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回顾分析

2020-07-06 00:17游国亮万晓强雷波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安全性

游国亮 万晓强 雷波

【摘要】

目的:就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有效的分析发现,针对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而言,其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为接近,将两组数据分析、比较,没有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中,支架置入和内剥脱术均发挥着明显的效果,治疗安全性較高,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high-risk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treated by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Methods:the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60 high-risk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9,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rough effectiv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close to tha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arotid stent implantation and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after data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both stent implantation and endodermis play an obvious effect, and the treatment safety is higher.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choose a reasonable surgical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carotid stent implantation; Carotid endarterectomy;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25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在基于不同治疗方式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有17例,女性占比较少,有13例,年龄在68至8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75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占比较大,有19例,女性患者相对较少,有11例,年龄在69至8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75.5岁。在研究开始前,已将有关内容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征得了他们的同意。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没有发现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实际的治疗中,对照组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具体内容:给予患者全麻,亦或是局麻处理,实施穿刺,给予全身肝素华,并对患者实施主动脉弓造影,治疗侧颈动脉,使用90厘米长鞘交换置入颈总动脉,给予全脑血管造影,之后选择合适的角度,促使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展开,对病变位置的血管狭窄情况进行评价,注意做好脑保护,使用球囊予以扩张,将支架置于病变位置,在基于患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考虑是否需进行后扩张;将脑保护装置撤除,再次对患者实施颈动脉和全脑血管造影,将其结果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观察组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具体内容:在全麻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在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前缘做一个斜切口,充分暴露颈动脉鞘,游离显露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保护好周边神经;在阻断颈动脉的前5分钟,需使用肝素抗凝,以达到活化血凝时间的目的;静脉给予肝素华后,需监测患者的颈动脉反流压情况,如若反流压为50mmHg及以上,就不需要转流感,反之则需采用转流感。沿着患者的颈总动脉做一个纵行切口直至颈内动脉病变段,将增生内膜和斑块剥除,并将远端内膜片予以缝合固定,使用0.9%氯化钠液反复的对患者的动脉管腔进行冲洗,确保完全清除碎屑和漂浮的内膜片;针对颈动脉直径小于5毫米的,需对其进行扩大成形处理,以规避术后再次出现狭窄情况。手术玩抽对患者实施抗凝,亦或是抗血小板、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同时在围手术期,义务人呢元要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波动,以避免患者出现脑缺血,亦或是高灌注的风险。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治疗后,相关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患者在围手术30天内是否有出现卒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认真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数据的处理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予以t、X2检验,经有效检验,如若数据P值在0.05范围内,则说明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

2 结果

针对两组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分别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其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为接近,将两组数据分析、比较,没有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中,颈动脉狭窄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部分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无症状,而高危颈动脉狭窄,即便使用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控制,患者及极易出现脑缺血现象。有相关研究指出,60%以上的脑梗死均是经颈动脉狭窄而导致,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残疾、死亡,治疗此病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效果明显。一般而言,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与其年龄的增长有直接关系,在选择手术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血压控制等因素,有研究指出,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安全性要高于支架置入术治疗,但也有学者指出,年龄、基础性疾病、麻醉方式等是影响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故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較还需进一步予以论证[1]。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前,想要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就需对患者的肺功能、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于评估较差潜在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优先选择在局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同时,在对患者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时,影响手术安全性的高危因素则包含不稳定斑块、狭窄严重程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对于严重狭窄病变的患者,考其狭窄段的血流较细,在手术时增加了导丝通过的难度,尽可能损伤斑块,增加围手术期发生卒中的几率,严重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方面,更请先与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或降低同侧卒中的风险[2]。另外,不稳定斑块也是影响支架置入术出现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手术前合理评估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性质,有利于降低降低手术风险。近些年来,随着医学影响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前,可采用多种方式来评估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包括B超、CT、血管造影、MRI等,如若检查结果发现患者的斑块不稳定,特别是合并重度狭窄病变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方面更倾向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此手术可规避支架置入术存在的手术风险,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卒中的几率[3]。

此外,针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在基于理论前提下,对其实施血管造影检注入造影剂,就加重肾脏符合,从而引发造影剂肾病,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不可逆肾衰竭,所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更为合适;针对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特别是对策颈动脉重度狭窄,亦或是闭塞的环责,其手术风险更高,在选择手术方式方面,目前还未得到定论。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针对两组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分别实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其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为接近,将两组数据分析、比较,没有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内剥脱术均发挥着明显的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并做好术前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对患者的基础情况、高危因素、麻醉风险等进行了解,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吉训明,凌锋,李慎茂,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8;37(6):542~546.

[2] 廉庆北,史怀璋,徐善才,等.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08(10): 550-552.

[3] 王盛,陈忠,刘晖,等.双侧CAS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疗效的对比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34(6):470.473.

猜你喜欢
安全性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