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工艺研究

2020-07-04 03:09刘宁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

刘宁

摘    要:因为近几年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大众对于传统的建筑方式提出了全新的需求,为保证可以提升当前建筑的效率和质量,需要采用装配式的建筑方式,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的总体需求。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平脱法模具

1  引言

在以往的建筑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浇筑、养护混凝土的方式开展总体的施工建设,但是因为建筑材料本身的原因,会增加对当地环境的压力,为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在部分的建筑环节中,会使用装配式建设的方式,有利于保证当地的城市建筑需求,促进此行业能够实现高速的运行。

2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特征

依据目前的发展建设分析,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使用过程中,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逐渐显露,第一,从优点的层面上研究,在使用此类构件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过程中,从早期的组建环节中,经过工厂的大批量生产,会使用到大量精致的专业设施,整体操作流程较为系统,在结束生产之后,会由现场的工作人员将材料送至到现场的建设区域内,之后专业人员根据现场的需求开展后续的组装工作。上述的流程需要管理部门的把关,控制每个流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环节中采用该适当的管制方式,对应前期的操作流程规定,合理分析现场的施工进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总体的生产质量也会保障效率。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制造阶段中,需要系统性的选用合理的机械设施,有助于保证后续生产的构件质量,确保尺寸的合理性。在整个生产的制作流程中,预制建筑构件所需要的相关设施较少,并且前期的投入成本不高,有利于工厂对生产制作的投入资金把控,现场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较少,能够帮助管理部门强化对资金的管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明显。但是在长期的生产和使用中,也会存在较多的不足,第二,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缺点中进行分析,因为我国在此方向中研究的时间较短,起步的时间晚,以至于经常会出现落后的状况,发展速度远于发达的国家,在众多的环节上还存在些许的不足。比如,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制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螺栓以及预埋件,此类配件虽然在技术上难度并不大,但是当前国内生产此类材料的流程还不完善。另外,在国内生产的预制构件使用中还欠缺较大号的尺寸,在部分针对预制构件的使用环节中,往往需要垂直运输设施以及较大的起重装置辅助开展工作[1]。

3  预制构件的施工工艺分析

3.1  平脱法模具

此方式本质上是指能够在水平的模具上方开展浇筑工作的预制构件,如果混凝土的总体强度超过15MPa,就需要采用水平起吊的方式处理模具。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使用平脱模具,在后期生产竖向的预制构件环节中,应当利用翻转的设施将其进行翻面处理,以便于后续管理环节中的运输和施工工作的便捷性。另外,在制作此模具的環节中,虽然不会利用到大型的钢材,但是因为会涉及到一项翻转的流程,所以对于所处的空间需求较大,现场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此环节的重视力度,强化对建设流程的管制,以便于提升整体的生产质量,把控对前期投资成本的管理[2]。

3.2  翻转台法模具

翻转台法模具是在平脱法模具处理之后所出现的,本质上还是采用水平模具浇筑预制的方式,但是此生产方式会减少对于翻转设施的依赖,能够使用模具自身所携带的翻转设施实现对模具的处理。和平脱的方式进行对比,此类施工建设方式所涉及的流程较多,并且会需要大批量的建设材料,但是对于空间的需要度不高,有助于管理部门管控前期的资金消耗程度以及人力资源的费用。在现场的生产和制作的环节中往往会出现脱模以及烂边的状况,为有效避免上述的问题,部分建设团队会采用以下几类方式,例如,某建设团队为保证整体的生产建设质量,控制脱模以及烂边的状况,在现场采用楔块的方式,将能够制作成一块完整的材料,但是却不能对其做以拆卸处理的模具中,在窗孔内膜以及预留方孔的区域中制作成楔块。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灵活拆卸生块的方式,能够保障模具的脱除质量,控制预制构件的周边能够不受到影响,并在装卸区域利用螺栓的方式,将其联系在同一个区域中。针对部分区域还使用脱模倒角的处理方式,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脱模倒角的总体坡度往往会被设定在0.5cm~1cm之内,但是也会存在少数状况,一旦模板处于5cm~10cm的直角区域中,就不能单一的采用拆生块的模式,应当在设计人员的分析之后,将此区域规划为倒角坡度,才能开展后续的施工工作。此建筑团队在现场为防止出现漏浆的状况,还会采用防漏胶条进行处理,防护铝窗区域,使其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在利用此类模具的过程中,还应当仔细的清理现场环境,使用脱模剂将其涂抹在模具上方,合理分析钢筋笼骨架以及其余材料的位置,科学研究数据,之后才能开展后续的拆模建设工作。

3.3  科学定制钢筋笼骨架

为保证和施工建设现场的需求相一致,厂家还应当根据构件的配筋图数据,合理的研究和分析相对应的钢筋型号和数量,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后续的下料处理工作,保障钢筋标号的数据合理性,在现场的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管理规定对材料做以科学堆放处理,以便于为后续的施工建设提供便捷性。例如,在某建设团队开展施工管制之前,相应的工作人员在预制好的钢架中开展对其的绑扎处理工作,结合数据开展后续的施工建设工作,在设定保护层的环节中,了解钢架上方设定主筋的区域以及具体的分配状况,以便于在后续的阶段中强化总体的建设质量和效率,方便工作人员在后续的运输环节中合理管控材料。

3.4  预制构件支撑

在开展装配式建设的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是预制构件的支撑状况,例如,为保证整体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某建设团队在现场的施工中将预制构件的支撑建设分为以下几点,并在后续的检验工作中以此为核心的管制基础,检验工作进展。第一,在此建设团队开展建设前期,工作人员结合现场的施工状况,科学划分所需要的预制构件类型,并合理定制所需要的建设方案,在后续的建设中每一个环节都遵守此标准开展后续的工作,采用此类方式有效的保障了施工的质量。第二,工作人员应当结合预制构件的类型选用合理的支撑工具种类和具体的数量,以便于能够保障后续的建设质量。第三,建设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合理的管控现场的建设流程和多处环节,强化对建设细节的管理,保证总体的建设效率。

3.5  预制构件的吊装

在此环节中,通常情况下会分为两种,第一是湿式系统,可以大致被分化为放样、吊装预制柱、预制大梁和小梁等预制构件,之后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开展现浇建设环节,并安装相对应的机电配管。在此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是楼板的浇筑,会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和自身的安全性,为保证此阶段不出现意外,例如,某建设团队在开展浇筑过程之前,事先合理规划锚筋的插入区域,在墙板上科学设计楼板的浇筑区域,以便于可以为后期的施工环节提供合理的空间,有利于保障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减少外界环境对于建筑楼梯的干预效果。第二是干式系统,在此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规划建设流程,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外墙放置在墙体外侧,在维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环节中,专业的工作人员应当在预制构件的外部增加一层保护膜,有助于减少内外温度差距,从而控制裂缝。另外,在吊装预制构件前期还应当强化对预应力的核算工作,保证其内部的平稳程度,有助于保障后续构件吊装的工作质量[3]。

4  结论

综上所述,为推动建筑行业的进步和运转,应当分析预制构件的施工流程和所采用的工艺,从多个方面予以分析和研究,以便于高效管控预制构件自身的质量以及后续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建林.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分析[J].居舍,2020(11):23.

[2] 张玉林,范康妮,杨晓宇,龚文姣.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工艺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6):195.

[3] 苏鹏.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工艺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31~32.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泡沫混凝土结合小方桩软基拼宽路基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探讨
浅谈SMA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研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