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随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2020-07-04 17:28江中林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思维能力兴趣

江中林

【摘 要】数学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在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思维活动训练。在初中阶段,數学随笔特别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

【关键词】兴趣;思维能力;校本课程;数学随笔

数学随笔是连接生活与数学的“桥梁”,通过写数学随笔,反思总结生活中大量的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乏味,而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生活,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1   数学随笔内容具有多样性

数学随笔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学习中对数学的收获、思想、建议等内容记录下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随笔写下自己的感悟。数学随笔可以是整理型、反思型和发现型的,也可以是思考型和延伸型等不同类型的,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形式和内容多样化[1]。写数学随笔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自己独特的见解、遇到的困惑、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所学与所用的对比、学习的感想和感受等记录下来,以寻求进一步提升。数学随笔一方面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教会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此突出数学的文化价值,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而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每次人类重大的进步,都是数学在背后支撑。因此,数学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运算、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思维活动训练,提升数学综合思维能力。

2   数学随笔效果具有不可替代性

数学随笔可以提高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常反思所学知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初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其数学素养,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既要抓住课堂,又要结合数学随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通过数学随笔,教师在课前、课后可对学生是否喜欢数学,是否适应目前的教学方式,是否已经掌握每节知识点,是否具备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诸多学情进行了解并掌握。从而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因重难点施教、因学生特点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初中阶段,教师特别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于数学随笔的有效指导。实践证明,坚持让学生写数学随笔,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了,能力增强了,成绩稳步提高了。

3   数学随笔写作具有策略性

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也需要有好的策略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在数学随笔教学的工作实施中,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合理设计数学随笔写作任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简单易懂的主题开始,任务难度要循序渐进,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数学随笔写作安排中,一个结构良好的计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年级需要设置不同的数学随笔写作任务。教师在安排数学随笔的写作任务时,要从最近发展区出发,内容应稍有难度,使多数同学能经过思考独立完成随笔内容,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向下一个发展区发展[2]。

3.2  组织讨论数学随笔写作要求

在刚开始接触数学随笔时,学生会觉得无从下笔。教师要多注意组织跟数学随笔写作有关的讨论,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后能够熟练自如地写数学随笔,从而突出该方式的实效。因此,在新学期刚开始时,教师要对数学随笔写作方法做好培训,教师在安排每一章节的具体写作任务之前,可以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写作的灵感。除了数学定理等理论知识外,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自由讨论,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3.3  促进数学随笔写作积极性

在对学生的数学随笔进行评阅时,对知识、逻辑上的原则性、根本性的错误,教师应及时、准确地指出并纠正,同时要用鼓励、引导、循循善诱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尽量避免批评性语言的出现,保护学生数学随笔写作的积极性。数学随笔中学生的学习感悟、学习心得、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应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也要利用学生的数学随笔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2]。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找相应学生单独进行交流,避免听众较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对于新颖、独特、比较有意义的数学随笔作品,可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在班级、年级或全校进行分享,以便更好激励全体学生数学随笔的写作。

3.4  定量定性评价学生数学随笔

数学随笔没有唯一或标准的答案,所以应鼓励学生使用文字、符号、图像等多种方式,更直观、更简洁、更科学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能从中获得更多信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反馈和帮助。评价可采用等级量化评级的方式,同时,教师在对学生数学随笔进行评定时,也可采用书面评语这种定性的方式进行评价。评语以赞美、肯定与鼓励为主,意见、建议为辅(避免在评价中出现否定和消极的评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数学随笔的作用。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写数学随笔,不但为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也能让学生随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数学随笔不仅记录着他们瞬间的灵感,也会让他们享受到学会数学思考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姜燕平.数学作文作为初中数学作业新形式的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2]胡章柱.利用“数学日记”进行数学学习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思维能力兴趣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