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中游阆中段冬季水鸟多样性

2020-07-09 07:17杨琬婧胡杰陈红魏永李艳红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样线阆中嘉陵江

杨琬婧,胡杰,陈红,魏永,李艳红

西南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嘉陵江为长江上游支流,全长1 345 km,干流流域面积约为3.92 万km2,是长江上游的重要一级河流[1]。嘉陵江中游江面开阔,沿江湿地丰富,位处候鸟迁徙通道,是大量水鸟的栖息地和越冬地[2]。近年来,由于嘉陵江航道渠化工程的实施,极大程度地改变了沿江水鸟的栖息环境,使水鸟种类、数量和分布发生了改变[2,3]。近年已有学者对嘉陵江中游南充段、武胜段和蓬安段等河段的水鸟多样性进行了调查[2-6]。

阆中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嘉陵江绕城而过,灵动的水鸟更为阆中的旅游增色不少。但迄今为止,尚未有针对嘉陵江阆中段冬季水鸟的报道。

近十年来在嘉陵江中游开展的多项调查均表明人为干扰是导致鸟类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5,6]。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5],是生物多样性评估与监测,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指标,是一类对栖息地改变和环境变化反应极为敏感的动物[8]。已有研究表明,旅游旺季大量游客带来的噪音、汽车尾气污染对当地水鸟数量、组成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7]。为此,于2015年开始,连续5年在嘉陵江中游阆中段展开了冬季水鸟多样性调查,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水鸟资源状况和干扰因素,为该地区冬季水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结合阆中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保护建议。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阆中市,处嘉陵江中游,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嘉陵江阆中段全长59.45 km,最低海拔约323 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光照适度。年均温度17 ℃。年均日照1 379.8 h,年均降水量1 033.9 mm。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

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嘉陵江阆中段冬季水鸟进行了调查。沿江共布设样线7 条(见图1),样线总长度为11.14 km(见表1),调查区域总面积为6.92 km2(见表1)。利用全球定位仪(GAMIN GPSmap 60CSx)进行定位,使用10×42 倍双筒望远镜(博冠,FMC 0-2)和20~60 倍单筒望远镜(SWAROVSKI,德国产)直接观察计数,用相机(Canon PC1680)拍摄记录生境条件,同时记录种群数量、生境及干扰因素等信息。根据调查情况,将嘉陵江阆中段的干扰类型分为采砂、交通运输、旅游休闲和农耕活动4 个类型。

图1 嘉陵江阆中市越冬水鸟调查固定样线分布图Fig.1 Fixed line transects of winter waterbirds survey in Langzhong section of the Jialing River

表1 样线布设概况Tab.1 Details of the designed line transects

2.2 数据分析及处理

2.2.1 鸟类组成与区系分析

鸟类分类依据根据郑光美所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9]。鸟类区系分析根据张祖荣所著《中国动物地理》[10]。

2.2.2 鸟类优势度及密度

鸟类优势度通过记录到各鸟种种群数量所占比划分:种群数量所占比大于10%为优势种,占1%~10%为常见种,占0.1%~1%为少见种,所占比例小于0.1%为稀有种[4-6]。

水鸟密度用公式:

(D:水鸟密度;N:水鸟个体数;S:样线面积)。

2.2.3 水鸟多样性

水鸟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使用Shannon-Wiener 指数[6]进行计算:(S:总的物种数;Pi:第i 物种个体数与所有物种个体总数的比值;H′:物种多样性指数)

2.2.4 干扰程度

根据干扰时间的长短和面积的相对大小将干扰强度划分为三个等级:(1)轻度:干扰时间相对较短,面积相对较小;(2)中度:干扰时间较长,面积较大;(3)干扰时间长,大面积受干扰[11]。

3 结果

3.1 水鸟组成

2015年至2019年5年间共观察到水鸟30 种,隶属7 目9 科。从种类组成来看,以雁形目(Anseriformes)鸟类最多,16 种;其次为鹈形目(Pelecaniformes)、䴙䴘目(Podicpediformes)和鸻形目(Charadriiformes),均为3 种;鹤形目(Gruiformes)和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均为2 种;鲣鸟目(Suliformes)最少,仅1 种。

3.2 居留类型与区系分析

5年来观察记录到的水鸟中,属于留鸟的有小䴙䴘(Trachybaptus ruficollis) 、 白 鹭(Egretta garzetta)、苍鹭(Ardea cinerea)、长嘴剑鸻(Charadrius placidus),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和冠鱼狗(Megaceryle lugubris)共7 种占总数的23.33%;其余为冬候鸟,占总数的76.67%。

从区系来看,属于古北界种类的有19 种,占总数的63.33%;属于广布种的有5 种,占总数的16.67%;属于东洋界的有6 种,占总数的20%。

3.3 优势度与密度

调查观察到的水鸟当中,优势种为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和骨顶鸡(Gallinula chloropus),密度分别为23.54%和17.41%,占总观察数的40.95%;少见种有赤颈鸭(Anas penelope)、黑颈䴙䴘(Podiceps nigricollis)、凤头䴙䴘(Podiceps cristatus)、矶鹬(Actitis hypoleucos)、长嘴剑鸻、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和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共7 种,占观察总数的3.20%;稀有种有 针 尾 鸭(Anas acuta) 、 琵 嘴 鸭(Spatula clypeata)、大白鹭(Ardea alba)、普通翠鸟和冠鱼狗,共6 种,占观察总数的0.41%;其余为常见种,共15 种,占观察总数的55.44%(见表2)。

3.4 水鸟多样性

以2019年1月嘉陵江阆中段水鸟多样性为例,不同样线水鸟多样性见表3。其中样线LZ-1 水鸟密度最高,为747.39 只·km-2,样线LZ-7 水鸟密度最低,为77.32 只·km-2。

于2019年1月在研究区记录到水鸟26 种,其Shannon-Winner 指数为2.366,Pielou 指数为0.726;各个样线多样性对比结果表明,Shannon-Winner 指数最高为样线LZ-1,为1.918,Pielou 指数为0.748;水鸟多样性最低的样线为LZ-7,其Shannon-Winner指数为1.439,Pielou 指数为0.692(见表3)。

比较各年份水鸟多样性得出的结论是:2018年所观察到的水鸟多样性指数最高,其Shannon-Winner 指数为2.378,Pielou 指数为0.839;2015年观察到的水鸟多样性指数最低,Shannon-Winner 指数为2.142,Pielou 指数0.727(见表4)。

3.5 干扰强度

从总体干扰程度来看,干扰强度最高为样线LZ-3 和样线LZ-6,样线LZ-3 主要受高强度采砂活动和成片的农耕地所影响;而样线LZ-6 则主要受到周围近距离高频度的交通运输和旅游休闲活动影响;所有样线中LZ-1 和LZ-5 所受干扰程度较轻(见表5)。

4 讨论与分析

本次调查在嘉陵江阆中段共观察到水鸟30 种,隶属7 目9 属,水鸟资源较嘉陵江武胜段(18 种,2014年),蓬安段(21 种,2016年)丰富[5,6];而与2004年嘉陵江南充段所观察到的31 种相近[2]。但所观察到的水鸟种类有所不同。本次调查主要缺少鸻鹬类涉禽,如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白腰草鹬(Tringa ochropus)、扇尾沙锥(Gallinago gallinago)、银鸥(Larus argentatus)、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棕 头 鸥(Larus brunnicephalus) 和 凤 头 麦 鸡(Vanellus vanellus)等,但同时也观察到了2004年嘉陵江南充段未曾观察到的鸟类:如鹊鸭(Bucephulu clangula) 、 赤 颈 鸭、 翘 鼻 麻 鸭(Tadorna tadorna)、赤膀鸭(Anas strepera)、针尾鸭、罗纹鸭(Anas falcata)、琵嘴鸭、斑头秋沙鸭、黑水鸡、黑颈䴙䴘和凤头䴙䴘等。推测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2004年嘉陵江南充段尚未渠化完

全,在自然江段有着大量的滩涂湿地及静水浅湾,江中沙洲丰富,沿江还有大量被草荒滩,是适宜涉禽栖息的环境,而至2012年嘉陵江阆中段已实现全段渠化,渠化江段水位抬升,形成水库,沿江大量滩涂湿地及江心洲被淹没,江面变宽,对游禽的吸引力增加[2];而鸻鹬类水鸟除了缺少适宜的栖息地外,对干扰的敏感程度也大于游禽和鹭类和鸥类[7]。

表3 2019年1月嘉陵江阆中段不同样线水鸟密度及多样性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winter waterbirds density and diversity in different sampling line transects of Langzhong section of the Jialing River in January 2019

表4 嘉陵江阆中段不同年份水鸟密度及多样性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winter waterbirds density and diversity in different years in Langzhong section of the Jialing River

表5 嘉陵江阆中段不同江段干扰强度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Langzhong section of the Jialing River

以往的调查表明人为干扰是导致水鸟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3-6,14],本次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Shannon-Wiener 指数最高的样线LZ-1 和LZ-5 的干扰强度总体评价均为轻度;而处于城区段的LZ-2 和LZ-3 由于高强度的交通运输和旅游休闲导致起干扰强度分别为中度和重度,尽管样线LZ-2 的水鸟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1.907),但均匀度指数是最低的(0.673);而样线LZ-7 的干扰强度总体评价为重度,主要原因是该样线中存在采沙场2 处,观察处河对岸均为农田,缺少芦苇荡等遮蔽物。

2019年调查所发现的26 种鸟类种类数量明显多于2015—2018年期间所观察到的,推测可能由于2015年至2018年正进行嘉陵江(川境段)相关配套工程滩险整治,航道整改工程势必会对沿江栖息的水鸟产生一定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优势种为骨顶鸡和斑嘴鸭。其中,斑嘴鸭无论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自然江段[13],还是在江段渠化进行时阶段[2],以及渠化后阶段(本次调查),斑嘴鸭都是嘉陵江中游的优势种之一,说明了斑嘴鸭适应能力较强。此外,在以往针对嘉陵江其他江段的调查中骨顶鸡均不为优势种[2-6,13],但在嘉陵江阆中段除LZ-1 外的样线均有观察到,尤其在样线LZ-4 中观察到的骨顶鸡数量最多,有197只,比2012年在四川东部所观察到的151 只还多[14],说明嘉陵江阆中段生境条件适宜骨顶鸡生活。

5 保护建议

阆中市为著名旅游城市,嘉陵江绕城而过,风景秀丽优美,其主要观赏景点为水域风光、人文和具特色的建筑群,但迄今为止暂无以观赏冬季水鸟为主的旅游开发,故而对相关方面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欠缺。

为保护嘉陵江阆中段水鸟多样性,综合5年来的水鸟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几点保护和管理建议:

(1)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合理规划采沙场,以减少采砂作业对水鸟栖息地及水鸟活动的影响。如严禁在水鸟较为丰富的区域进行采砂作业。

(2)建议在建设湿地公园时,适当增加涉禽类水鸟可栖息环境。

(3)设立冬季观鸟点,意在为水鸟爱好者提供冬季最佳观鸟点,也可成为标准化管理的旅游景点,同时为该地区水鸟保护工作提供便利;可在观鸟点添加环境教育元素,如设立水鸟知识展牌,宣传湿地保护及相关的科普知识等。

观鸟旅游是一种在不打扰鸟类的情况下以观赏野生鸟类活动为目的的专项生态旅游,是野生动物观赏旅游的一种[12],对目的地的环境影响负面作用最小,但却能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16]。美国的观鸟旅游发展近年来非常惊人,但国内对此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为作为旅游城市的阆中推荐两处适合的观鸟点供参考。

图1 中样线LZ-2 和LZ-4 为推荐观鸟点,均处在城区段,沿江均布设有步行道,且来去交通方便。

样线LZ-2 位于阆水西路鱼翅广场附近,该处具大块江心洲,有成群斑嘴鸭在此活动,另有成群白鹭停栖于江心洲上,亦可见红头潜鸭、黑颈䴙䴘、凤头䴙䴘、罗纹鸭等色泽鲜亮的游禽和普通秋沙鸭等少见水鸟出没;该处有客船可付费搭乘,环绕江心洲进行观鸟。

样线LZ-4 位于阆中东路华胥广场处,该处具浅水滩、芦苇荡等多种生境,步行道布设于芦苇荡间,观鸟无需乘船,在步行道上便可观察到江中活动的水鸟;该处有大量成群活动的骨顶鸡,亦可见翘鼻麻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及四川省重点保护水鸟黑水鸡、小䴙䴘和凤头䴙䴘在此处活动。

以上两处虽均处于城区段且水鸟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统一管理,来往人员杂乱,观光船只、打渔船的频繁经过、垂钓者众多,这些都会干扰水鸟的正常生活,特别是一些生性敏感的水鸟还可能会因此长时间不返回该栖息地[14]。此外,若要设立观鸟旅游景点,仍需详细的规划和管理,在尽量减少干扰的同时满足游客的观鸟需求。

猜你喜欢
样线阆中嘉陵江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调查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嘉陵江边是我家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桑大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广西大明山两栖动物多样性时空格局观测
云南玉龙雪山两栖动物多样性时空格局的观测
基于ArcGIS应用六棵树抽样调查方法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