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模式实践应用

2020-07-09 03:31王丽娟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小组合作实践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合作互动学习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创意提供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充分沟通、交流、合作和探究,从而帮助他们认识不足,明确进步的方向,提高综合美术素养。本文综合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互动这一教学方式的实践应用路径,以期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小组合作;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74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走入美术知识的殿堂,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带领学生走进绘画艺术中,在学习和实践中构建科学、健康的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各种美术活动中,以材料、工具制作美术作品,通过鉴赏、交流获取审美体验,感受美术教学的乐趣,从而提高美术素养。

一、小组合作互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互动中集体意识是前提和基础。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美术活动,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作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小组合作互动是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进去,向小组学习目标共同发挥作用的。因此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应当先教会学生必备的合作技能、合作意识,让小组互动氛围更加亲密、团结,让成员之间能够互相信任,进一步强化小组互动学习模式的积极影响,让更多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同时,小组合作互动是一种规范性的团体活动,在参与小组合作之前,美术教师应当申明小组合作的相关规则、制度和方法。其一,强调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具备基本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其二,强调小组合作中要分工明确,在小组学习目标中划分子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将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凝聚为一个整体。其三,在强调合作团结的基础上,更要给成员独立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树立自信,提高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美术知识,更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动手实践中提高美术绘画能力,提升自信心,收获成就感。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要做好定位,明确自身职责,加强引导,一步步帮助学生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能通过小组合作得到进步和提升。而且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思想、价值观塑造等。

(三)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小组合作互动中,学生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相比之下会更加敢说敢做,敢发表意见,这不仅可以给他们更加充分的发挥空间,还能推动学生之间的情谊,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共同进步,互相发现问题,取长补短。

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互动中会通过和他人的沟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宽容、体谅、客观评价他人的表现等。较为宽松、愉悦的小组互动氛围也能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展现各自的特长、优点,实现思维碰撞。

二、小学美术中小组合作互动开展的应用路径

(一)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互动交流、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等学习流程,因此教师首先要考虑是小组的建设问题。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讲,而小组合作则是要营造出自由、开放和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教室条件,打乱课堂座位顺序。条件合适的学校也可以利用美术活动室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以民主的方式组建小组。教师也可以为分组制定规則,或者提出合适的建议。按照班级人数,以4-6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的美术成绩要按照优等、中等和差等打乱分配。活动室可以配备大型的操作台让学生集体学习,各组的整体水平也会更加平均,有利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彼此互助互惠[1]。

小组分配中至关重要的是组长人选问题,组长要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职能分配,并引导和管理成员的交流、合作和探究活动,因此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成员之间也能接受他的协调管理,同时要做好汇报、记录和整理的琐碎工作。一般小组长可以采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做组长的机会,能够在小组组织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激发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二)关注后进生,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互动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学生的美术水平,更要强调给后进生更多的成长空间,对于部分美术基础较差、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注重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进步和成长。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兼顾整体的班级学习进度,难以对少数后进生进行针对性照顾,因此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助、互动的方式,对后进生进行适当的培养和转化。其一,对后进生可以让他们自由组队,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结成小组,或者担任小组组长,而各小组的合作中也可以按照他们的能力分配一些较为基础的任务和职责,让他们能参与到整个小组活动中,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鼓励、表扬和肯定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其二,有意识地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成员有意识地帮助后进生。小组成员在探讨、交流或者共同完成小组任务时,可以让美术基础较强的学生带动后进生,帮助他们掌握绘画、雕刻的基本技能,而其他成员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帮助后进生提高技术,增强信心[2]。

如美术课堂上,课堂教学的主题是蔬菜瓜果雕刻,学生要借助自己的联想进行创作,不限制造型、题材。在这堂课上,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雕刻技术、绘画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想象力,让学生了解蔬果雕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课前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蔬果,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可以按照美术水平进行高低搭配,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分组,按照兴趣爱好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要设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并开展分工合作。为了帮助后进生,教师可以有意安排后进生担任小组长,让他们带领全组同学共同完成任务。这一决定大大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和荣誉感,他们在这节课上表现积极,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细节雕刻任务,认真负责,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三)开展多样性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是基础性教学,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尤其是进入中年级阶段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可以自主完成手工操作和独立绘画等任务,因此可以采用渗透合作的方法,通过多样性的小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的参与意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如可以组织开展手工课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通过雕塑、雕刻和剪裁等提高动手能力,并充分放飞想象。

在多样化的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策略,在分配任务时综合考量小组成员的水平和特长,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如,让想象力丰富、对色彩敏感的学生完成上色任务,让绘画基础好的学生完成画稿任务,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建议、确立主题等。

在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加强对其学习过程的关注和重视。当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建议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引导小组将建议和想法实现出来。在小组合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相评价和组内评价,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点评,分享学习心得、学习成果和创作灵感[3]。

如四年级的瓜果蔬菜雕刻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课堂和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自由选取自己喜欢的瓜果蔬菜,学生热情高涨,课堂表现明显较之前更加活跃,他们围绕着学习目标设定小组活动计划,讨论交流,成员们挑选形态各异、色泽不同的瓜果,用牙签、刻刀进行雕刻。小组合作中有的负责挖,有的负责刻,有的负责做装饰,课堂上非常热闹,课堂纪律也比较好。

(四)提高小组合作互动的长效性

小组互动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美术的难点,为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互动交流提供空间。教师要合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适用性,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尤其是对于部分互动较强的教学单元,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而对于部分以讲授为主的单元,则要适当缩短小组合作时间。同时小组合作更要做到长效高效,重视小组合作的高质量,让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不断得到新鲜、有意义的收获。

小组合作这种方式要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需要教师完善整个学习过程,设定基础的小组合作模式,规划小组合作流程。第一环节是进行教材赏析,立足教材知识进行讲解分析,标注教学难点。第二环节是进入正式教学,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清晰认识,对基本的技法要求有清楚了解。第三环节是在正式分组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动,并对小组合作的流程有所掌控,如前5分钟让小组确定活动主题,规划小组任务,并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4]。然后在10-15分钟内让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成员可以自主思考、互动交流,保证小组内分工合理、明确。最后一个环节是展示和评价,让小组将活动成果展示出来进行自我评价,接受他人评价,认识到小组活动的不足和问题。完善小组活动流程能确保小组活动这一方式更加规范、标准和科学,从而能够长期执行下去。

三、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模式是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方式,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小组互動得到帮助和提升,而组内的合作和竞争也能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仅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更能拓展美术课堂教育渠道,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高心.探究小组合作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12):223.

[2]弓晓晶.小学美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1):118.

[3]陈巧平.小组分工合作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0):239.

[4]赵翠华.浅谈小学美术小组合作教学法[J].新课程(上),2018(1):128.

作者简介:王丽娟(1971.3— ),女,汉族,山东临沭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小组合作实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