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荣走向没落

2020-07-09 03:15王文川
北方音乐 2020年10期

【摘要】鲁特琴作为一种在欧洲与中东地区,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的弹拨乐器,其历史显现了从发展到繁荣最后逐渐没落的走向。从刚刚脱胎于阿拉伯“乌德”的五弦拨子弹奏乐器到十五世纪末期制作精美的七至九弦手指弹奏乐器,鲁特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进化出多种形制。这一曾经的贵族圈宠儿为何经历了十八至二十世纪将近三百年的沉沦,探索其背后的原因能够使我们更多地了解那个时期的音乐发展。

【关键词】低音弦;复调化;巴洛克鲁特琴;鲁特琴调弦;指甲的去留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01-02

【本文著录格式】王文川.从繁荣走向没落——鲁特琴历史的探讨[J].北方音乐,2020,05(10):1-2.

前言

针对鲁特琴从简单的五组琴弦拨子弹奏乐器,历经几个世纪进化成为形制种类多样、调弦方式复杂、琴弦数量极多、能够演奏复调的弹拨乐器,其地位却从十五十六世纪宫廷音乐的中心跌落至十九世纪一度被误认为乌德琴变种的低谷这一历史,本文将从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八世纪这一历史范围鲁特琴本身结构的发展與同时期其他乐器的发展这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鲁特琴结构与演奏技法的发展对其历史走向的影响

鲁特琴(又名琉特琴),其最直接的起源通常被认为是阿拉伯地区的乌德琴。乌德琴作为人类发明最早的弹拨乐器,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苏美尔人的文献记载中,它随着牧民、商人与阿拉伯军队的脚步进行了世界范围内的迁徙,一路从中东地区延丝绸之路向东进入中国,朝鲜与日本等地,演变为如今被人熟知的琵琶;另一路沿西亚、北非路线,由摩尔人带入西班牙等地区,形成后来的鲁特琴。

由于宗教冲突与民族战争等原因,跟随阿拉伯军队进入西班牙、西西里岛地区的乌德琴没有被欧洲大部分地区所接受而只在西班牙等地中海地区流行,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排斥。直到十一至十三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欧洲人在教皇的领导下征战中东、埃及等地区,在旷日持久的血腥战斗间隙,乌德琴这种敌人手中的乐器成为了骑士们的朋友并被带回欧洲,其制作手法与演奏技巧在基督教与穆斯林教的人民之间流通起来,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Alud(乌德琴)逐渐在欧洲演变成为了Luth(鲁特琴,法语),也在这个历史时期鲁特琴出现了同度复弦的和声弦与单弦的低音弦,增加了音量与泛音的和声弦与低音弦大大加强了鲁特琴的音乐表现力。

进入十四世纪,欧洲社会的关注重心逐渐从宗教转移到世俗,伴随着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世俗化,音乐的发展也形成了教会与世俗“两开花”的结果。从教堂中的花唱式圣咏到各地的诸如恋诗歌手,名歌手等游吟乐手的盛行再到贵族圈中贵族作曲的兴盛,鲁特琴、排笛与维奥尔琴的组合随处可见。鲁特琴往往被用于独奏或游吟歌手的伴奏,或是在上述乐器组合中担任低音乐器的职责,随着中世纪音乐形式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正是在这个时期,鲁特琴的形制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声弦复弦被扩产为五组,相应的,为了承担琴弦增强的拉力,其琴头也开始变得向后弯曲,特别是十四世纪后期到十五世纪,为了适应并能够进行复调音乐的演奏,鲁特琴的低音弦与和声弦被进一步扩展,通常具有七至九组琴弦,甚至低音弦也出现了八度的复弦,鲁特琴的制琴师们干脆将其琴头制作成标志性的直角弯角,以此来适应琴弦对琴头不断加大的拉力。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是鲁特琴大放异彩的时期,十六世纪以来,西欧地区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繁荣发展,富庶的社会生活也体现在了鲁特琴的制琴工艺上,外型上不仅使用名贵材料进行制作,琴身上具有精美的雕刻,形制上也进一步被扩展,在法国与西班牙地区出现了包括五组低音弦在内的十一组琴弦鲁特琴,而这一改变终于使本就不堪重压的琴头再无力承担琴弦的拉力,于是增加了名为“Bassrider”的装置用于安装低音弦以减轻琴头的压力,巴洛克鲁特琴就此成型(由于“Bassrider”具有容易损坏的缺陷,使其在十七世纪被具有鹅颈结构的鲁特琴替代)。随着巴洛克时期通奏低音的出现与复调风格的极大繁荣,十一组琴弦的巴洛克鲁特琴使用起来再次变得捉襟见肘,于是巴洛克鲁特琴进一步发展出三种形制,一是十一到十三组琴弦的一般鲁特琴;二是十四至十五组琴弦的通奏低音鲁特琴;三是具有十六组琴弦、音域覆盖低音到高音的大鲁特琴。

鲁特琴发展至此,已完全丧失了轻便易携这个曾在中世纪时期广受游吟乐手欢迎的特点,变得臃肿笨重不堪。而且由于其重心太过偏向琴头,指板太过宽厚,往往需要演奏者付出巨大的体力,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大鲁特琴(高1.64米,指板为成人手掌宽度)的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体力不支而晕倒的事故。而且十多组琴弦的鲁特琴动辄几十根琴弦的调音也因所需时间旷日持久令人无法忍受。可以说,巴洛克鲁特琴使鲁特琴的发展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十八世纪后,随着主调音乐的兴起,为适应复调音乐而陷入畸形发展的鲁特琴再次面临到困境。由于在演奏主调音乐时,鲁特琴的低音弦组往往更多地承担了旋律声部的职能,故乐手拇指的重要性被大大增加,然而正是这一点与传统不留拇指指甲的演奏方式形成了矛盾。不留指甲的拇指只能往一个方向拨弦,这点大大阻碍了技巧的发挥,乐手在面对主调音乐音符密集的低音旋律声部时往往力不从心,鲁特琴的演奏渐渐以是否留拇指指甲为准则分裂成了赞成留指甲的法国、西班牙等维新派与反对留拇指指甲的意大利、德奥等保守派。两派之间相互对立,保守派的意大利、德奥等国乐手抵制破坏传统的法国、西班牙乐手,拒绝维新派的同行们上台演出。而留指甲的法国、西班牙乐手们很快则发现自己坚硬的拇指指甲与鲁特琴琴弦实在无法默契配合。鲁特琴自公元七世纪进入欧洲起,便一直以动物毛发与羊肠做成的线作为琴弦制作材料,这一点与鲁特琴的前身乌德琴保持了一致。十七世纪初,铅制低音琴弦曾短暂登上舞台,但很快以太过柔软无法提供琴弦所需张力等原因被抛弃。直至现代材料尼龙被发明,鲁特琴的琴弦还一直以羊肠作为制作材料。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法国与西班牙乐手的拇指指甲经常会刮断鲁特琴脆弱的琴弦,即使没有刮断,指甲与毛发、羊肠这些材料的摩擦声也会被鲁特琴的琴箱放大变的令人无法忍受。

二、同时期其他乐器对鲁特琴历史走向的影响

(一)吉他

吉他诞生于十三世纪的西班牙,其起源与七世纪进入西班牙的鲁特琴有很密切的关系。相比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发展至十多组琴弦的鲁特琴,吉他的琴弦一般为四至五组,并同样拥有两根琴弦为一组的和声弦。巴洛克时期复调风格音乐盛行,鲁特琴的制造师为了满足作曲家声部越来越多、对位越来越复杂乐曲的要求,使鲁特琴成为一种体型庞大或琴弦数量甚多的乐器。而吉他始终维持了其简单、“接地气”的特点,没有被复调作曲家们看中成为施展其才华的乐器。十八世纪,吉他的和声弦逐渐消失,并被扩展为六根琴弦,这些改动在使吉他的演奏变得更加简单的同时,其音樂表现力也被大大提高,被更广泛地接受。单根、六琴弦的配置足够应对支声复调,演唱伴奏与主调音乐独奏等任务。加之西班牙那些受到排挤的“留指甲派”鲁特琴乐手们不堪其琴弦的脆弱,越来越多地把用指甲演奏的技巧运用在吉他演奏上,极大推进了吉他技巧的发展。这样一种调音简单、轻巧易携的乐器,在主调音乐越来越受欢迎的十九世纪相当大程度上取代了其臃肿不堪的前辈——鲁特琴的职能,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二)键盘乐器

巴洛克时期是键盘乐器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十二平均律的运用,键盘乐器得以展现其自由,简便转调的巨大优势,这一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加上十个可以同时参与演奏的手指,使键盘乐器成为热衷对位的作曲家们的宠儿。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便是其各优点的集中体现。反观这一时期的鲁特琴,不仅无立应付新时代音乐频繁的转调,而且相比键盘乐器轻松演奏出的四个甚至五个声部仍然具有较大局限性。加之庞大、繁琐的结构,故鲁特琴没有成为巴洛克时期复调作曲家们实现自己理论的首选乐器,这点从巴赫仅有的六首鲁特琴组曲与他种类繁多的键盘乐曲的对比中就可见一斑。

三、结论

如果把鲁特琴比作一家公司的代表商品,那么它从繁荣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便可形  为“失败的市场定位”。鲁特琴凭借着轻巧实用,音域宽广(相比其他弹拨乐器而言)及易于演奏多声部的特点在一段历史时期内达到过乐器中不可替代的中心位置。然而,让一件早期因受游吟乐手欢迎而流行开来的弹拨乐器,为了适应巴洛克时期极其复杂的多声部音乐而过渡的臃肿化、复杂化,这一做法彻底背离了鲁特琴起初被人们追捧的根本。而其因主调音乐的兴起而改变的演奏技法及其他具有代替作用的乐器的出现,则是鲁特琴走向没落的外在因素。与“市场定位失败的商品”不同,鲁特琴自被当做演奏复调的乐器时起, 其“市场”将会被吉他与键盘乐器瓜分,逐步走向没落的命运也被暗中注定,这并不是令人惋惜的悲剧,而是音乐在不断演化、不断进步的有力证明。

作者简介:王文川(1993—),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在读研究生,山东大学,研究方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