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实现有效转型

2020-07-04 02:50韩嘉健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转型

韩嘉健

摘要:随着自媒体、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融媒体时代已经全面来临。新闻记者作为一线工作者,要积极融入到融媒体的“洪流”中,积极做好转型工作,培养敏锐的新闻视角,真正融入群众中去,让新闻报道更加接地气、更加富有烟火气息,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转型

(一)能否积极应对新媒体平台的挑战

随着网络直播、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人们了解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身为新闻记者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和工作方式,正视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和挑战,积极学习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新闻稿撰写、采访和视频剪辑等技术,这也是当下传统媒体记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各大电视台、杂志社等传统媒体机构纷纷成立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这标志着传统媒体正在积极转型,新闻记者需要紧跟这种潮流,积极备战转型。例如新闻记者要掌握录音笔、采编设备、相机等专业设备的使用,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最近社会热点,挖掘社会大众关注的新闻点。

(二)能否树立多媒体工作思维

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新闻稿撰写、现场采访、对新闻资料的剪辑和加工等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信息化工作思维,例如及时了解各大新媒体平台数据、社会热点等。新闻记者要树立多元化工作思维,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最近新闻热点,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利用视频采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让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新闻记者要保持敏锐、细致的职业态度,树立多媒体新闻采写模式,让自己的报道脱颖而出。

(三)能否在海量信息中提取新闻素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社交软件、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新闻热点,但是也有一些不实信息,新闻记者能否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用的、真实的信息是第一要务。新闻素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新闻记者需要从形形色色的信息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为大众还原真相,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

(一)积极学习融媒体技术,掌握“融本领”

新闻记者要积极学习融媒体技术,不仅要夯实自己的新闻采写基本素养,还要积极学习新媒体平台上传新闻材料的技能,掌握视频剪辑技巧,提升自己的“融本领”。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介、素材越来越趋向多元化,新闻记者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报道社会关注度高、发人深思的新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提升自身多媒体整合、传播、策划能力

新闻记者要敢于突破自己,结合互联网、电视、纸媒等媒体制定全新的工作方案。例如新闻记者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坚守新闻报道底线,杜绝虚假新闻,不搞噱头,真正报道民生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辩证分析各种新闻素材,整合多方资源,策划新媒体传播方案,提升自身的新闻工作素养。

(一)主动转变工作思路,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新闻记者要主动适应融媒体形势,积极投身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工作中,在做好基本稿件采写的基础上,对互联网上各种“碎片式”信息进行整合、合适、分析、二次加工、推送共享,创作真正具有热点、弘扬积极正能量、发人深思的好报道。目前社会大众更加青睐以信息挖掘和观点整合为主的研究性报道,这也是网络时代主流媒体竞争的“战场”。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要打破常规限定,真正走到群众中间,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网民关注热点,让新闻报道贴近群众生活,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新闻记者要把业务做精、做细,注重传播过程中的人文底蕴,真正报道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新闻,增强舆论引导的积极性。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增添了一些服务属性,真正为社会大众、为国家、民族而服务,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净化新闻舆论环境。

(二)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提升新闻报道创新力

新闻记者无论何时都要谨记职业操守,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做有良心的新闻报道,发挥“笔杆子”的社会监督职责,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梦的“战士”。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例如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各种信息更新换代非常快,信息质量也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新闻记者进行甄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剔除一些不良、不实信息,撰写视角新颖、受众关注的好新闻。例如近期微博平台大火的“热干面”视频,这一视频中“武汉热干面”病了,它的兄弟姐妹纷纷赶来探望,为它送来各种物资,象征了中国各省份对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牵挂和祝愿。卡通形象和新奇的视角,获得了上亿的点赞、转发和评论。新闻记者要保持创新和热忱之心,虚心学习,经常浏览各大互联网平台,搜集多元化的新闻素材,注重新闻时效性和点击率,新闻推送要贴近受众群体实际生活,制作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

(三)加强融媒体技术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制做和宣传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新闻记者要不断学习融媒体技术,掌握视频、音频、短视频制作、图表等素材的制作和创作,提升自身新闻创作水准。例如新闻记者要熟悉各个融媒体平台的操作,从中提炼出新闻热点,精准定位自己新闻采写的重点和内容,综合运用视频剪辑、音频制作、图片美化等技术,从而吸引读者的关注。

此外,新闻记者还要对海量信息进行辨别,筛选优质素材进行加工,选受众群体最关注的新闻类型,有针对性制定采访任务,由浅及深地进行新闻挖掘,写出有深度、引人深思的新闻报道。新闻记者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平台,推送优质的新闻报道,提升新闻报道的服务质量。

(四)立足本土融媒體环境,创建“新闻+服务”工作模式

新闻记者要树立“新闻+服务”的工作模式,提升本地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让新闻报道更加接地气,激发当地民众的阅读兴趣。例如新闻记者要为当地民众“量身定做”,打造全新的媒体品牌,报道当地热点新闻、传统文化、非遗保护等新闻,扩大当地受众群体。例如疫情防控战役中,番禺区融媒体中心启动全区新闻工作者联防联动机制,火速进入战“疫”状态,全方位、立体式投入到防控疫情的宣传报道战中。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优势,积极对接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全天候报道疫情发展、宣传个人防护知识,赞美当地逆行者,以有温度的番禺故事感动人心,提升当地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认可度,实现新闻工作和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

总之,新闻记者要紧跟融媒体潮流,积极融入微博、抖音、网络直播等社交媒体,掌握网络最新动态;科学处理互联网信息,深挖受众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创作有深度、有感情的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能力要求
融媒体时代电台文字编辑发展战略研究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