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2020-07-07 09:31简彩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情景创设

简彩玲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并不尽人意,有的在课堂上颔首低眉,不敢发言;有的明明心中有数,但欲言又止;有的站起来讲,但词不达意。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原因主要有:一是自信心不足,怕遭到同学们的哄笑。二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所以,培养学生准确、清晰、完整而又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关注情感,使学生敢说

要想学生在课堂上能流畅地将自己感知、认识的信息传递出来,老师首先就要从情感上去关心他们,在心理上为他们扫除障碍。

(一)培养自信

既然学生不敢说、不想说,有时是因为自信的不足,那么,老师就要培养他们表达的信心。1.教会学生认清自己。在课堂上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的意见好。对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表达时的紧张和畏惧不是因为自己无能力,而是人人都有的一种防御反应,是自己心中的自我形象受到当众说话带来的威胁,教会学生分析自己塑造的自我形象,明确自我形象设计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控制情绪,把握好自己,勇敢地向自己挑战。2.教会学生把握机会。想说但不敢说的学生通常心里都会想:“等下一次吧。”可是他们很清楚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缺少了一次提高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他们就会愈来愈丧失自信。相反,如果能把握每一次机会,不怕对错,才会渐渐增强表达的信心,下一次才更容易发言。

(二)营造氛围

學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状态往往受老师的影响,要营造平等、和谐、温暖的氛围,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用亲切、鼓励、肯定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站在全班同学面前陈述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用“说得好”“不用急,慢慢说”“没关系,再来一次”等语言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去表达的欲望。我曾看过钱梦龙老师的教学录像,他在讲《故乡》时,他经常这样说“很好”“讲得好”“你很会咬文嚼字”“哦,你懂得真多”“有道理,有说服力”“好啊,你考虑问题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由于钱老师在学生表达时使用了这些富于鼓励性的语言,虽然他是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班里进行观摩教学,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融洽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感觉发言就像跟朋友说话一样亲切自然,为学生营造“敢表达”的氛围。

二、创设情景,使学生想说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一)创设生活情景,诱发学生“说”的欲望

创设生活情景,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不但用生活化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将课文的情景生活化,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去讲。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我是这样创设教学情景:“同学们,当你们突然得知关爱你的亲戚或朋友突然离世的消息时,你们的心情是如何的?又有如何的表现呢?”当时他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我再把他们引回课文中来:当海鸥突然面对视他们如子女的老人遗像时有什么表现和举动?从中你体现到什么情感?这样,生活情感调动起来了,学生又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二)创设“真”境界,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就要在语文课上创设“真”的境界,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立体表达,创设出既有节奏,又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刺激感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把抽象的“真”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和生动的形式,使学生在感受这些和谐、对称而有节奏的形象和形式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具体的“真”的境界。因此,教师应用生动形象而富有表现力的教学语言,以美引真地刺激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在愉悦快乐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注重形式,使学生会说

在课堂上,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清晰、完整、流畅、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要努力的方向,那么,我们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会说。

(一)利用情节,让学生说得有条理、逻辑

可利用复述故事情节的形式培养。学生平时喜欢看故事情节,而课文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每讲到记叙文时,我们就要抓住机会让学生复述,多复述,就能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一段话的能力。复述前,首先要求老师要从逻辑角度,结合情节向学生提问题。复述时,要求学生不重复课文中的原句,抓住课文中的主要情节,自己组织语言文字,将情节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经历了由组词到造句,由零碎到整合,由模糊到清晰的语言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逻辑表达能力。

(二)利用朗读,使学生说得更简洁、流畅

引导学生去进行朗读训练吧,朗读是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重要手段。在朗读内容上,以课本和优秀的课外文学作品为主,文体为散文、诗歌;在朗读形式上,可采用教师范读、个别朗读、分小组读、接力读等。要求学生掌握适当的语调、语气和语速,并且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得到。朗读中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需要,是艺术的处理,丹纳曾说:“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

(三)利用无声语言,使学生说得更有个性、更丰富

在语文课上,我们常说老师要运用无声语言,如表情语言、手势语言等,去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反过来,我们要学生口语表达时,如果学生也能充分利用无声语言辅助,那么他们的表达一定更丰富、更富有个性、更生动。

总结以上,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时机,创设良好的说话情景,适时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每个老师脚踏实地,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方面地强化训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培养出“能言善辩,侃侃而谈”的学生将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情景创设
创设未来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小小主持人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