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信用范例城市对信用环境的影响分析

2020-07-06 03:24李贝贝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2期

李贝贝

[摘 要]开展信用范例城市创建工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国家层面的信用范例城市创建对区域信用环境的影响到现在还缺乏实例证据。本文以浙江省的十几个城市为例,用建立计量模型的方法分析建设信用的范例城市对信用环境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建设信用的范例城市有较强空间溢出效应,通过邻近地区信息溢出、示范引领和充分竞争,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的信用环境质量。

[关键词]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环境;信用范例城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2.063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2-0-03

1     研究背景

无论任何国家,拥有较好的社会信用都能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从历史上看,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经历过在唯经济增长的利益驱动下的信用缺失和诚信危机。可以说,建立健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是现在经济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设施,在信用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工作,无疑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现在涌现出的共享经济、供应链体系、电商物流等,都建立在完备的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14年,国家出台了首份全国性顶层设计文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目前相关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例城市创建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联合发文,将义乌等11个城市列入第一批全国信用体系建设范例城市,对推进信用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优化了我国城市信用环境。截至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設示范创建城市共有43个。2018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明确杭州等12个城市为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例城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受到学者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围绕其进行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评价更是不可或缺。目前,现有研究探讨国家信用范例城市创建与城市信用环境时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根据国家对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提出的发展要求,探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例城市对城市信用环境的影响,反映范例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效与薄弱环节,对国家与城市层面继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例城市提供参考,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本文首先回顾以往文献中对信用体系建设及信用环境的相关研究,然后,构建计量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展示,论述实证研究结果,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

2     研究综述

2.1   信用的概念

关于信用问题,国际上主要从信用经济学、社会伦理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角度切入,依据理论包括博弈论、交易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等。Kreps、Milgrom、Roberts、Wilson的研究表明,声誉机制建立的前提是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但与此同时,声誉机制会使厂商自觉维护社会信誉度。Pankaj Saksena则证明市场主体信用水平程度是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Barney、Wright、Ketchen等将信用看作一种无形资产,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地位。Eugene W.Anderson,Satter A.Mansi认为消费者满意度与企业信用存在正向关系,消费者对企业越满意,企业的信用就越高。我国信用研究则侧重于结合我国市场化转型背景对具体问题的考察。从失信行为动机看,张维迎认为社会信用缺失本质是产权制度存在缺陷;许永兵进一步将信息的流通不顺畅作为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赵建英从历史维度进行考量,认为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市场主体经营目的的模糊导致了市场失信行为。

2.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国外很多学者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相关研究,很多学者把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解读为一种政治监控,是中国政府对居民的控制手段。多数学者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表示担忧。美国彼得森经济研究所等学者研究认为,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尝试,目的是向群众证明政府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并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虽然社会信用体系的许多目标值得称赞,但西方许多主流媒体称,社会信用体系的规模和潜在影响对个人和组织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社会信用体系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对准确、安全的数据收集和共享能力造成威胁,这可能与预想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达到的效果截然相反。德国学者Kostka通过在线网络调查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中国处于初级阶段,不同地域的受访者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表示出高度赞同,尤其是更富裕、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居民。Ohlberg等人利用融文公司的数据挖掘工具获取了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中有关社会信用体系的论著,因此,实际上,社会信用体系这点并未得大部分人的重点关注,甚至很多根本不了解该信用体系的含义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Engelmann等人对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透明度分析,通过分析信用北京和信用中国网站公布的194 829个行为记录和942份市民行为报告,发现红名单和黑名单的公开信息中存在相当大的不对称性,同时,我国建设的社会信用体系应用评分机制,可能会利用不同层级的透明度实现某些行为工程的目标。

区域信用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信用环境质量往往更高,反之,信用环境状况也能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面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是决定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而依据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经济环境变化对诸如道德伦理、契约精神等社会环境起支撑作用。钱先航、曹春方以我国城商行为样本,检验了地区信用环境与银行贷款组合的关系,并考察了信用在不同法律保护下作用的差异。凌江怀、匡亚文指出信用是金融业的基石,信用环境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在信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信用环境的改善并不会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而当信用环境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才会得到显著缓解。钱先航、曹廷求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信用环境、法律保护及法律执行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检验了信用在不同正式制度下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信用的完善能够降低贷款审核要求、定价以及不良贷款率,并提高银行绩效。王亚星、曲泉儒将经济信用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纳入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研究,认为信用环境发达的地区对FDI技术外溢效应明显,信用环境建设落后的地区不但不能带来正的技术外溢,FDI的流入反而会阻碍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信用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通过吸收和借鉴之前的研究结论中得出的影响信用环境的因素,建立计量化的模型研究建立信用的范例城市对局部区域的信用环境建设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建立信用的范例城市在政策评估领域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研究对信用体系建设范例城市过程中定量评估的空白;另一方面,对接下来制定范例城市的信用体系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     模型设计和解释

考虑到数据的实用性和获得的难易程度,笔者所在团队采用了浙江省11个区市的信用建设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建设信用范例城市对局地信用环境的影响。

3.1   选用变量和一些数据的使用依据

3.1.1   因变量

将CEI(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

3.1.2   解释变量

为了方便计量,选用是不是信用范例城市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如果是信用范例城市,则将其赋值为“1”;如果不是信用范例城市,则将其赋值为“0”。本文选取的区市中,杭州、温州、金华(义乌)、台州(创建)取虚拟值“1”,宁波、舟山、丽水、衢州、湖州、嘉兴、绍兴取虚拟值“0”。

3.1.3   控制变量

另外选用企业规模、居民人均存款、政府对经济影响力、对外联系强度、人均教育投入、失业保险覆盖率等6个指标为控制变量。具体而言,企业规模越大,越会重视信用对企业的影响,从而自觉履约,并参与到提高城市信用水平建设中;居民人均存款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高,企業越会迎合他们日渐增长的需求;效率高、廉洁的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力度越大,影响力越大,对社会起到的影响和范例作用越强,对整体信用环境的提高作用越大;与外部联系越频繁,越有利于遵守以信用为前提的活动规则;人均教育投入历来可以很好地反映局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当地人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化程度越高,越能尽快提高居民信用水平;失业保险覆盖率的提升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使人民的守信意识逐渐增强。为了方便论证,本文把因变量作对数处理,因变量的数据来源于官方发布的CEI(2015-2017年),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年鉴(2016-2017年)以及发改委、统计部门,如表1所示。

3.2   信用范例城市建设对信用环境影响之空间计量

3.2.1   空间自相关检验

表2是全局莫兰指数。莫兰指数(Moran's I)可以反映局部地区范围内各地和临近的地方之间的相似之处,入股借用莫兰指数(Moran's I),可以检验变量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如果莫兰指数>0,那就表示局部地区范围内各地和临近的地方空间呈正相关性,该值越大,空间相关性越明显;如果莫兰指数<0,那么就表示局部地区范围内各地和临近的地方呈空间负相关性,该值越小,空间相关性越小;假如莫兰指数=0,显示的是空间呈随机性。

3.2.2   计量结果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在对变量空间进行自相关检验之后进行回归,可以利用3种方法,分别是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以及空间误差模型。总的来说,空间滞后模型的Log-likelihood值最大、AIC和SC值最小,说明SLM拟合度最高。本文采用SLM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结论是:信用范例城市(x7)对商业信用环境的影响系数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建设信用范例城市建设,CEI指数大约提高了0.060 7,对城市信用环境质量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对外联系强度(x6)对城市的商业信用环境的影响是正向的,且在p<0.05水平上显著,说明对外联系强度提高有利于以信用为前提进行活动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信用环境的质量;人均教育投入(p)是正向影响城市的CEI指数(p<0.05),说明教育可以增强居民的信用意识,营造城市信用环境。

4     结 语

本文采用浙江省11区市为样本,通过构建计量化的模型和数据代入论证了范例城市的建设对区域信用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且信用范例城市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而邻近地区的信息共享和溢出,对信用建设偏弱地区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有助于促进局地城市间进行竞争,提高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信用质量,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①信用范例城市建立工作在公共信用领域可以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在产出信用产品、应用信用产品和联合激励守信的主体、打击失信和惩戒失信体、保障地方工作和进行局地工作探索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效,对相邻区市的信用建设同样具有示范意义,信用范例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区域整体的信用环境质量提升。②信用范例城市建立工作可以高效地挖掘数据资源,综合利用各个数据资源的数据,确定各个地区信用信息的归属和收集、分析工作的责任,并由此制定相应的技术指标和技术标准,站在全局的角度统一规划和筹划各个部门的能量和工作重心,再结合各地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分别对待,因地制宜,把握各个市场经营主体的行为规律,并对其进行科学研判、分解、预测。③信用范例城市建立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信用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备,根据城市间不同的状况和在信用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形逐条修正条文,对监管主题的各个部分更具针对性。同时,信用范例城市建立工作提高了监管的协同效应,有规律地建立不同信用等级的不同经营主体的监管规范,可以更有效地协同带动各执法部门依规办事,互通有无,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所在和权力归属,将职能权力细化,明确各自的分工,权力责任相互统一,更好地弥补和促进监管衔接错位。④建立信用范例城市工作可以对政府主导型信用体系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政务诚信建设最为关键,政府可以利用法治为基础的司法工信作为基础保障,通过依法行政,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大力扩展公众参与政府府决策的途径,同时强化权力运行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提高政公信力,展示政府强大的示范力量,逐层逐步地增强企业及个人的诚意识,净化社会整体信用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Kreps D M,Milgrom P,Roberts J,et al.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2(27):245-252.

[2]Saksena,Panka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anagement Fraud:An Empirical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e and Management,2001(1):120-139.

[3]Barney J,Wright M,Ketchen D J.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Ten Years after 1991[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625-641.

[4]Anderson E W,Mansi S A.Does Customer Satisfaction Matter to Investors? Findings from the Bond Marke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9,46(5):703-714.

[5]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J].读书,2001(6):99-100.

[6]许永兵.中国企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对策:一个基于博弈论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5):126-128,195.

[7]赵建英.浅论企业诚信缺失的治理[J].经济问题,2005(3):30-32.

[8]Chorzempa M,Triolo P,Sacks S.China's Social Credit System:A Mark of Progress or a Threat to Privacy?[J].Policy Briefs,2018(2):10.

[9]Kostka,Genia.China's Social Credit Systems and Public Opinion: Explaining High Levels of Approval[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2(1):27.

[10]Ohlberg M,Ahmed S, Lang B.Central Planning, Local Experiments:The Complex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Social Credit System[J].Metrics China Monitor,2017(1):36.

[11]Engelmann S,Chen M,Fischer F,et al.Clear Sanctions,Vague Rewards:How China's Social Credit System Currently Defines “Good” and “Bad” Behavior[C]//Conference on Fairness,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2019.

[12]錢先航,曹春方.信用环境影响银行贷款组合吗——基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3(4):61-74.

[13]凌江怀,匡亚文.信用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27-132.

[14]钱先航,曹廷求.法律、信用与银行贷款决策——来自山东省的调查证据[J].金融研究,2015(5):101-116.

[15]王亚星,曲泉儒.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信用环境的门槛效应[J].财贸经济,2011(10):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