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割处理对猕猴桃果实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2020-07-06 03:59井赵斌张俊芳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纵径总酸横径

井赵斌,张俊芳

(1.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26;2.渭南市果业研究院,陕西 渭南 714026)

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是原产于我国的水果,目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在促进我国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陕西省是我国及世界猕猴桃的最大的产区,其中绿肉品种的栽培面积最大[2],但近年来膨大剂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3],猕猴桃生产中急需解决膨果的问题。环割技术属于果树修剪方法中环剥的一类,是一种有效的膨果手段,目前已在冬枣[4]、苹果[5]、梨[6]、柿子[7]和柑橘[8]等多种果树上有应用。研究表明,环剥具有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等作用[4~8]。环割技术在国外特别是新西兰应用较为普遍,而在国内应用很少。

笔者研究应用环割技术,通过对猕猴桃单果重、纵横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Vc等果实产量和品质指标的测定,分析了环割技术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生产管理及膨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2018-2019年,试验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向阳办田家村进行,北纬34°15′,东经109°23′,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海拔350 m,年均气温13.6℃,太阳辐射量(光量)全年为118.643 KJ·cm-2,年均降雨量为556 mm。

试验品种为海沃德,树龄8 a,株行距为2 m×3 m,树型为单主干羽状树形。授粉方式为自然授粉,膨果采用大果施特优(四川国光),按照使用说明应用。全年肥料施用情况如下:基肥(10月下旬)每棵树施用2.5 kg有机肥、2.5 kg生物有机肥、0.5 kg复合肥(18-18-9);萌芽肥(3月中旬)每棵树施用复合肥1kg(26.5-11.5-0);第一次膨果肥每棵树施用复合肥1kg(22-8-10);第二次膨果肥每棵树施用复合肥1kg(15-6-23)。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由陕西蒲城清泉牧业有限公司提供,复合肥由山西天脊煤化工企业集团提供。

试验重复3次,每个处理5棵树,共15棵树,对照为未环割树体。环割时间为5月中旬;环割部位在主干,距离地面1m左右;环割方法选用专用环割工具,以环割刚至木质部为宜;环割完成后用EM菌剂混合的土涂抹环割部位,并用白色薄布包裹,外面用薄塑料包裹(图1)。

1.2 指标测定

果实成熟后,测定单果重、纵径长、横径长、生理成熟果硬度、生理成熟果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后熟果Vc、后熟果总酸、种子数等指标,每个处理测定50个果实。测定指标参考陕西省地方标准《猕猴桃标准综合体》(DB61/T 886~889-201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猕猴桃属》(NY/T 2351-2013)中有关方法。

图1 环割部位及包裹方式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整理原始数据,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照和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割对单果重、纵径长和横径长的影响

单果重、纵径长、横径长是评价猕猴桃产量的主要指标。环割处理中海沃德单果重、纵径长和横径长分别为166.08 g,75.11 cm,63.91 cm,对照中单果重、纵径长和横径长分别为142.37 g,71.45 cm,61.09 cm。从图2可以看出,环割处理单果重、纵横径长均显著高于对照未环割处理(P<0.01)。其中,与对照相比,环割处理平均单果重增加23.71 g(16.65%);纵径长增加了3.66 mm(5.10%);横径长增加了2.83 mm(4.63%)。

图2 环割对单果重、纵径、横径的影响(柱上标*和**分别表示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和P<0.01)

2.2 环割处理对果形指数和果心指数的影响

果形指数(纵径/横径比率)是反映猕猴桃果实性状的指标,果心指数(果心最大直径/果实最大直径)是衡量相对果心大小的指标。环割处理和对照果形指数分别为1.18和1.17;果心指数分别为0.33和0.24。从图3可知,环割处理与未环割比较,对果形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环割处理果心指数极显著增加(P<0.01)。

2.3 环割对生理成熟果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生理成熟果硬度和生理成熟果可溶性固形物既是决定猕猴桃采收期的指标,也是影响猕猴桃品质的重要指标。环割处理和对照生理成熟果硬度分别为5.87 kg·cm-2和5.75 kg·cm-2;生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7.26%和6.90%。从图4可以产出,环割处理生理成熟果硬度高于对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生理成熟果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高5..2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图3 环割对果形指数和果心指数的影响

图4 环割对生理成熟果硬度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2.4 环割对干物质、Vc和总酸含量的影响

干物质、Vc和总酸含量是影响猕猴桃品质的重要指标。环割处理中干物质、Vc和总酸含量分别为17.54%,97.24 mg·g-1和1.19%;对照未环割处理中干物质、Vc和总酸含量分别为17.21%,91.74 mg·g-1和1.32%。从图5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环割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果实干物质含量(P<0.05);Vc含量环割处理也显著高于对照(P<0.05);环割处理总酸含量小于对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图5 环割对干物质含量、Vc和总酸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环剥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修剪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操作中,环剥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环剥宽度、深度及环剥切口的处理等要求极为严格,如环剥的过宽不能愈合,抑制营养生长,而环剥过窄,愈合太早,不能发挥作用;同时环剥深度过深,伤及木质部,会抑制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反之过浅效果不明显。因此,笔者研究中利用环剥技术中的环割手段,即不进行环状剥皮,只将进行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运输的韧皮部隔断即可,操作上较为简单,容易掌握。为了防止病虫害对环割口的危害,笔者研究利用EM菌剂混合的稀土对环割口进行了包扎,从实际应用来看,效果很好,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

环剥能促进果实膨大而提高产量。黄建全[9]等、张永福[10]等分别在葡萄上环剥处理主干后,果粒重、纵横径显著增加;纪晴[4]等在冬枣中应用环割技术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这些结果与笔者研究中发现的相同,笔者研究中发现环割极显著增加了猕猴桃果实单果重、纵径长和横径长3个产量指标。环剥也可以提高果实品质指标。石军[11]等、吴定尧[12]等分别在蜜椪柑和荔枝上发现,环剥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降低了总酸的含量。黄春辉[13]等在“金魁”猕猴桃结果母枝上应用环剥处理,结果表明合适的环剥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笔者研究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

综上所述,从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环割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猕猴桃果实单果重、纵径长、横径长和果心指数4个产量指标,而对果形指数和生理成熟果硬度影响不显著;同时,环割果实干物质含量、Vc含量和总酸含量3个与果实品质紧密相关的指标也显著高于未环割树体。因此,环割技术可以作为猕猴桃提质增效的一项关键技术进行示范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纵径总酸横径
更正
核桃新品种
——辽异1号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不同颜色余甘子果实发育过程中5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确认报告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百色当地产圣女果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传统客家黄酒的发酵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