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媒体时代编辑记者如何提升策划能力

2020-07-04 02:50苏莹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苏莹

摘要:如何才能利用好新媒体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优点,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新闻策划工作,是眼下大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策划的典型特点以及如何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提升编辑记者的新闻策划能力。

关键词:策划能力;纸媒转型;新媒体时代

信息丰富化和深度化: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唾手可得”的信息极大地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样态。在此背景下,传统行业的新闻策划工作者更要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也就是报道的专业化和深度化。

载体多元化:新媒体时代随着各种终端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通信水平的不断提升,公众获取信息的载体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作为策划工作者要积极利用各种载体拓宽新闻报道的途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载体之间的差异,以期实现“对症下药”,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互动性:新媒体时代不同于传统的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之前新闻单向传播的模式,作为新闻传播最底层的受众也获得了更多发声的机会,这无疑对新闻策划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微博等社交平台收集大众的喜好,进而策划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栏目。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借助于新媒体平台上的反馈功能,及时与受众进行沟通,调整新闻策划的方向。

(一)明确政治立场,传播主流舆论

首先,要对新闻的真实性来源做到严格把关。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将传播者的门槛降到了最低,也使得各种虚假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加之新闻傳播的速度被大大提升,很多假新闻在短时间就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擦亮双眼,积极地核实新闻的来源,不成为假新闻传播的帮凶。其次,一定要站在主流舆论的阵地之中,积极弘扬积极向上的思想,明确自身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底线,积极引导主流社会共识的形成。

(二)强化选材能力,合理选择对象

选材是新闻策划成功的基础,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策划选材过程一定要重视拓宽材料的来源,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了解普通群众的心理和喜好,同时,还要注重与时下热点相结合,明确人民群众关注的方向。还可以从旧主题中挖掘新的内涵,使得其与时下热点相结合,实现“老树开新花”。

(三)丰富策划内容,重视深度报道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往往鱼龙混杂,群众对于准确、专业、有深度的报道有着很高的期待。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应该借助于自身品牌的优势,对新闻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归纳、筛选,更多地策划专题类报道,对新闻内容进行更广泛、持续地追踪,不断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进而确保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拓宽传播载体,丰富报道渠道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样式,打破了传统媒体既有的内容生产、分发的轨道与流程,这就需要新闻策划有媒介融合的意识和能力。在守住传统阵地的同时,积极向包括微博、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发,在打好文字功底的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图片、视频、短视频等模式,丰富报道的多样性。根据不同设备、不同系统的阅读特点设计不同的新闻策划模式,以“IOS”和“Android”系统为例,不同的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开放性、平台延展性、操作特性等。同样,不同的屏幕大小、清晰度、横竖屏的差异也会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在不同硬件差异下用户往往会有着不同的阅读期望。针对PC端和手机端,一定要在策划的过程中把握不同的重点。

(五)重视受众反馈,丰富互动形式

正如前文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获得了发声的机会,实现了从“受众”向“用户”的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展开策划工作时一定要重视与目标用户或受众的互动,一方面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提供的新的传播途径,进而确定与观众的互动方式,除了借助图片、评论、视频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之外,还可以积极利用时下热门的直播方式,与用户直接进行面对面互动。另一方面,借助于互动的形式,编辑记者也应该积极引导舆论的走向,确保群众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和意图。

新媒体时代的大潮,给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我们应主动求变,改变固有思维定式,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在把握新闻底线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度,拓宽新闻报道的思路。只有紧紧跟随住社会发展的脚步,才能策划出顺应时代新变化、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交互式动画在傩戏艺术中的应用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