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特殊时期的代表答卷

2020-07-04 03:22李自立
上海人大月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议案代表建议

李自立

初夏时节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必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个特殊节点上召开的大会面对的是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课题:如何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如何确保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如何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胜各种风险与挑战……时代的大考,需要我们书写答卷。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上海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书写这份答卷的?

代表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今年这些重大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书写了他们的答卷。上海代表团共有40位全国人大代表领衔提出了议案建议,其中,代表议案33件(同比增加7件),代表建议123件(同比增加5件)。从代表议案建议的结构看,议案中涉及制定法律的有14件,涉及修改法律的有18件,涉及重大事项决定的有1件;建议中涉及经济建设的有55件,涉及社会建设的有45件,涉及法治建设的有12件,涉及文化建设的有7件,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有4件。这些议案建议呈现出了特殊时期的鲜明特点。

必答题:如何落实今年目标任务和国家战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考虑是引导各方集中精力抓好“六稳” “六保”。代表们紧紧围绕“六稳” “六保”工作目标,提出不少建议。比如,在线新经济产生的网红主播、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职业流动性强,社保怎么缴纳?李丰代表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打破地区和部门信息壁垒,加强此类人员的社会保障。此外,樊芸代表提出鼓励斜杠青年灵活就业,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就业共享平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辅导;陈虹代表提出阶段性放宽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限制,从而促进消费的建议;周燕芳代表提出推广防贫保险机制助力长效扶贫的建议等。

代表们还围绕加快推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等国家战略建言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沪考察时提出上海要强化“四大功能”。如何从国家层面保障这一要求的落实?陈靖代表建议把强化上海的“四大功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此外,张兆安代表从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布局、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深入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樊芸代表提出完善科创板注册备案机制,发挥科创板对健全完善股票市场的示范带头作用;章伟民代表提出以开放为核心,推进进博会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等。

多选题:如何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是代表们集中关注的焦点之一,初步统计,共有9件议案和26件建议与之直接相关,涉及多方面的一系列举措。比如,在为疫情防控提供制度供给方面,王霞等多位代表提出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增加依法防治原则,明晰部门权责,改变传染病疫情上报方式和预警权限等。此外,陈晶莹代表提出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议案,建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纳入法律;花蓓代表提出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议案,建议完善公告发布、预警预案、征用等机制。

代表联名最多的一件建议是陈靖等36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在全国推广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健康生活指导意见和标准,并将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等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健康促进行动,体现了代表们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关注。此外,刘艳代表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助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刘新华代表提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建设中作用的建议;徐珏慧代表提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恢复邮轮产业发展等建议。

问答题:如何回应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

特殊时期,代表们坚持人民至上,提出许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建议,回应了群众关切。比如,在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方面,周燕芳代表提出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立法,建立一套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要素齐全、衔接配套、和谐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法规体系,将筹资方式、运作模式以及相关的标准建立等制度化,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此外,王伟代表提出采用多种方式处理P2P涉案资产,为群众最大限度挽回损失的建议;朱国萍代表提出要保护好此次疫情防控中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刘小兵代表提出建立成年自闭症患者托养机构等建议。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代表们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比如,丁光宏代表提出建立教育综合改革整体评价机制,实现整体设计、整体推进、综合评价;廖昌永代表建议支持因疫情影响无法出国留学的部分应届本科生在国内讀研;陈国民代表提出关于修订完善随班就读相关办法,促进提升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的建议等。

判断题:面对困难挑战是否临难不避

面对困难挑战需要有清醒的判断,用什么办法破解难题也需要有清晰的判断。代表发扬临难不避的精神,积极破解难题,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比如,在深化改革方面,杭迎伟代表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为契机,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适时作出决定,授权浦东新区比照经济特区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浦东新区范围内实施。此外,王建宇代表提出明确和规范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双聘机制,推动科技人才流动的改革;柴闪闪代表提出要打破束缚基础性技能人才成长的条条框框,创新评价机制和培养体系;曹可凡代表提出加快推进电视频道资源供给侧改革,鼓励频道资源整合,做精做强电视节目等。

备受关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是应对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扩大有效投资、赋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代表们瞄准“新基建”持续发力。比如,陈力代表提出加速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推动智能制造转型;邵志清代表提出加快新基建,推进在线新经济发展;陈鸣波代表提出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向“工业赋能网”转变,着力建设全国工业赋能中心。

考前充分准备确保高分答卷

代表们拿出高分答卷离不开考前的充分准备。这也保证了今年上海代表团的代表议案建议的数量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对代表议案建议工作高度重视,蒋卓庆主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带头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走访,强调代表议案建议的高质量,并要求做好代表议案建议的服务保障工作。常委会代表工委与代表们保持密切联系,协助代表修改完善议案建议。代表会前活动中,上海代表团对代表议案进行了广泛讨论、充分酝酿和集中会签。

今年代表议案建议也是2019年履职成果的积累和转化。去年,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和“扶持实体经济,释放企业活力”的专题调研,同时还参加了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两个联合调研,到多地进行实地查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此次有关建议就是这些专题调研的成果转化。此外,去年还有近百人(次)的代表参加了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视察、履职学习班、市人大代表论坛、集中联系社区等活动,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奠定了扎实基础。

由于此次全国人代会在5月召开,代表们准备议案建议的时间相对充裕,代表们还通过听取人民群众意见、调研走访相关企业、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等,不断充实议案建议的内容。经过认真准备,不少代表议案文本附上了完整系统的法律草案,不少代表建议包含了详实的调研数据和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猜你喜欢
议案代表建议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月圆代表什么
往届两会提案议案回访
看望委员、代表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美国会通过1.15万亿美元支出议案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