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0-07-04 17:28吴兰军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学生管理

【摘 要】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且繁琐,传统管理方法效果不理想。引入和谐管理方式能满足教育领域对中职学校学生培养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和谐管理的作用,提出几点和谐管理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和谐管理;学生管理;应用措施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少数学生存在着消极的想法。所以和谐管理方式,可以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1   和谐管理内涵与特点分析

1.1  和谐管理内涵

所谓和谐管理,即组织为了实现目的,在变动环境中围绕和谐主体优化和以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实践活动。和谐管理的内涵在于把握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实践中可以将和谐管理看成人性化管理的一种,管理目的在于推动人个性化发展,激发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侧重人文关怀与学生个性发展。

1.2  和谐管理特点

“和谐”理念把对“人”的研究放在特殊地位,要求在尊重“人”、理解“人”的基础上,营造“人和”气氛,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观积极性,达成组织目标最优化和满足人的需要。必须确立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以人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与奉献精神。是渗透和谐思想的柔性管理,要求对学生采用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运用品格、能力、情感等因素进行平等交往和感情沟通,让被管理者发出内心的信赖与认可[1]。

2   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和谐管理的作用

和谐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其管理活动与资源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和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应全面落实“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与集体资源,实现完善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2]。中职学校管理中,和谐管理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引入和谐管理方式,有助于创新学生德育管理与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中职学校应切实发挥其教学作用,将和谐、人本等观念结合,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中职学校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也影响到学校综合水平与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分析工作。根据我国学制特征,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构成主要为“00后”,相比于“90后”,“00后”表现出新思想与价值取向,体现出时代烙印。但对“00后”学生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不重视精神价值。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强调工具理性的作用,直接忽略价值理性的影响。这与现代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的观点不符,需要运用和谐管理理论。

3   和谐管理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3.1  开展个性化管理

将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对其开展无差异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所取得的效果微弱,也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限制学生思维,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应改变“一视同仁”的教育模式。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发展特点和个性需求,按照学生的特性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群体,然后对这些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如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建立相应的班级信息档案,统一管理和更新,并将其作为以后学生个人评价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要想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这就是“因材施教”原理,也是奠定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3.2  重视学生思想管理

和谐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理想状态,其强调的是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教师在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育环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实际能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无形中加大了中职生的压力与挑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更高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

进行思想教育与中职学生管理的融合,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当今社会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导致一些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挥。这种契合度的差异也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调整发展方向,让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为了尽量避免发生结构性失业的情况,还应提高学生的就業创业能力。

3.3  提升管理人员的素养

笔者认为,日常教学管理中班主任要主动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对课堂管理问题达成共识;并帮助专业课教师在班级内部树立权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哪一位教师上课,都需要保持一致的态度。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要共同努力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维护课堂秩序。学校应主动帮助年轻教师与有经验的教师建立沟通交流平台,使得双方可以通过平台完成交流,进而碰撞出班级管理的新理念。同时让教师明白集体的力量,遇到问题时可以一起努力解决。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搭建良好的关系,主动帮助学生改正课堂上不恰当的行为。上述建议既有助于推动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助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

4   结语

总之,中职院校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使用和谐管理措施,强调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要充分掌握和谐管理的内涵,利用和谐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高中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春宇.人本理念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及措施探讨[J].才智,2019(25).

[2]鹿业勃.“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

【作者简介】

吴兰军(1984~),男,仫佬族,广西柳城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石油化工。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学生管理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