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响脱贫攻坚最后冲刺的战鼓

2020-07-04 12:33本刊编辑部
当代党员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战鼓秦王冲刺

本刊编辑部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实行“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实力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统一大局已定,秦王却逐渐松懈下来。

某日,一位老人来到宫中,向秦王说道:“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听闻此言,秦王幡然警醒,把全部精力放到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上。

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同样是在提醒我们,当前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关头,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首先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了调研。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而当前距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倒计时不足7个月,到了攻城拔寨、滚石上坡、决胜冲刺的关键时刻。越是关键时期,越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想法。我们要分秒必争、每分必得,不断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以时不我待的干劲擂响最后冲刺的战鼓。

坚守持久战的阵地。在抗日战场上,要想打败敌人就必须坚持《论持久战》著作中的核心思想。也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克服千难万险,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同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建立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树立起慎终如始的心态,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绝不能以已有的脱贫成果为托词将脱贫事业“缓下来”;要持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建立并完善防贫监测和长效帮扶机制,将脱贫户“再送一程”;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为坚守持久战的阵地提供支撑,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良性结合,让扶贫产业和支柱性产业良性互哺,让脱贫地区和发达地区良性互动。

吹响升级战的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成绩固然可喜,但隐忧不可忽视。有的地区在脱贫摘帽后,对脱贫攻坚的重视程度明显减弱;有的地区退出贫困名单后,扶贫队伍实际不在岗;有的地区资金投入增速下降后,脱贫户收入不增反降……这种“撤摊子”“甩包袱”等现象必须纠正。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要把握好新形势、新问题,及时整理工作思路,积极适应工作节奏,为脱贫致富支新招、支巧招、支绝招。同时,要进一步督促党员干部转变作风,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坚决杜绝“虚假式”“指标式”“数字式”等脱贫现象。

发起突破战的总攻。此次山西之行,在谈到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四个字,“千方百计”。何为“千方百计”?就是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想尽所有思路,用尽所有办法。当前,要打贏脱贫攻坚战,就必须找准突破问题的薄弱点、关键点。不仅如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阶段,面临的险峰将一座更比一座高。面对如此情形,我们不能束手无策,更不可坐视不管。“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具体来说,就是要盯紧剩下的“硬骨头”,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深入了解各地群众需求,抓住因地制宜这个关键,对“老大难”的问题抽丝剥茧、逐层分析,并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头脑风暴”,大胆尝试可行性措施,全面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脱贫攻坚最后冲刺的重要关头,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亮剑冲锋,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坚决确保脱贫质量,始终保持背水一战的气概,擂响战鼓,誓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猜你喜欢
战鼓秦王冲刺
冲刺
春华秋实喜丰收 战鼓催征闯新路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战鼓
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
擂响脱贫攻坚的“战鼓”
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