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教学模式及其在大学课堂环境下的实现条件:信任的构建

2020-07-08 09:44张鹤达杨巍
大学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高校学生信任

张鹤达 杨巍

[摘要]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信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的关键,也是构建信任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在提出信任教学模式与高校学生对任课教师信任的概念内涵这个基础上,研究大学课堂环境下信任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信任构建),它由教师的品德、教师科研反哺教学的新知识、教师责任心与随和性的平衡、课堂互动及其负面反馈的中性态度、公平性、初始信任(第一堂课)等因素交互作用构成,其中教师的品德(正直和责任心)是信任构建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教学模式;信任;高校学生;任课教师;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005-04

一、引言

信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一个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领域争论了百年的话题。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当学生源于内心真正信任教师时,他们不仅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能够理解、宽容并接受教师,可见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于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都非常重要。同样,如果学生信任教师,能够使教师感受到尊重并激发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创造力。Luhmann认为,信任具有提高效率、降低复杂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信任,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将是一个成本巨大的工作,不信任会带来提防、质疑和监督,而信任的存在简化了师生间复杂的关系,能化解不一致和潜在的冲突,师生彼此激励,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首先会被赋予一种角色信任,师生关系属于一种质量较高的人际关系类型,其交往的低风险甚至零风险,是一般的人际关系所不具备的。学生信任教师似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应该是无条件的信任,而在大学课堂环境下,作为信任主体的大学生是成年人,有着相对成熟的思维判断能力,在课堂中往往表现出愿意质疑的倾向,合作不积极。Leviwcki等提出威慑型信任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同时衡量得与失的计算型信任,大学生社会性增强从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功利主义色彩,教师具有权威可以控制课堂并判定学生的成绩,而学生并不是源于内心地真正相信教师。李达指出,存在一种“利用”或“表达性”的伪信任,在大学课堂环境下学生也可能“利用”或“表达性”信任而实质上并不真正信任(例如,接近教师为争取高分数),还可能对教师“既没有信任也没有不信任”。现实的问题促使理论的思考,信任能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力量?高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信任到底是什么(又不是什么)?信任教学模式如何实现?信任理论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基础。

二、概念内涵:信任教学模式与信任

(一)信任教学模式

教育目的是培养理想的公民,教育模式起源于一种理念,即在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中,人类应该是什么样的。作为交换与交流的媒介信任,信任的本质是各种关系中的坦诚对待和相互放心。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信任社会是一个社会形态的理想类型。教学模式是一种组织智力导向的教育的途径,其发挥效用的关键是使学生成为更强的学习者,因此,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信任教学模式,是指在信任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形成学生对任课教师信任为基础而构建教学活动的一种范式,它的目标是创造一种信任的人际关系环境并以此来实现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信任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学生能够真正信任教师,教师应该推动学生信任他(她)。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基于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Rogers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的重要因素,促进学习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具有正向激励教学的作用。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主导者,构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实现条件。勒温实验证明,课堂气氛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信任教学模式中,以学习者(学生)为施信者,而形成主体对客体的信任是有条件的,教师(受信者)起主导作用并且引导学生的态度向信任方面发展,促进并维护学生真正信任他(她)。3.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范式。注重信任关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随时起推动信任的主导作用,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把构建信任的动机转化成为有计划的、灵活的,但没有标准形式的教学活动,它可以独立或与其他认知教学模式融合使用,也可以用来优化以其他方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二)信任

教学模式具有具体的应用环境。信任的主体和客体不同,信任的概念内涵就不同。如果不能明确具体课堂情境下信任的概念内涵,对该情境下信任教学模式实现条件的研究也很难深入。本文研究大学课堂环境下信任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高校学生(本科生或研究生)作为信任的主体,大学教师作为信任的客体,这与其他课堂环境下,例如中小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信任(构建)是不同的问题,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高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信任。信任是一种对关系成熟度的判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在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垂。在大学课堂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力)是形成学生评判结论的一个方面,而要建立信任,光靠能力是不够的,教师的个体特质(品质和特征)是信任的另一个更为关键的成分,二者缺一不可。综上,本文提出在大学课堂环境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信任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教师的特质进行评判而产生的对教师的积极态度。

这是一个简单的定义,但这种界定抓住了本质,能够区别大学课堂环境下“信任是什么?又不是什么?”的基本问题。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1.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有条件的,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教师需要“赢得”学生的信任。2.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态度,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感觉。如果学生对某位任课教师的评价是积极的,则说明他判断该教师是值得信任的;如果学生对教师不信任或没有信任,则说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消极或中性的态度,这都不是信任。3.整体的信任感知。教学活动(能力)與教师特质(品质与特征)是并列而非包含的关系,仅仅知识能力强并不足以建立信任。大学教师在专业知识储备上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具备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和极强的学习能力,即使是新教师也具备基本的授课能力,所以在大学课堂环境下我们往往会看到,有符合信任个体特质的教师,即使教学能力一般也可以获得信任(例如,学生会信任很多刚毕业的新教师),这是因为信任是学生对二者(能力与特质)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

三、实现条件:信任构建模型

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是指能使之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信任教学模式有规律而无定式,其实现条件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信任构建,信任教学模式能够成为现实,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本文研究在大学课堂环境下信任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而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其结构来看,下列因素对构建信任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相互支撑的结构,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一)教师的品德:正直与责任心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真正信任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学生对待教师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良好的品德是建立信任最重要的属性和核心内容。品德和学识是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但对品德的要求要大于对其能力的要求,因为教师负有育人的职责,他们承载着道德的传承,其言行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和暗示作用,支撑教师影响力的不仅仅是其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品德。翁异静等通过实证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人品信任均对教学质量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人品信任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Mayer等指出,正直、仁慈和能力特征会使下属相信某个领导者值得信任,其中正直特征對信任的效果最为显著。信任难以建立却易于破坏,不信任可以瞬间形成。在课堂情境下,教师的任何“不正直”行为,例如,言行不一、功利化导向等,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晕轮效应”(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这意味着不信任感“一蹴而就”并被放大。责任心对于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度责任心的个体是负责的、有条不紊的、持之以恒的。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是其责任心的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的言行都受到其态度的支配,当教师表现出讲课随意、发牢骚或激愤抱怨、课堂秩序混乱等消极教学行为时,这种做法无论是对教师本人还是对学生都是不负责任的,当然也不可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二)教师科研反哺教学的新知识

理性信任是基础,能力决定理性信任,有条件信任是一种理性计算。任何教师都要思考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学生为什么来上课?毫无疑问,学生来上课是为了获取知识,前提是在课堂上获得知识是有效果的,即能够获得自学得不到的新知识。对学生期望新知识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是否值得信任。可见,任课教师具备超越学生的知识信息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信任具有传递性,教师是对学生有着重大传播力的人,当学生信任知识,那么知识就是信任的媒介,学生更是会将信任赋予课堂上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随着传统知识边界不断扩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性自然弱化,一般性的知识已经不足以成就教师的权威性,信任也受到挑战。大学教师本身就承担着科学研究的职责,把通过创造性的科研活动获得的新知识引入教学过程是大学课堂的显著特点,而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无法满足获得学生信任的基本需求。此外,对于大学教师自身的成长来说,基于新知识的教学活动在反复的课堂讲授过程中能够激发科研灵感,这种互惠行为激励教师能够持续性地利用科研知识反哺教学,进而形成有影响力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这也是推进学生信任教师的良性循环。

(三)教师责任心与随和性的平衡

随和性描述的是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性。高随和性的人是合作的、热情的,也是容易让人接近与其进行沟通并说出自己想法的,他们在人际导向的工作中表现更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状态千差万别,这需要教师正向地进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置若罔闻或并不友好,处理不当甚至可能会产生冲突,如果任课教师的随和性非常差,虽然这个时候教师是负责任的,同时在道理上是正确的,但师生关系和教学质量会受到负面影响。信任需要情感。仁慈的特征会使下属相信某个领导者值得信任,这意味着受信者会考虑到施信者的利益,即使二者的利益并不一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仁慈最能表现为当教师与学生“不一致”时,教师对学生情感上的关爱和支持。随和是一种境界,只有随和才能做到“宽宏大量”和“仁爱之心”,才可能尊重地对待学生而不会自觉“软弱”,这对于赢得学生信任才是真正重要的。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表现为高随和性的教师一定是源自其自身对于教学的热爱,他(她)愿意靠近学生,学生从情感上也更加贴近教师并愿意配合教学活动,所以具有高随和性的教师在课堂上更受欢迎,其营造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舒适、无压力。但是,高随和性并不意味着过度低的责任心(表现为教师放任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当行为),而是教师在课堂上在处理“不一致”问题时避免利用权威命令、指挥学生服从或者一味地批评,教师的教学设计表现为“科学性+艺术性”而不是“机械性”,而这种像钉子一样坚硬的“柔软”的东西才是责任心与随和性的平衡。

(四)课堂互动及其负面反馈的中性态度

熟悉是信任的基础,在教学管理中多次接触有助于形成信任。信任“越用越多,不用就枯竭”。在高校环境下,大学生与任课教师接触有限,互动教学使得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教师与学生“有来有往”,在这种往来中会加深教师与学生的彼此认知,学生会对教师有更多了解进而可能形成信任关系。任课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应避免独占课堂,合理增加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互动并不仅仅是小组讨论、问答或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互动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的目光交流,判断出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代替口头批评制止学生小动作。此外,为了改善课堂互动时间匮乏的问题,任课教师在课间可以有意识地主动走近学生与其进行交谈,或者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网络(邮件、微信等)与教师进行交流,这种互动沟通,同样有助于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熟悉与认同,促进形成信任。

信任包括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不仅包括知识层面的认知信任,还包括情感上的可接受性,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对信任至关重要。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并不是简单地分为正态度(肯定性质的态度))和负态度(否定性质的态度),还有一种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中性态度。在课堂互动环境下,教师对学生负面反馈的中性态度是指教师对学生“不正确”观点提供的不批评的中性评价,其语义、情绪与肢体动作均不应该透露出否定的态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并树立信心。安全感是信任的基本条件,信任强调“不以对方的弱点攻击对方的信心”,课堂互动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索性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担心受到批评嘲讽,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心理安全的课堂氛围,不利用或批评学生表达出来的知识上的弱点。教师可以用尊重、理解、接受或鼓励的目光与之情感交流,使其能够感到放松、没有警惕感并且自信,而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中并与教师建立信任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中性态度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观点的评价“有错不纠”,而是任何知识都至少具有应用的两面性,教师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挖掘学生观点的来龙去脉,包容学生观点的正确与错误并挖掘出其中积极意义的一面,这需要以丰富的领域知识作为基础,而这恰恰又是大学教师教学的优势。

(五)公平性:成绩、程序与人际公平

公平理论表明,在组织中,当员工感觉自己受到公平对待时,他们会以多种积极方式回应。公平是多维度的,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与人际公平。分配公平是对结果(报酬等)公平的感知,程序公平是对结果的判定过程的公平性感知,人际公平反映了员工是否受到尊重。公平对于学生同样重要,得到公平对待的学生更加信任任课教师,并采取更为积极的课堂学习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所有的教师都不可避免地有自己偏爱的学生,但这种偏爱一定是给予那些努力学习的学生,而不是擅长迎合教师的学生,同时也不能让其他学生感到被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为获得新知识而付出的努力应该在课程成绩中被认可,这表现为结果公平。同时,学生也非常在意成绩(结果)是如何分配的,即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这些信息越详细,学生会就觉得越公平。大学课堂环境下的人际公平是指学生在沟通中感觉教师给予自己的尊严及关怀程度,相比其他两种公平,人际公平可以发生在每一次的师生沟通活动中(包括课堂互动、课间交流及课后网络沟通等),这一特性使得教师可以利用而不是错失这样的机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受到公平的对待,进而增强信任。

(六)初始信任:第一堂课

信任在本质上源于主观判断,具有主观性和非理性的成分。第一印象是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所得到的对方的最初印象,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第一印象所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Jar-venpaa等强调,在建立信任關系的初期,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在最初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那么很难通过后面的沟通来弥补。可见,学生对任课教师第一印象的信任(初始信任)对其能否真正信任该教师至关重。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可以利用“科研反哺教学的新知识(如理论应用举例、最新科研成果等)”树立威信。此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信息,包括教育和专业背景、研究兴趣、教学和科研经历等,作为其值得信任的“客观根据”。Ert等以Airbnb为例研究共享经济消费者信任,他们发现消费者会从网站上房主的照片推断其是否值得信任并愿意付出较高价格,即视觉信息影响可信性进而影响购买决策。在大学课堂环境下,教师的仪表形象就是最初的第一印象,得体的服装是视觉工具能体现出专家精神和严肃性。如果教师着装大方得体、富有知识权威且举止亲近和蔼,这会激发学生对教师表示友好并愿意遵守课堂规则,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行为示范”并产生亲近感,进而形成教师是“可靠的”的第一印象,并且这种最初的信任认知会在后期维持信任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结论及讨论

对任课教师的信任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认知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认知,就会产生教学行为的偏差。本文首次提出信任教学模式,这是以往研究所不具备的。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学生对任课教师信任的概念内涵及大学课堂环境下信任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包括教师的品德、教师科研反哺教学的新知识、教师责任心与随和性的平衡、课堂互动及其负面反馈的中性态度、公平性、初始信任(第一堂课)等因素,其中教师良好的品德(正直和责任心)是构建信任的核心内容。信任是积极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而建立信任教学模式,光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学生个体的信任倾向以及社会大环境也会影响信任。此外,教师是复杂的“社会人”而不是“理想人”,信任不是凭借正式的制度形成的,社会和高校组织对信任教学模式的认同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应该能够引导教师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包含了教师自主表现出来的非制度化的改善信任的行为。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高校学生信任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表示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