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音乐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07-09 03:31颉涛涛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实践

摘 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的教育工作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培养特点,因此会有大量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各种类型的社团。其中,音乐社团作为培养学员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的关键手段,青少年活动中心应当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去积极建设音乐社团,以各类丰富多彩的音乐社团活动去吸引更多学员加入,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简要論述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音乐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存在的不足和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音乐社团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76

一、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音乐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1.提升青少年的音乐审美能力及素养。众所周知,音乐社团聚集的青少年都是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所以这样一个团体能够满足其对音乐的学习愿望。音乐是一门需要实践的艺术。加入音乐社团后,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参加音乐互动的平台与机会,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提升自己的渠道,对于提高青少年的音乐审美能力及素养意义重大。

2.营造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能够对青少年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音乐社团活动空间,能够形成特殊的群体文化。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汇聚的时代,部分消极文化、享乐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弥漫,因此我们急需一种积极文化对青少年形成正向影响。而通过建设与发展音乐社团,便可在整个青少年活动中心营造出浓郁的音乐氛围,让社员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引领文化氛围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前进。

3.锻炼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领域对于青少年群体所提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除了文化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之外,对青少年其他方面的素养也有更多要求,比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而通过青少年活动中心中音乐社团活动的开展,便可对青少年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锻炼,进一步助力其提高综合能力。比如,通过一场音乐晚会活动的举办,从前期的策划、准备、彩排到后续的正式演出等一系列工作的安排、开展,都让社员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实现了个人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音乐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对社团认识不足。部分学校对艺术社团并不重视,也未能认识到音乐社团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在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所以对音乐社团的发展缺乏指导。许多学校对于学生的校外活动并不重视,更多关注的是文化课和技能课,所以会出现部分音乐社团数量极少的情况。此外,也有很多青少年学生的家长反对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浪费在校外活动上,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参加社团活动,希望他们努力学习考大学,种种因素都制约了音乐社团的发展。

2.社团活动经费有限。音乐社团的活动经费有限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这一问题不仅仅是音乐社团存在,其他类型的社团也会遭遇这一问题。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社团经费多数来自会费、校方以及社会资助,其中会费筹集难度高,因为很多学生会因为要交会费而拒绝加入;学校对社团投入的费用也相对较少;社会资助需要学生有很强的交际能力才能拉到赞助,这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比较困难。所以,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音乐社团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社团管理较为松散。音乐社团中各位成员的上课时间、练习时间都不一定,所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社团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社团目标不明确、社团规划较为短视等原因,都会导致管理松散,很多学生加入音乐社团后觉得毫无乐趣且不能提高自己。

三、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音乐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

1.规范音乐社团管理。当前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音乐社团建设中出现制度制定滞后,社员加入、退出较为随意,只需缴纳培训费便可加入成为社员,并没有参加社团的相关手续与条件等情况。而这种“散养式”的社团管理导致音乐社团运转并不顺畅,出现社员流动性较大、培训骨干频繁出走、音乐社团活动无组织计划等情况,优秀的音乐社团文化则无从谈起。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任何一个社团的建设与发展都需要做好规范化管理,而这也是青少年活动中心音乐社团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具体建设实践中,青少年活动中心需要对音乐社团章程予以完善。具体来讲,需要结合自身实情,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对社团活动宗旨予以明确,对每一位社员的行为有所约束。一方面,要通过规章制度对教师在社团活动中的管理与指导作用进行保证;另一方面,要通过规章制度去培养青少年在社团中的良好行为,以奖惩制度、激励制度去推动社团的有序、合理发展。同时,对社员的吸收,要设立一定的资质门槛,入团需要填申请资料,退团也需办理相关手续。每一次音乐社团活动都需制定规划方案。活动经费由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预算保障,并且到年底要有详实的资料记录存档。除此之外,音乐社团建设还需要内部多个部门的合作协调,其中包含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宣传部与后勤部。不仅要善于利用各类媒介对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音乐社团进行宣传,提升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而且也要为音乐社团的各项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唯有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才能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从而促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音乐社团建设步入正轨。

2.丰富音乐社团活动。当前部分青少年活动中心管理者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也为了省事省心,所以在音乐社团建设中开设的活动往往带有明显的培训色彩,甚至直接将培训教学与社团活动画上等号,导致音乐社团活动形式单一且内容枯燥,严重匮乏趣味性、艺术性,青少年社员的参与欲望也随之受到严重打击。

对于任何一个社团的建设发展来讲,倘若无法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势必会出现社团建设危机。因此,青少年活动中心需要在机构与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去开展更为丰富的音乐社团活动,确保社团自始至终能够保持生机。比如,我们可结合青少年群体对竞赛与挑戰有极高兴趣的心理特点,展开一系列的音乐比赛活动。音乐社团则可模仿各类音乐选秀节目,举办歌唱或是器乐比赛,比赛主要面向青少年活动中心音乐社团内部社员,通过层层比拼,由社团人员、家长以及指导教师进行评比,角逐冠军,并且为获奖社员提供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此外,在开展音乐比赛活动期间,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宣传部门还应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提前做好宣传,吸引更多社会人员的关注,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音乐社团建设造势。众所周知,一届音乐比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音乐社团建设而言能够产生扩大影响力、扩大队伍以及促进其稳健发展的作用。此外,除了音乐比赛活动之外,还可开展音乐演出排练、音乐会、音乐剧欣赏等活动。各种丰富的活动的开展同样能扩大音乐社团的影响力,进而吸引大量青少年学员加入,为音乐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增添活力。

3.打造特色音乐社团。在音乐社团的建设中,找准特色是助力该社团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唯有具备鲜明特色的社团,才能在众多音乐社团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青少年加入。此外,致力于打造特色的音乐社团,也意味着这一社团对音乐文化的追求与执着。

实际上,青少年活动中心可结合当地特色,从戏曲、民歌或是乐器着手,建设音乐社团,组建一支拥有较高水准的演出队伍。音乐社团除了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定期开展排练与演出外,还应多走向社区、学校、乡村等地进行演出,参加当地的音乐活动,提升社会影响力。这样不仅让社员得到锻炼,也能成为展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窗口。如此一来,便会有大量青少年加入其中,甚至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看到音乐社团的良好发展之后,会通过不同形式的赞助为社团活动提供经费。值得注意的是,打造特色的音乐社团需要由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因为大多数社员的音乐水平并不高,并不能正确判断何种音乐形式最具特色以及适合在当地发展,所以青少年活动中心需要委派专业音乐教师对音乐社团展开专业指导,为其特色社团建设奠定基础。

4.培养社团骨干力量。一方面,需要培养音乐社团的组织骨干。虽然音乐社团中的青少年对音乐都有着极高兴趣,但是每个人在能力、专业、态度及时间安排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为了保证社员都能密切合作,则需要通过骨干成员以更加合适的方式方法去团结社员,让整个音乐社团能够“拧成一股绳”。另一方面,需要培养音乐社团的业务骨干。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音乐社团作为一个以音乐活动为主的社团,面对音乐水平千差万别的社员,业务骨干作为社团业务精英,要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并且在日常训练排练中要对其他社员进行有效的辅导与帮助。所以,青少年活动中心需要委派专业教师对社员中的业务骨干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其成长为音乐社团的“招牌”,不断促进社团专业水平的提高。

5.给予社团全面支持。社团的成立、运行与发展一定离不开充足的物质与资金予以保障,针对于此学校方面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去满足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音乐社团活动的各种需求,进而体现出学校对于学生校外活动的支持与重视。

在物质支持方面,作为学校应当做好相关场地与设施的投入建设工作,比如音乐教室、音乐厅、音响设备等等,还可委派专业的音乐教师在校外活动中心去指导学生的音乐社团活动,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保障,从而满足音乐社团活动的切实需求。倘若学校的资源有限,还可需求社会其他组织的赞助,同样可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在资金支持方面,一方面学校可每年拿出一部分的专项资金用作学生的社团建设,保证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还要委派专人对资金进行管理,将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确保社团能够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团建设工作是助力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齐心协力且结合现实情况,在音乐社团建设中进行探索与实践,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助力音乐社团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出音乐社团活动对提升社员音乐修养与人文素养的作用,为青少年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瑞芝.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团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2]刘芳.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读写算(教研版),2014(1).

作者简介:颉涛涛(1985.10—),女,汉族,甘肃渭源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小学生校外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