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特点及积极影响策略研究

2020-07-09 03:31苏会平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特点素质教育影响

苏会平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与此同时,各种教育思想也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本文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从青少年身心发展出发,科学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现实性、差异性、不稳定性以及唯我性等特点,从而帮助青少年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素质教育;青少年价值取向;特点;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9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思想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价值观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偏差。基于此,如何有效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重要的教育工作之一。这就需要家长及教师共同配合,针对青少年自身价值取向特点进行合理分析,找到影响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因素,把这些作为培养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基础。接下来,我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现阶段青少年价值取向情况调查

(一)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

其一,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一般受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其道德观念主要以社会取向为主流,不过个人取向也占有相对可观的比例。其二,有些青少年道德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功利化色彩,表现为对利益关系上的认知和评断。这些青少年從个人需要或个人物质需要来衡量、评价道德价值;他们在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价值理解上,偏重于他人能给自身带来的利益,过于看重关心他人的前提和关心他人之后的反馈。其三,道德价值取向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呈现层次化、多元化特点,价值取向缺乏一致性及稳定性。

(二)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特点、成因

1.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的形成是人们自身价值观念所共同演变出来的,其作用如催化剂一般,是导致青少年价值观产生变化的直接诱因。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影响正常社会生活的进行,社会价值观导向的管理机制(如道德、法律、舆论等)的约束力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学校要保证对青少年进行更加持久和细微的渗透。

2.社会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演变,各国文化相互交流使得我国当代文化愈加繁荣,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演变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大众文化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思想观念进行影响。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传统观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吸收新观念时会出现对观念体系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形成双重人格价值观和压力,导致观念的内在冲突,容易使之产生矛盾的心理。

同时,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不是所有文化都能与传统文化融合,青少年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对生活方式等产生偏差认知,对价值观念造成影响。

3.社会价值导向

社会价值的导向对整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倡导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为导向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社会经济得到提升,在发展的过程中,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4.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学生第二个家,教师更是学生的另一位家长,学校和教师对其价值观体系的形成可以说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其交往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其受影响的各种因素也会越来越多,但青少年还没有确立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全面正确地辨识,这时就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更加正确的引导。

在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没有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不能贴近现实生活的需要进行德育教学,缺乏时代感。这样的德育教育形式会使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一定的反差,从而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意义重大,由此可知,家庭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品德、情操等都是从童年就开始的,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俗话说孩子是看着父母背影长大的,父母的熏陶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下,部分家长更注重孩子智力方面的培育和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德育、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及性格的培养。所以,在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时,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达到正确的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正确引导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策略

(一)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精神是非常值得青少年学习的,其价值观体系是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榜样,在校园中,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在当下,教师更应该将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将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观念向学生进行阐述,正确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另外,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还需要社会的配合,良好正确的社会风气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从社会各个角度给青少年创造出更好的舆论氛围,保障青少年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二)确立正确的人生标准与价值准则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意义重大,要想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教师自身更应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给学生做出榜样,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的人生目标及价值标准,只有自身发展了,才能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特点素质教育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