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评价

2020-07-04 02:35蒋秀英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炎性反应治疗效果

蒋秀英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此次调研对象,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以及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异于常规组患者。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应用于宫颈息肉患者,其治疗价值较高,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关键词】息肉摘除术;宫腔镜电切术;宫颈息肉;治疗效果;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

本文就本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此次调研对象,以此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其结果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此次调研对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30)与观察组(n=30),其中常规组患者年龄为23-51岁,平均年龄为(38.63±6.97)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2-52岁,平均年龄为(38.21±6.85)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

1.2纳入标准

(1)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均经X线检查确诊为宫颈息肉。

1.3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传统宫颈息肉摘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

1.4观察指标

将60例患者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有效率: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将其评为显效(病灶彻底清除无残留,宫颈光滑且肥大明显改善)、有效(病灶彻底清除,宫颈有点状出血)和无效(病灶清除不佳,宫颈肥大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总数例-无效数例)/总数例*100%。

局部微循环:包括宫腔血流量、微血管管径。

炎性反应指标:包括IL-6、IL-8、TNF-α。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60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分析

将60例患者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27/3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局部微循环指标比较

将60例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局部微循环指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宫腔血流量、微血管管径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2.3兩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将60例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IL-6、IL-8、TNF-α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3 讨论

在妇科疾病中,宫颈息肉属于常见疾病类型,在传统手术治疗中,通常为息肉摘除术,该术式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并且不利于患者局部微循环改善[1]。宫腔镜电切术属于微创治疗手术,能够根据患者息肉大小来选择单极或双极电切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局部微循环指标与炎性反应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其结果能够充分表明宫腔镜电切术的治疗价值[2]。

综上所述,宫腔镜电切术能够有效改善宫颈息肉的局部微循环,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炎性反应,且治疗效果良好,能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新梅,努尔夏西·沙合曼.传统术式与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100-101.

[2] 王伟,朗琳,谭云友,贾英.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局部微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71-72.

猜你喜欢
炎性反应治疗效果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芝麻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栀子苷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的运动功能并抑制炎症反应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1、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外散内熄法在改善中风患者风证积分及炎性反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