的乐器声,仍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过去。

几年前,我到浙江余杭,看到一个专门生产竹笛的小山村,与制笛师傅聊了大半天时间。原因就是在年轻时那培训班上每天与笙箫竹笛之音为伴而留下的“后遗症”吧。因此,当我创作这个作品时,仿佛置身其中,感到格外亲切。我想,这就是生活带给我们的创作灵感,也印证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句名言。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江南某县有一所艺校,说是艺校,其实就是一个乐器辅导班。班上有二十来个学生,有学二胡的,有学琵琶、古筝的,还有学吹奏乐器的。其中有两位学生,一个叫张强生,一个叫李才能,两个人学的都是笛子。

这两个孩子都来自农村,每天勤学苦练,进步很快,一首曲子,别人要学上一个星期才有点像样,而他俩一两天下来,不但能完整地吹奏出来,而且细节处理也十分到位。所以,辅导老师很看好他们,说这俩孩子很有天赋,假以时日,必将前途无量,成为像冯子存、陆春龄这样的笛子大师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天,艺校来了几位省艺术团的老师,说团里缺少一位笛子演奏员,听说这里有两个好苗子,就专程过来看看。

当天下午,在学校的音乐教室举行了一场专门的测试。几位老师先让张强生和李才能分别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又反反复复地对二人的手掌、手指进行了仔细的查看,然后才拿出两个曲谱,要他们当场读谱。不多一会儿,两个人都顺利完成了几个环节。省城的几位老师相互交流了一下,都露出了赞许的神态。接下来,进入了现场吹奏环节。

根据要求,两个人要分别吹奏一首自选曲目和一首指定曲目。首先上场的是李才能,他顺利地完成了指定曲目,然后开始吹奏他的拿手曲目《姑苏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稍稍屏气凝神,轻轻地吹奏起来。只见他的几个手指在竹笛上轻盈地跳动,优美的旋律随之在空中飞荡起来,那曲调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时而悠扬、时而激昂,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那些前来测试的老师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轮到张强生上场,本来两个人的水平一直不相上下,但今天不知怎么回事,吹奏了片刻,张强生就感觉很不对劲儿,小拇指按着的尾孔的音飘出来,明显地走了调。等到他吹奏自选曲目《扬鞭催马运粮忙》时,这调走得更加严重了。这首曲目,张强生可是拿过全省比赛大奖的,可不知怎么回事,在今天这节骨眼儿上却不给力了。他的辅导老师也感到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这样。最后,张强生落选了,李才能成了省艺术团的一员。

后来,李才能在笛子界的名气越来越大,最后成了受人敬仰的笛子演奏家。而张强生呢,艺校辅导班结业后回到了家乡。他几次想把那不争气的笛子给劈了,但最后还是决定要永远地留着它,他要用这次失败的经历,成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于是他把一条红绸系在那笛子上,挂在自家最醒目的地方,以此来时时鞭策自己。

也许是与笛子有缘,虽然张强生命中没能成为一个笛子演奏家,却阴差阳错地成了一个生产笛子的企业家。

张强生的家在一个叫铜岭桥的小山村里,当地盛产一种竹子,名为苦竹,据说那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苦竹生长,所以竹子硬度高、密度大,加上这竹子大小适中、节疏枝直,是制作笛子的优质材料。很久以前,这里就有人制作竹笛,据传,用铜岭桥的苦竹制作的竹笛,早在明清时期就曾作为贡品被送进宫里。但是,由于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制作笛子的产业一直不成气候。张强生回到家乡后,交通早已大为改善,不久又逢改革开放,国家鼓励多种经营,于是,他就萌生了制作笛子的想法。为此,他到处寻访制笛艺人,苦心拜师学艺,终于学到了一手制作竹笛的好手艺,然后办起了加工竹笛的工坊。

四十多年过去了,张强生从一个毛头小伙,成了一个年逾花甲的老汉,他的小工坊也早已成为拥有一百多名工人的正规企业。几十年来,他在制笛技艺上精益求精,在选料上严格把关,有一点瑕疵,都不让流向市场。因此,张氏竹笛在业界拥有非常高的声誉。

一天,一辆黑色奔驰一路疾驶来到铜岭桥。

车子一停,下来一位手夹公文包,嘴上叼着雪茄烟的中年人。见到张强生后,那人自我介绍说:“张总好,我是亚细亚国际培训集团的营销经理,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集团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设立了中国民族乐器培训机构,主要培训对象是各国爱好中国民族乐器的少年儿童,其中笛子培训是一項重要的内容。久闻张总公司生产的张氏竹笛质量上乘、音质优美,经过董事会研究,决定向贵公司订购一批竹笛,今天我受总裁之托前来与你对接洽谈。”说完双手递上了一张名片。

张强生接过名片,一边让座,一边看了看,“哦,是赵经理,欢迎欢迎,谢谢你们大集团看得上我们这乡下的小企业,我们一定尽力,按照你们的要求精心加工制作。”

“好好,谢谢张总!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很愉快。”赵经理连连点头说道,“我们已经了解了张氏竹笛大致的销售价格,因为我们这次需要的量比较大,时间上也比较紧,我们知道贵公司要完成这批生产任务,压力比较大,所以我们出的价,可以比现在的定价高一些。”

“价格好商量,只是不知赵经理你们要多少?何时交货?”

“十万支,交货时间最迟三个月。”

“什么?十万支,三个月交货?”张强生一听差点儿跳起来。

“怎么样,想不到一笔生意就这么大吧。”赵经理略带得意地说,“我们是跨国集团,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开了五六百家培训机构。”

“这么多,我们还真接不了这个单。再说……”

“价格可以再商量一下。这样吧,我也是爽快人,一口价,比你们的销售价高百分之五十,这样满意了吧?”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么大的量,我们实在做不了。”

“张总啊,我是慕名而来的。你看,我合同都带来了,按照行规,百分之二十的定金,现金支票我也带来了,你就……”

“赵总,不是我不想接你的单,这么大的单对我们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哪个企业不想赚大钱。但是,为了保证竹笛的质量,不能乱来,你说对吧?”张强生真诚地说道,“我们生产的竹笛,之所以在市场上口碑好,除了工艺上严格把关,我们在用料上也一直坚守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标准。”

“那我倒要听听,老祖宗传下来的是什么标准?”

“第一,砍伐的竹子,一定要长满三年的;第二,选择的竹子都是长在山阴背阳的地方;第三,砍下来截成段后,一定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晾上整整两年,让竹子的水分自然晾干;第四,砍竹子只能在冬天,这个时节砍下来的竹子才不会受虫蛀。”张强生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现在库存的可以制笛的竹子,根本没有那么多,我不会昧着良心来糊弄你,我给你一支不合格的竹笛,裂了、弯了,就吹不出准确的音来了,小孩子拿到这种笛子,弄不好啊,会毁了一个天才,这样的事我是绝对不会做的。”说完,他抬头望了望挂在墙上那系着红绸的竹笛。自从开了制笛厂,这支笛子也跟着挂到了他办公室的墙上。

赵总听完张强生的话,禁不住拍起手来:“张总,你了不起!我走南闯北到现在,还从未碰到过你这样讲信誉的企业家,与你做生意,我们心里踏实。你现在的库存能做多少,我全包了,今后,我们就是长期合作的伙伴。”

“好,这话可以。现在的库存啊,大约能做两万支。”

“好,那我们就先签个两万支的合同。”

为了完成这两万支竹笛的制作,除了工人们加班加点,还要再增加一个调音师,因为竹笛做出来以后,都要经过乐感很强的调音师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确保每支竹笛的音准。但具备条件的调音师却很少,于是张强生就发了一条招聘调音师的信息。

这天,一位老者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张强生的办公室。张强生抬头一看,竟然是当年与他同场竞技的笛子演奏家李才能。

“才能,怎么是你?你怎么来了?”

“强生,我是来应聘的。其实……更是来赎罪的。”李才能抢前一步,一把抱住了张强生,不禁流下泪来。

原来,当初省艺术团来招聘,李才能为了能胜过张强生,一念之差,竟偷偷地在张强生的竹笛上动了手脚,他用一张粘贴纸,悄悄地粘在张强生竹笛尾孔的前面,这样,张强生吹笛时,管内的气流受到粘贴纸的阻挡,就影响了尾孔的正常发音。

其实,张强生后来发现了粘贴纸,他猜到是李才能所为,但是,又没有什么证据,就只好默默地把这件事埋在心里。后来,他一直留着那支笛,且没有把那粘贴纸撕掉,他想,或许有一天,事情会水落石出的。

用不正当的手段战胜了张强生,李才能愧疚难当,多次想来向张强生请罪,可总下不了决心。当他听到张强生为了守信誉,回绝了赚大钱的机会,更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卑劣。所以,看到张强生急招调音师,他终于来了,并要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助张强生一臂之力。

这时,只听张强生爽朗地说:“才能,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要是没有这样的过节,这世界上啊,可能就少了一位笛子演奏家,我啊,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赚了不少的钱。”

墙上挂着的那支竹笛,李才能一看就知道是张强生当初用的那支,就取了下来,真诚地说:“强生,请把这支笛子送给我吧,让它像鏡子一样,时时刻刻照着我,余生再也不要犯浑了。”

猜你喜欢
调音师艺校张总
调音师
锦州银河艺校作品展示
如果大马不是马?
为了谁
甘霖
意外
最有价值的书法
出差
廉进则腐退
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