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育一个理念 给幼儿一座田园

2020-07-04 03:38夏菲
教育界·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幼儿

夏菲

【摘要】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该阶段的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幼儿教育要尊重幼儿的天性和素养的发展。结合生活教育理念,笔者开展了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发研究。本文主要从区域田园环境设置,为幼儿创设田园环境;户外田园活动设置,家园合作下的野外拓展;课程田园游戏设置,在一日活动中加以渗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幼儿;田园课程

笔者曾经看过一个专访报道,一名记者采访一位成功人士,问他对其事业生涯影响最大的阶段是什么时期。这位成功人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幼儿园。”这个例子对于笔者来讲印象极为深刻,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也让笔者联想到自己如今从事的一线幼儿教育工作。笔者常常以此鞭策自己,努力为幼儿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幼儿身心需求的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给了笔者很多反思和收获。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内心有亲近大自然的需求,而大自然恰恰是最好的教材和课本。教师如果能够做到引领幼儿接触大自然,久而久之,大自然会像一本教材一样打开幼儿的精神世界,让幼儿在大自然的带动下参与学习活动。

一、区域田园环境设置,为幼儿创设田园环境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田园课程环境。环境创设对于幼儿来讲非常重要,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幼儿充分激活自身的能动性。笔者所处的幼儿园位于城乡接合部,有大片的农田和果园,以及大量农家养殖场。另外,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沙土、气候、四季等都可成为幼儿欣赏和感受的对象,这里也成了幼儿活动和获得发展的天地。这一有利的区域环境为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田园主题的园所文化,我园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对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真考察、合理布局、规划管理。幼儿园室内三层走廊,以纯天然绿色系为主色,一楼是绿色植物、水培植物;二、三楼种植的长藤植物从上垂下来。身处其中,便会看到一只只快乐的“小鸟”自由地飞翔在田园中。每个班级会根据不同季节种植相应的植物。比如,笔者在开展田园课程的过程中,在幼儿园内创设了田园课程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幼儿可以将关于田园的一些收集品带进来。通过设置田园环境,让幼儿园的田园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我国著名作家丰子恺说:“人生像一栋三层楼的房子,第一层是物质的,第二层是精神的,第三层是灵魂的,世间大多数人就住在第一层,一辈子忙于锦衣玉食,尊容富贵;少数人如学者、艺术家等,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即专心学术文化,更有少数人对第二层楼还不满足,爬上第三层楼去探求人生的究竟。”田园课程的开展,也让教师有机会开发更为有效的田园课程方案。在幼儿园的自然角中,笔者摆放了不少田园元素。一般来讲,我们会按照季节划分,把每一个季节的元素融进自然角中。春天时,笔者会和幼儿一起在自然角中种植蔬菜、欣赏迎春花;到了夏季,幼儿会采摘荷叶、荷花回来放在自然角中;秋天菊花开了,自然角中也摆放了一些菊花写生;冬天万物凋零,幼儿在自然角中制作落叶拼贴装饰画……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笔者引导幼儿认识到一年四季田园生活的不同特色和些许变化,引导幼儿真切感受四个季节的不同风貌。幼儿通过自然角,对四季的风貌变化都有了些许的了解,还学会了一些关于四季的歌曲。幼儿在自然角中创作、游戏,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可见,教师以田园为载体深入幼儿的课程和生活中,能让幼儿耳濡目染,回归大自然。

二、户外田园活动设置,家园合作下的野外拓展

在幼儿时期,教师要努力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现如今,我们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不少幼儿家长及教师都形成了一定的教育“偏差”。有的教师、家长将关注重点单纯地放在幼儿的学习成绩方面,让幼儿一味埋头学习。其实,我们除了要关注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可是,当前的教育多数情况下都是过分、单纯追求分数的高低,在幼儿的性格、人格培养方面出现了缺失。对于幼儿来讲,家庭和幼儿园是其成长的两大阵地。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对幼儿产生着能动的影响。结合幼儿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少幼儿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家园合作不到位,即教师不了解幼儿在家里的情况,家长也不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导致在幼儿的一些教育方面存在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户外田园活动的设计,结合家园合作加以户外拓展,引导幼儿提升自身的能动性,带领家长和幼儿一起參与亲子田园课程。在农作中,家长渐渐领悟到对幼儿教养需要“应天时、顺童心、合人意”,多陪伴幼儿,多与幼儿交流,耐心等待,每个孩子都是好苗子,只是花期不同,不要看到别人家孩子萌芽或提前怒放了,自己家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家长只要耐心守望,就一定会看到它的发芽与成长。

数九寒冬,水稻课程迎来了收尾课——参观米厂,了解碾米过程。米厂一行,让每个家庭了解了大米从生长到加工的完整过程。一粒米从烘干待处理、脱壳成为糙米、二次处理成为白米、剔除坏米到装袋运输这一系列的流程,让幼儿通过亲身观看和体验受益匪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就此深深地镌刻在他们心头。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在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展中,给予幼儿多少知识点,其实应该是次要的,培养幼儿的习惯,才是我们的教育重心。在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农耕教育这个契机,引导幼儿在接触自然、热爱自然的过程中热爱农耕、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在自由天地中去体验、去探索、去欣赏、去挖掘、去实践,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劳作的乐趣。

三、设置田园游戏课程,在一日活动中加以渗透

当前,课程游戏化成为整个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热点。课程游戏化的方式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于幼儿来讲,课程游戏化有助于全面激活幼儿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素养。因此,笔者结合田园课程设置开展了田园游戏,并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加以渗透。每周一次的亲子农耕,让幼儿走进了田间课堂,亲手种植、亲自拔草、浇水、看护……农作物生病了,幼儿会很着急;农作物开花了,幼儿会高兴;农作物获得了丰收,幼儿更是欣喜若狂!幼儿可以从种植过程中观察植物的外形特征,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过程,从而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幼儿可以从植物的姿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体悟生命的存在。在活动中,幼儿能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协作,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家长参与其中,能够增进亲子交流,共同感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节律,让幼儿与大自然同呼吸、共脉搏。与此同时,结合当前课程游戏化这一热点,笔者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田园游戏等环节,引导幼儿在参与田园游戏的过程中,享受其中的无穷乐趣。

例如,笔者开展了“农家乐”游戏主题,让幼儿既可以到户外参观农民秋收的场景,又可以到田野参加收割粮食等游戏,还可以对农家的鸡、鸭、猫、狗进行数字猜想游戏。这些有助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农民秋收劳作的不易。笔者记得游戏中,就有几位幼儿对笔者说:“老师,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农民伯伯这么不容易,我们以前以为粮食来得很简单,现在才知道一粒米的不容易。”为此,还有幼儿和家长针对“一粒米的成长”专门制作了PPT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从一颗稻谷变成秧苗,再到插秧,到最后收获,这一粒米历时半年的成长,也让幼儿从小懂得如何去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又如,笔者还开设了“田园作坊”主题游戏,引导幼儿来到农村观察、体验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幼儿可以观看烧饼出炉、缝补衣服、自行车修理、配锁配钥匙、手工毛衣编织等。通过观察和认识这些手工制作的过程,幼儿对手工劳动从小产生了一种敬仰,懂得珍惜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

总而言之,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展主要基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理念。通过在生活和活动中渗透、在环境中熏陶及家园共育三种途径开展田园课程,有助于幼儿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从小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懂得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认知。与此同时,笔者也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当前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认知和素养。

【参考文献】

傅丽君.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实践研究[J].教师,2019(26):106-107.

王建华.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实践研究[J].情感读本,2019(08):31.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念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分析生活教育理念强化生物课堂集约化教学的相关探讨
融入生活教育理念的初中地理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