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2020-07-06 16:39邱惠莲
考试与评价 2020年6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课外学生

邱惠莲

【摘 要】 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天地和思考角度,接触更多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看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呢?在这方面我对中年级学生做了以下三个方面尝试性研究:一、巧用课前链接,拓展阅读内容;二、补充节点阅读,加深文本理解;三、课后延伸拓展,丰富阅读积累。

【关键词】 拓展阅读  学生  课外  搜集资料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只是值得学习阅读的文本,学生要扩大阅读面,只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天地和思考角度,接触更多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看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呢?本学年我们开展了有关《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阅读研究》的课题研究,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巧用课前链接,拓展阅读内容

“阅读量少会限制学生对书籍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解读。教师指导学生拓展阅读,接触更多的课程资源和思考角度,学生对书籍的理解会更加多元和深刻”。课前预习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收集信息资料,了解、感知课文显得尤其重要,在课前提前布置预习,引导学生查阅读资料,可根据不同课的类型进行,如科普类文章,可引导学生查阅、收集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为主。如《跟踪台风的卫星》在教学第一课时就进行了有关台风和卫星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这样查找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对于美文与诗歌类的课文,课前的拓展可以用老师收集的阅读材料来联接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管哪类文章的学习,课前的拓展都是帮助学生尽早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补充节点阅读,加深文本理解

借文本这一载体,把有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穿插在文本学习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选取有关联的课外阅读资料作为补充,在课堂之中进行讲解与挖掘,让补充的课外阅读资料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平台呢?我认为可以在课文的重点和发展点上进行拓展,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在课文重点处补充阅读。我觉得抓住文本的重点,进行适时的材料补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海底世界》中第二自然段讲到海底动物的声音,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海底世界是否一点声音也没有?也不是。我在教学时及时捕捉到这一关键句子,因为这也是学生领悟文本内容的关键点,于是我选取了这样一则阅读材料进行补充: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通过这则材料的阅读,学生对海底世界动物们的美妙声音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课外资料的补充可以和文本相得益彰。

2. 在发展点上阅读拓展。我可从文本中找到发展点,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如在上《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处。课文中有一段关于黄河的惊涛骇浪的环境描写。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越是渲染令人胆战心惊、望而生畏的黄河,就越突出了主人公敢于搏击风浪的英雄气概。这时巧妙地告诉学生这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样的描写还在哪儿见过呢?学生先从课内文本找起,如《李时珍夜宿山寺》的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句子,这些景物描写衬托了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苦的精神,再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但我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又出示了《草房子》中的衬托人物心情的一段阅读材料,这样进行了多梯度的拓展。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时学生的阅读体验是有深度的。教材处处皆学问,我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抓住文本的发展点,使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整合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延伸拓展,丰富阅读积累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端”。首先在课文的结尾处进行恰当的延伸拓展,丰富阅读积累,可以把学生的阅读带向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赶海》一课结束时,适时引出大作家笔下的趣事,呈现了《城南旧事》中的这样一段话:“我站在骆驼的前面,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这样的文字本身就读之有味,再加上老师巧妙的点拨,学生在读中发出会心的微笑。接着又出示了莫言的《童年读书》中的一段也同样描写童年趣事的段落,“我因读书被马蜂叮”的环节最能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透过作家笔下的趣事丰实了文本的阅读,学生在轻松阅读中感受大作家笔下的童年趣事,从而体验新的阅读快乐!其次,巧用课后问题进行阅读链接。例如在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时的课外拓展则是巧用课后练习题进行“链接”:你还想知道哪些人造卫星?选择一个点作为研究,再把结果与同学们交流。课后,请同学们找找课外书的介绍,选择一种卫星研究研究,然后写一段话做介绍,可以用上这样的题目:《卫星的自述》。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多地调动学生自主去收集材料,在多方阅讀中进行整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在阅读中扩大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总之,从文本出发,巧用拓展材料,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外延,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周一贯,俞慧翠.语文智慧教育的教学智慧[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课外学生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聪明的学生等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