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2020-07-09 03:31郭才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欣赏课高中美术现状

摘 要:高中美术欣赏课作为高中美术课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传统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以高中美术欣赏课作为研究切入点,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78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音乐、体育、美术教学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美术欣赏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水平,以特色的美术欣赏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术欣赏课教学重要性分析

美术欣赏课作为艺术欣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对艺术美的感知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等途径获得的。因此,加强美术欣赏课教学,可引导学生对艺术以及艺术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感受艺术的美感,进而促使学生在美学的欣赏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欣赏兴趣

美术欣赏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化的工程,学生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美术作品的鉴赏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美术欣赏兴趣。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而美术欣赏课的实施,则可引导学生在对不同门类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到不同的艺术美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不同的审美态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教师常常需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意境和文化进行理解。而不同美术作品中的美术意境和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大量的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学生所掌握和积累的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实现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充[1]。

二、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一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且欣赏能力存在差距

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学生的能力、所处的家庭环境、自身的艺术基础知识等,均是影响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就目前而言,鉴于美术欣赏课程开展时间比较短,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比较少,以至于其基础知识薄弱,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对于多数高中学生来说,鉴于其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部分学生常常对美术欣赏课程不够重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另外,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前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进而制约了美术欣赏课的发展。

(二)对美术欣赏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高中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常常忽略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同时,在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有些美术教师也忽视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甚至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并未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美术欣赏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课堂教学质量低下[2]。

(三)一些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在一些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兴趣较低,甚至还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了美术欣赏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部分美术欣赏教师素质低下

通常情况下,鉴于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具备大量的地理、文学、历史知识等。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不仅专业素质较低,且其他方面的知识面也较为狭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实现美术欣赏课程的高效教学[3]。

三、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美术的重视程度

鉴于目前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其不够重视的现状,必须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教师、学校、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重视程度。这就要求高中美術欣赏课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对家长进行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作为开展美术欣赏课程的一项重要主体,也必须要为美术欣赏课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有力支撑,以不断促进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

(二)抓住兴趣点,激发学生的美术欣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只有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而提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的情况,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点燃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兴趣点,激发起学习热情,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美术欣赏课程的魅力。

具体来说,在抓住学生美术欣赏学习兴趣点的过程中,鉴于目前现行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其中雕塑等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具体开展欣赏教学中,如果以此为出发点,就会因为学生认同感较低,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其变为与学生兴趣相契合的教学模块,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明确师生定位,确保美术欣赏课程有序开展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单项的知识灌输式的欣赏教学。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现状不太理想,无法满足现阶段人才的培养需求。尤其是针对美术欣赏这一特殊的课程来说,欣赏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要将学习者的感知、个性、情感和想象等因素有机结合为一体。在欣赏的过程中,是切实结合审美趣味和审美经验进行的。另外,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由于学生之间的文化背景、艺术修养、审美体验等不同,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开展高中美术欣赏课程过程中,需要对师生之间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使得学生在欣赏课程中畅所欲言,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论,并发表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有效的欣赏,并促使其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审美能力。

(四)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并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主体下,教师在开展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认识到美术教学不是学术研究,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几点:(1)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点,筛选出科学、合理的美术欣赏教学方法。(2)在具体的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过多强调美术学科的特点,改变传统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和专业名词的现状,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3)在具体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还要将美术欣賞课程与其他的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借助文化知识,引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意境、背后的文化等进行分析,真正提升美术作品欣赏教学的效果。(4)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拓宽美术欣赏课教学途径。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可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以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欣赏教学趣味性的目的。对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教学中,可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与美术欣赏课程相关的节目,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学习。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美术欣赏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五)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素质水平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质量。因此,针对目前美术欣赏课教师综合素质不太高的现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一方面,学校应结合美术欣赏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加强美术教师的业务、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美术课程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优化意识,并强化其竞争意识,不断创新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模式和思维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要结合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现状、美术欣赏课程特点等,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文书.美术欣赏课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教书育人,2019(13):57.

[2]张博学,郑松林.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J].中国高新区,2018(13):122.

[3]周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 2018(8):165.

作者简介:郭才(1970.9—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提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网络初审号:[WW2018_4026]。

猜你喜欢
欣赏课高中美术现状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