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0-07-09 03:31俞兴虎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有效性

摘 要:物理是初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推进,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成为重要的话题,也是当前物理教师的重要使命。因此,物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与观念,正视当前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症结,并对症下药,锐意改革,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为学生高中的物理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铺垫。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0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08

物理是初中才开设的课程,并且比较抽象、难懂,如果这一阶段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走进物理学科的大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师生殷切的要求,也是当下物理教学现实的紧迫需要。那么,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系统。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角色定位不当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引者。但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师对自己的认知有所偏差,定位有所不当。一方面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在中考中占的比重较低),学校以及教师对物理教学不够重视,要让位于其他主要科目;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掌控着教学进程,并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从属者,学生只能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一来就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发展。

(二)教学模式单一

物理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究的学科,本应该是充满趣味的。但是在传统的物理教學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仍是“平白的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并且,许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复杂,需要借助多媒体等设备来辅助教学,但是显然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对其他教学模式的探索比较少,未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

(三)实验教学形式化

实验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重要渠道,可以说物理的学习是离不开实验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物理知识体系,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但是,目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却流于形式,除了部分学校存在实验设施缺乏的情况之外,教师观念的落后以及对实验课程的不重视也是重要的原因。

(四)教学评价不合理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励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评价模式陈旧、单一,教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一切都以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为教学出发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也没有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比如促进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建立等等。此外,评价的方式也比较落后,教师一手操办了学生的评价,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学生之间没有参与互评,家长也没有参与到教学评价当中来。

二、初中物理教学有效策略

(一)借助媒体开展教学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一种常规手段。多媒体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增添了许多色彩,使课堂更加生动,充满趣味。在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物理的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如果单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物理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把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尤其是在涉及一些复杂的物理实验与物理现象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也会更加热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不仅要讲授课堂中的知识,也要对学生进行拓展,给学生播放一些物理和科技的纪录片等,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在讲授“磁现象——磁场”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我国古代的罗盘和指南针,并让学生思考“这些仪器运用了什么原理”,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涉及“磁场”的知识时,由于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学生理解这部分的知识就会非常吃力。于是,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现了不同的磁场形式,如条形磁场、马蹄形磁场等等,这样学生对磁场的理解就会更清楚。

(二)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在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目标,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物理是一门深奥的学科,许多知识都需要经过思考和探究,但是学生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要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物理知识体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时,应避免学生走向思想上的“死胡同”。另外,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还能够让小组之间进行帮扶,而对一些物理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对一些物理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帮助,这样有利于建设和谐、友爱的班集体。例如,在教学“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小组来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之后进行探究学习。在这过程中,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要划分清楚,比如小组长、检车者、跟踪记录员、概括者以及发言者等。教师还要注意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之间对学生进行引导。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探究性的问题:(1)当电阻一定时,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

(三)调整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许多物理基础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展现,并且物理实验也是中考物理考核的内容之一。此外,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物理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是,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甚至流于形式化,教师不太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另外,有一些实验由于实验器具和场地的影响,也难以在课堂上进行开展。但是,随着物理实验设备和器材的逐渐完善,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了自己的物理实验室,多媒体也可以辅助教师开展一些不利于操作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实验的流程,掌握物理知识的建构过程。例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开展物理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乒乓球、细线、石块、木块、烧杯、水、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等工具,再给学生介绍有关浮力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自主操作物理实验。比如在测试“浮力的大小”这一实验,通过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石块,把石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度数来证明浮力。通过实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四)引入生活教学资源

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应用到了物理知识。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只局限于教材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则应用较少,这样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就会很远。结合生活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踐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在课堂上设置生活化的实验。生活化的教学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应该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除了在课堂之中施行之外的话,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探究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压强”一课时,可以结合生活进行教学。首先,我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来让学生进行思考:“一个小女孩站在厚厚的雪地里,双脚陷雪里,而一位大叔利用雪橇站在雪里,几乎没有陷进去,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五)改革课堂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教师单一式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教师的主观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物理教师积极地采用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评价,进而提升评价的合理性与客观性。此外,传统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但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却关注较少,也没有关注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和变化。只有改革课堂评价体系,才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得到调整,才能更好地来应对教学和学习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了“光的色散”内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评,如学生A称其对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等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对于色光的混合规律和颜料的混合规律理解得不够透彻,需要继续进行深化学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如学生B评价学生A时说,A学生在课堂对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还是很不错的,学习态度也比较积极主动,这一点值得学习,但是在实验操作环节把握得不是很好,需要改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鉴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改革和调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当前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改革和创新物理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海旭.浅析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

[2]秦林.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几点举措[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16).

[3]姬良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才智,2019(7).

[4]陈峰.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

作者简介:俞兴虎(1974.1—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有效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