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之道”对优化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

2020-07-04 02:23田若潇郭晓蓓
科技风 2020年17期
关键词:积极意义人际关系

田若潇 郭晓蓓

摘 要:“忠恕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组成,长久以来都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参考。在运用其指导当今人际关系问题时,要加以甄别和剔除,不能强行照搬,而要顺应时代对其进行积极的改变。“忠恕”强调从个人角度出发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启示着我们在发展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去触犯人际关系所不应触犯的准则。

关键词:忠恕之道;人际关系;积极意义

从古至今,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而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个问题也一直也困扰着人们。“忠恕之道”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恰恰可以在这一问题上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忠恕之道”的基本内涵

《论语·里仁》中记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忠恕之道”乃古代知识分子终身所追求和践行的为人之道。宋代二程“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朱熹《論语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两者都将“忠”与“恕”分开进行诠释,即尽已为人和推已及人。即为他人做事,像为自己做事那么尽心尽力,将自己的事情达到怎样的境地,就也将别人的事情也做到同样的境界,这便是“尽已为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便是“推己及人”。现今学者多将“忠”与“恕”划分为积极与消极方面,从积极方面讲“忠”,即孔子《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消极方面讲“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而言之,做人做事待人忠心,帮助自己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及价值

现今社会人与人的联系越发紧密,每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英国诗人约翰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形形色色的人会在你的生命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那我们应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呢?“忠恕之道”以“仁”之核心,启迪我们为要宽以待人,多为别人着想,为处理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积极的作用。

从生物角度看,人是群居动物;而从社会角度看,人不仅情感细腻,而且生活离不开彼此之间顺畅的交流沟通,若一个人的人际沟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容易导致其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积极、愉快的心态。当人们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关怀与帮助时,心中定然是十分的欣喜与安慰的,且当你的朋友向你寻求帮助是对你个人价值的一个认可。俗话说,“朋友像一面镜子”我们通过观察反映我们的人际关系,可以知道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自已。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也往往是获取信息及知识的重要渠道,人体的目标、方向不同,那么其所擅长的领域也往往是不同的。通过人际关系,个体们可以互相交流、传递,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为个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社会是人的社会,是由无数人组成的,只有人们的人际关系和谐了,社会的关系才会和谐,社会才会稳定。

现今社会高速发展,生活与工作的琐事积压在人们身上,致使人们越来越烦躁,对待身边人和事逐渐失去耐心,甚至一些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功利化。而倘若人们过分的看重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感受,甚至为了金钱利益导致自身的诚信崩塌,长此以往,个体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冷漠、紧张甚至恶化。

三、“忠恕之道”优化人际关系的可能

“忠恕”作为“仁者爱人”的具体方法,非常注重平等对待他人。人本就生而平等,但往往有些人因为自己家世地位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优越感,有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难免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头上。在《孔子家语·致思》中,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了解子夏,知道他会因此而担忧自己的雨盖丢失或损坏,所以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要“推已及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才能使个人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忠恕之道”贯穿于人际关系之中,引导人们学会爱人。不仅要将自己不想要的,不强加于他人身上,还要将自己放在与他人同样平等的地位上,当他人做错事情时,不要过于埋怨,用平和的态度去对待,学会宽容尊重他人,换位思考,更多地为他人着想,减少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忠”一字,由中和心组成,强调心要中正,不偏不私。但它不是没有原则的调和,而是不要过于偏执,用“折中”来达到和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他们因所处环境、接受教育的不同,从而导致个人价值观、喜好的不同。有些东西我们虽然无法完全接受,但也不能过于偏颇。我们要善于接纳人们的差异性,通过“折中”求同存异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兴趣。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将头发染成鲜艳独特的颜色,中老年人虽然无法完全认同,但仍然尊重他们的多样性。“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要让别人进步。它不仅促使人们之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还有利于促进人们之间互利共赢,在竞争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忠恕”强调从个人角度出发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启示着我们在发展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加人际关系处理的方法,提高处理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积极发展。

四、小结

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忠恕”思想中的部分主张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毕竟春秋时的孔子代表的还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其思想难免存在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局限性,需要我们加以甄别和剔除。不能强行照搬“忠恕之道”,而要顺应时代对其进行积极的改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赵静,侯佳,王玉洁.基于“忠恕之道”的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J].领导科学论坛,2017(11):63-64.

[2]武宁.尊孔孟 重德行——儒家文化纵横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8.

[3]董爱琳.儒家“忠恕之道”思想的逻辑结构——基于“忠恕之道”的内涵诠释和困境分析[J].汉字文化,2019(18):32-33+35.

作者简介:田若潇(1999-),女,陕西西安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工作系2017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郭晓蓓(198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积极意义人际关系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试论乔姆斯基语言天赋论的可行性及其面对的质疑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壁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