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2020-07-09 03:31姚玉平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幼儿

摘 要:故事是一种文学载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解一个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对人生具有指明方向和启迪智慧的作用。故事对幼儿的影响也很深远,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故事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87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教学方式,它自身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丰富性等鲜明的特点,幼儿可以从故事中了解一些生活常识,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还可以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学会一些良好的品德。本文对故事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运用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教师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利用讲故事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言语是在与成人沟通交流过程中,受到成人有意无意的影响,以及幼儿自身不断模仿逐步发展起来的,这其中的过程包括口腔发音、心理理解以及语言表达[1]。如果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童话故事,以及一些耳熟能详的民间小故事、俗语小故事或者儿歌童谣等故事对幼儿进行讲述,幼儿不仅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美感陶冶情操,最主要的是还可以自主对教师的故事语言进行模仿,从而提高幼儿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我国传统节日的契机,将传统节日相对应的民间故事讲给幼儿,包括与春节有关的年兽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等。幼儿阶段的孩子都有喜欢表现的特点,当他们学会了新的故事之后,都会第一时间将自己学到的故事讲给父母,而幼儿将在课堂上听到的故事讲给父母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最好契机。幼儿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教师的语言进行重新加工,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在表达的过程中,为了能将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转述给父母,幼儿往往需要经过更多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幼儿语言表达的清晰度以及逻辑性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进而达到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提前与幼儿的父母进行沟通,由于幼儿正处于学说话的初级阶段,经常会出现意思表达不清晰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向幼儿家长说明情况的基础上,要引导家长多鼓励幼儿,认真倾听幼儿的表达,必要时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使幼儿认识到自己在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加以改进。

家长要避免用言语伤害幼儿,防止出现在表达的过程中积极性受挫的情况,从而影响幼儿的表达热情。可见,通过此种方式,幼儿在向父母复述故事的过程中,也会主动思考故事的逻辑,在复述的过程中,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表达的过程中,幼儿语言的逻辑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讲故事启发幼儿思维能力

当前,适用于幼儿的故事可以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涉及的知识面不一定会比成人的少,很多故事在充满童趣的背后都包含了生活哲理,比如幼儿要如何爱自己、爱家人、爱祖国、爱人民,幼儿要懂得将美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幼儿要懂得尊重长辈爱护幼小,幼儿要有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甚至有的幼儿故事书里面还包含了星体万象、大自然的奥秘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星体、自然方面的知识会强烈激起幼儿对世界探究的心理,从而开发其思维想象力[2]。

很多幼儿在正式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前,就已经阅读了很多幼儿书籍,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知识储备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单纯向他们灌输知识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实践,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学过的知识,在分享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

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专门为幼儿预留出课堂实践的时间,让幼儿在课堂上和小伙伴分享自己听过的、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就需要主动组织自己的语言,思考怎样的表达才能更富有逻辑性,而思考的过程也是幼儿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为了激发幼儿的表达热情,教师还可以设置评比活动,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在班级范围内评比一次表达之星,评比过程中,没有获奖的幼儿会主动与获奖的幼儿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差距,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幼儿在实际的分享过程中,为了赢得小伙伴的认可,就要主动提升自己的表达效果。在正式表达之前,幼儿就需要思考故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的过程是怎样的,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在思考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有效改变幼儿以往在急于表達的情况下,表达过程缺乏逻辑的情况,进而达到启发幼儿思维的教学目标。

三、利用讲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

几乎所有的童话故事、民间俗语小故事等都是正能量的体现,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充满正义感、勇敢又富有智慧的形象,就算是有反面形象也都是正面形象的陪衬,最后被正面人物影响而转变成为好人,所以幼儿可以在故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幼儿年纪虽小但同样可以努力成为一名全身充满正能量的人,这就起到了故事教学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品德的作用。教师在给幼儿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在保证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在幼儿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对幼儿的答案进行总结,并点明故事的主题。

教师可以继续启发幼儿,让幼儿想一想:我们今天便利的生活需要有哪些人的奉献?让幼儿在思考之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幼儿会发现,不仅父母、亲人、教师在为我们付出,还有许许多多不认识的人,包括城市的环卫工人、商场里售货的阿姨、每天接送我们回家的校车司机都在付出,没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也会有很多的不方便。

在享受别人付出的基础上,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有为社会付出的义务,只有在我们主动帮助身边人的情况下,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身边的人才能主动帮助我们,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奉献意识,促进幼儿道德素养的提升。另外,在培养幼儿思想品德的过程中,要恰当选取故事,可选择《大公鸡与漏嘴巴》的故事,可以培养幼儿认真吃饭、珍惜粮食的良好品德。总之,故事内容的选取应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利用讲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幼儿更适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很多幼儿童话故事会在情节中设置悬念,教师再对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故事节点设置在悬念迭起的地方,这样幼儿不会立刻就知道故事的结局,这会促使幼儿产生对故事情节的期待,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故事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声情并茂地为幼儿进行讲述,之后鼓励幼儿通过教师对该故事生动有趣的讲述进行模仿,这就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中也有悬念,能使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力,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幼儿会通过故事章节产生对后续情节的渴望,幼儿迫切想知道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可以激发幼儿对该故事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章节所讲述的内容让幼儿对该故事进行自主创编,幼儿可以展开大胆的想象,尽情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可以在后续的故事讲述中,讲述故事后续的情节,幼儿可以对比一下自身设定的故事情节与实际的故事情节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创设悬念只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长时间听故事很多幼儿都会感到厌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将故事情节改编成小剧本,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自走到故事的情境中去,去体会故事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以及所思所想,进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在此过程中,不仅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幼儿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故事的情节,而且要考虑如何将故事情节传递给观众,在此过程中,幼儿就需要主动与小伙伴进行交流,进而在不断的交流中,实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利用故事教学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以及调动幼儿学习的热情。传统幼儿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会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效果,而利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幼儿教学,师生可共同参与到故事教学情景中。在故事情景中,教师可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幼儿根据故事进行相关的情景演练。同时也可与幼儿共同参与到故事情景中,与幼儿共同进行故事情景演练,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故事情景中,不仅增加了幼儿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勇敢的小英雄故事情景演练中,让幼儿在故事情景中感受到喜怒哀乐,丰富幼儿的情感。

另外,在故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润色故事情节,不能将书本上的故事内容照搬过来,这样会使得故事情节呆板枯燥。应注重故事情节的创新,同时还要给幼儿留取一定的创新空间,在故事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创新故事情节,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故事情节。而且,幼兒在对故事情节创新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更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利用故事法对幼儿进行教学,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思考能力,还强化了幼儿的想象力,对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谢小辉.故事教学对幼儿学习品质养成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5.

[2]黄惠碧.浅谈教育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结合[J].科技资讯, 2015(15):179.

作者简介:姚玉平(1978.12— ),男,汉族,甘肃临洮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法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