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2020-07-09 03:31崔金瑄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问题

崔金瑄

摘 要: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但是学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就出现了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就是学困生。这不仅仅会影响这些学生,也可能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潜在的问题。所以,对于学困生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要根据当前小学教育的特点,认真研究学生状况,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也要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庭的应有作用,重视社会教育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来解决学困生问题。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问题;教育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92

由于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只有青少年在家风家教中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才能够在日后为我国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家长要对家风家教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使家风家教工作能够更加符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建设,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并且在教学当中,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家风家教完整地展现出来,使青少年能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由于青少年在家庭当中的成长和发展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并且家长是青少年的镜子,只有家长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够在启蒙教学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使青少年具备良好的成长习惯,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加强青少年的道德素质。

一、家风家教理论概述

家风家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家风指的是家庭中从祖辈上传承的优秀高贵品质以及精神面貌,彰显家族的整体风气。家教指的是传承的教育范围,主要是内化于心的思想修养以及教化于外的言语行为以及为人处事方法。家风家教会对家庭成员起到极为重要的教育作用,在家庭中能够促进家庭更好地发展。在实际生活中,家风家教也是家长对青少年进行言传身教的重要载体。家风家教能够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能够为青少年构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环境,从而培养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

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家风家教是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华夏儿女的思想道德传承。相比较其他国家的教育形式而言,家风家教有所不同,对于中国青少年而言,家风家教属于家庭式学校,也是青少年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场所,家风家教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良好品德,为青少年日后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发挥重要作用。

二、家风家教蕴含的优势特征

1.提升个人修养。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式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言传身教能够使孩子沿袭优良的品质以及规范性行为,将高贵品质与品格优秀地传承下去。虽然家风家教并没有实质性的明文章程以及完整的基础教育理论,但是却能够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作用,凭借悠久的历史不断发挥教化作用。

2.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基于此环境下,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家风家教存在一系列的现实性问题。为了有效避免家风家教受到社会风气的干扰,必须要充分重视家风家教的有效传承,掌握家风家教历史,能够借助传统思想以及言谈举止,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高尚品德,从而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能够坚守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能够用高尚的行为举止以及道德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家风家教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时效性。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升,所以青少年在思想上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逐步地完善自身综合素养,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只有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当中体会到社会发展,是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才能够逐步地使青少年在探索当中自主地学习思想道德的知识点,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从现如今的教育形势和生存环境当中,可以明显看出当前社会是法制社会,个人的综合素质会决定自身在社会当中发展的优势。所以青少年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在今后的社会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在家庭教育教学中通过良好的家风家教,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懂得综合素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当中增强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家长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在家庭教学中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话语,体现出自身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期望,使青少年在道德学习当中积极地跟随家长,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2.有助于提高青少年优秀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家风家教是青少年成长当中的指向标,所以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家风家教,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由于青少年思想稍微叛逆,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叛逆心理。在当前社会中,部分青少年承上拜金主义,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于拜金的重视程度较低,導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三观意识不够正确,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不到提升和完善。所以家长教师要积极提高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建设,使青少年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辨别不良的习俗和风气,从而积极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家风家教能够帮助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使青少年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且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家风家教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蒙性作用,青少年的文化启蒙源自于家庭以及父母和长辈的言传身教。所以通过家庭教育,青少年能够萌发心目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各项观念。认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家庭中以及父母的言行与教育中获取,并且经过一定的熏陶,能够形成具有行为定向的思想价值观念。青少年在身心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并不中断,所以青少年会受到家风家教的潜移默化影响。

四、家风家教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实施对策

由于我国历史文化较为悠久,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沉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宝贵的思想瑰宝。所以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家庭教学要注重融入伦理亲情、道德素质、做人规矩等文化知识,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地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使传统文化与道德素养能够有效地结合并且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升教学的高效性发展。

1.采用言传身教教育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和睦相处,并且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他人的优势,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由于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性时期,青少年在这一时间段善于模仿和探索,所以父母的言论很容易使青少年进行模仿,而青少年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好坏的辨识程度较低。父母的好习惯与坏习惯很容易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要具备一定的带头作用,使青少年在家庭当中学习父母的优点,摒弃父母的缺点,不断地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素养和道德品质,良好的家庭环境也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具备先进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所以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不断提高对青少年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使青少年在家庭中学习父母的优点,不断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

2.采用严慈相济教育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当中,家长的道德素养与青少年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家庭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和成长,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要想真正得到提升和完善,父母就要在家庭教育中采用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将严厉与慈祥相互结合,才能够在教育当中使青少年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责任心,有效地提升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感悟的思想素养。

3.采用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当中教育与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家长要根据青少年的学习现状以及学习方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探索。由于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叛逆时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所以家长要有区别地对待青少年,根据青少年自身的感悟和探索能力,在实践当中自己探索相关的道理和知识点。青少年在探索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理解能力和道德素质,使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更加具备先进性和高效性,只有家长在教育教学当中根据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区别性地实施家庭教育工作才能够在实践中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

五、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在家风家教教育教学中,使青少年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要不断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利用先进的启蒙教育和实践教育,增强青少年的道德意志。由于道德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所以在中国传统家庭当中利用家风家教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并且在家庭教育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锻炼青少年的思想意志。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使青少年为祖国与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家风家教是青少年的高贵品质,也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形式,通过家风家教能够有效传承历史优秀道德与举止,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使青少年坚守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思想价值观念,做好新时期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杨美新,黄丽.“新时代”红色家风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4).

[2]陈亚丽.家风家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实践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作者简介:马泽龙(1987.1— ),男,汉族,甘肃会宁人,研究方向:会宁乡土文化、家谱文化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家谱文化与家庭教育研究——以会宁县【正德堂】马氏族谱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08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问题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