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制瘟驱疫魔

2020-07-04 03:30
党员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神山医疗队医护人员

从决定建造到验收,到2月8日开始收治病人,仅仅用了短短的10天,提供床位近1500张,是实现“人等床”到“床等人”的重要转折。

曾留学法国的中南医院副院长袁玉峰说:“在国外,如果要建造一所500张病床规模的传染病医院,最快也需要2至3年。”

40多天来,来自辽宁、广东、上海、吉林、河北、山西、四川、陕西、江苏等9个省市、16家医疗队、286家医院的3202名医务人员,星夜集结,逆境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做最关键的战斗。坚持滚动式施工、滚动式收治,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全院党员冲锋向前,谱写了一曲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壮丽凯歌!

集中资源,以国际标准统一医疗救治质量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即是决战!

医院筹建之初,武汉市卫健委决定由原武汉市中医医院院长胡绍担任雷神山医院筹备组组长,雷神山医院首支医疗队共110余人,由湖北省肿瘤医院和武汉市第一医院骨干力量组成。医技人员则由三级医院选派,共同承担雷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2月8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王行环教授兼任医院院长,雷神山医院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体接管,并与武汉市江夏区政府及前来雷神山医院支援的武漢市中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等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管理团队,统筹管理医院运行。

万事开头难。医疗队进驻之初,病区内外到处堆满了施工器材,各项基础设施处于紧急收尾,各种仪器设备需要紧急安装调试,设施不够完备、制度不够健全、团队来不及磨合,时间紧,任务重,现场一片紧张忙乱。

另一边,是病人急等住院治疗。快一点,再快一点,省市指挥部要求迅速收治病人。没有办公室,临时成立的医院党委在工地现场召开党委会,建立战时高效管理团队。根据医院建设实际情况,为尽早收治病人,采取边建设、边验收、边收治的方案,每天一碰头,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24小时奋战在施工救治一线,有问题解决问题,想尽一切办法收治病人。

2月8日开放首批病区,2月20日32个病区全部投入使用,医院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满负荷运行。

为了重症病人的救治,雷神山医院建立了重症救治专家委员会,采取多学科模式救治重症病人,同时还邀请王辰院士、李兰娟院士、董家鸿院士、黄璐琦院士等专家为医院提供诊疗救治技术指导。在隔离病房开始运行后,辽宁援鄂医疗队募集价值近500万元的设备为雷神山医院安装医疗音视频实时互联互动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实时对接,使得病房外的专家可以实时指导病房内的救治工作。

谢丛华,中南医院肿瘤科教授,主动请缨,以志愿者的身份担任医疗质量质控员。每天带领团队所属的5名医生,分赴各病区检查用药是否合理、诊疗是否准确、病例书写与交接班记录是否规范。

连日来,在雷神山医院,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自2月8日接诊以来,截至3月30日11时,雷神山医院累计收治2010人,累计治愈出院1829人。病人最大年龄98岁。国家医疗救治组对雷神山医院的收治情况经过科学评估核查后表示了高度认可。

关口前移,以最大作为让医护人员平安

在医疗业务工作正式运行的同时,雷神山医院临时党委迅速完善了组织架构,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党建人事部、综合管理部、医务管理部、后勤保障部等4部门、16个专项组的管理架构,按部门分别设立4个党支部,制定安全质量、院感防控、综合协调、维修保障等规章制度与细则,落实医疗技术指导与培训、生活与防护物资保障等工作,医院运行迅速步入正轨。

为筑牢疫情防线,将全院拧成一股绳,医院党委迅速成立机关一、二、三临时党支部和普仁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并协助辽宁、吉林、上海、广东等省外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开展工作。

加强党建引领,积极组织各类党组织活动,通过全院PPT形式学习习总书记抗疫指示精神和重要讲话,积极开展“血色抗疫发展史”微党课、“重温入党誓词”和“爱的宣誓”等活动,全面动员与激发党员职工的战斗意志,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将支部打造成战斗堡垒。2月23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临时党委”获得市委组织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通报表扬。

后勤保障组对接资源、整理清点、统计信息、更新需求、一对一确认等,把需要的防护物质精确到个位数,高效完成相应工作,医疗物资如器械、设备、耗材等如何取用,都安排得妥当周全。

收治压力特别大、施工压力特别大,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据了解,从2月8日带领团队进入雷神山医院开展准备工作的那一周,大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正常睡过一次觉,尤其是刚接收病人那几天,经常是凌晨三点多才回到驻地酒店,眯了三个多小时,就又爬起来投入战斗。

身在隔离病区,医疗队还得过心理关。人对未知的东西,都会有一些恐惧感、敬畏感,只要准备充足,平衡心态,就会很好地完成任务。医院及时成立心理评估与干预委员会,对医患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雷神山医院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发生医院感染风险高。而医院感染防控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危。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导专家李六亿、乔甫、茅一萍受聘担任武汉雷神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顾问,以高标准对院感进行管理。感控组制定了感控管理的各项规范,同时根据诊疗操作的危险程度,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坚持全员培训,涵盖医护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志愿者,做到全员培训,人人知晓。

在各区域设置标识和提示,确保每一个队员都掌握防护流程。生活委员帮助队员反复训练标准操作,在医疗组、护理组出入病房时,都有感控组的值班人员陪同督导,逐项查验队员们穿戴、脱去防护用品的操作,确认合格后再出入。

医院设立了44个监测点,对医院环境24小时进行监测,感应式向后台发送数据,帮助医护人员实时获取设备状态、设备故障、预警提醒等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消毒灭菌效果、杜绝感控事件、保护医患健康等。

目前,以雷神山医院院感经验为基础编写的院感教材即将以中英文公开出版,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参考借鉴。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严密措施,使医院投入运行以来,实现了施工零事故、医护零感染。

关怀备至,以“仁心”凸显医护温度

在医院治疗期间,最大的挑战是病患的心魔。有的患者,父亲感染病毒过世、母亲染病还在救治;还有的病人,夜不能寐、茶饭不思……有的病人压抑、悲观、焦虑,甚至有的病人感到绝望,放弃治疗。

“不要紧张,深呼吸。”“要相信自己的身体,一定能胜!”“你们不出院,我们不撤离!”病房内,医护人员常常与患者“共情”,鼓励他们战胜病毒。医院及时成立了心理评估与干预小组,实施共情治疗,一对一与患者进行线上康复指导、提供医学相关知识咨询、指导八段锦训练等,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快速康复。

73岁的叶爹爹,双目失明多年,2月中旬确诊为新冠肺炎,并伴有高钾血症、肾积水和高血压,而后入住雷神山医院感染科。他的老伴也因感染新冠肺炎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救治。

刚入院时,叶爹爹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有轻微的抑郁。医护人员和同病房的年轻患者每天轮流开导,为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几名护士还组成“爱心护士团”,为他喂水喂饭。渐渐地,叶爹爹变得乐观起来,积极配合治疗。

治疗过程中,除了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医生还针对叶爹爹前列腺问题造成的排尿困难、血钾高,给予留置导尿补液及营养支持。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叶爹爹于3月11日康复出院。他对查房的院领导说:“这些护士姑娘照顾我,比我自己的儿女照顾得还要好。”

对轻症患者,医院更多的是实施人性化的医疗措施。患者过生日,医护人员送上小蛋糕;帮助患者联系家人,营造家庭温馨氛围,使病人感到亲情关怀。

雷神山医院内有个外走廊,在这里,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太阳。在合理安排患者治疗的同时,有时候,也会让病情稳定的患者做好防护,有序到外走廊“放风”休息一会儿,这个举措得到了患者们的积极响应,他们都可开心了,说这么多天,终于见到太阳了!

在雷神山医院医务工作者通道,有一大波特殊的艺术创作。这些作品均出自全国各地援助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医护人员、维修工人和消防队员之手。有人物畫、有风景画、有美食画,还有诗歌和散文。涂鸦集锦,不仅舒缓了医护人员的紧张情绪,还给患者温暖,点燃患者对生活的激情,传递医护人员信心,成为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疾病、救治病人的精神家园。

逆行冲锋,以敬业彰显党员担当

“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坚决请战上一线!”疫情面前,雷神山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在“请战书”上写下一条条滚烫的话语。截至3月19日,医院在岗职工中现有党员1212人,占比40.9%。

徐英辉,辽宁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医疗队总指挥、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医疗队出发之前,他的腰椎间盘两处骨折,本该卧床休息。考虑到援鄂医疗队队伍大、人数多,为便于指挥协调,他口服止疼药、腰间围着护腰的腰围后就随队来到了雷神山。

特殊使命、特殊担当!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的,还有这样一只“敢死队”,这支队伍是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党支部书记何祥虎为队长的8名麻醉医生组成,负责雷神山医院32个病区的抢救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最重要和最危险的环节,麻醉医生需要趴在患者头部进行操作,操作的距离往往只有10cm左右,高浓度带病毒的气溶胶会随着气道的开放而喷射出来,涌向麻醉医生的面部。他们亲密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夜以继日地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地挽救生命。

积极发展“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的先进分子入党,发挥激励引领导向作用,更广泛地凝聚起抗疫的强大力量,目前全院递交入党申请书409人,已经发展党员77人,其中外援医疗队64人,武汉市医疗队13人。

猜你喜欢
神山医疗队医护人员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永远的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