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时空分析

2020-07-09 22:18张聪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空间分布

张聪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的发展情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搜集山东省各地市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16日新型冠状肺炎确诊人数,进行空间分析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空间分布来看,山东省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青岛、烟台等地;从时间序列来看,2月5日以后新增率稳健下降。结论: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努力下,两轮潜伏期后,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数量日益得到了控制,复工复产指日可待。

關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空间分布;新增率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314-01

1引言

山东省是全国人口第二大省,根据山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已拥有1.0047亿常住人口。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疫情可以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染,对全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又值新春假期,在外务工的山东籍人口纷纷返乡,走亲串友增多,人口流动复杂,为此次的防疫工作增添了新的压力。以往经验表明,在没有研制出特效药以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依旧是限制人群活动,隔离感染者和疑似感染人群并密切追踪接触者等传统措施。自1月24日山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以来,现已经过了第一阶段潜伏期,梳理这段时间内山东省新冠病的发展情况,采用空间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等一系列定量分析的方法,揭示新冠肺炎时空传播的过程和特性,以便及时把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动态,评估疫情防控措施的效果并总结防疫过程的经验教训,对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为辅助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2结果

2.1空间分布

根绝中国疾病防预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山东并非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截至2月16日上午12时,山东省共确诊累计病例537例,本文使用ArCGIS软件将各地病例定位在地图上。通过分析可知,新冠病疫情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青岛患病人数最多,高达57例;烟台市共计46例;潍坊市共计43例。这些城市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度较大,人员流动性强。目前东营市“0感染”,济南作为省会城市也仅有17例,其余城市诸如滨州、日照、临沂、菏泽等感染数量均在20例以下。这与山东省各地基层第一时间响应疫情密切相关,在春节期间严禁走亲访友,纷纷要求居家自我隔离,居委会和村委会通过“小喇叭”广播宣传疫情的严重性,在全国形成了“山东特色”。

2.2时序分析

山东省新冠病累计确诊总数自1月24日以来呈线性增长,但2月11日起,累计确诊人数增长呈现平缓趋势,2月16日0-12时,无新增病例,有望出现拐点。新增病例一直呈现波浪式浮动,在2月5日达到峰值,新增病例达45例;2月11日起,新增病例大幅度下降,从2月9日的27例跌倒了11日的9例。重症病例在早期并未出现,1月28日后呈现快速增长,但在2月8日后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根据山东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累计出院率,新增率和疑似率,更直观的描述分析目前山东省疫情发展情况。计算指标如下表所示。

新增率在1月25日达到了顶峰高达62%,但随后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两天后跌倒了28%,2月5日以后呈现稳健的下降趋势。经过第一阶段潜伏期后,在2月11日以后便下降到了2%以下,这一变化趋势令人欣慰。更值得惊喜的是,累计出院率在日益增高,2月5日前出院率在缓慢增长,1月30日仅为1%,但2月13日后,出院率大幅度增加,2月15日累计出院率达到了30%。疑似率在2月2日前呈现出较高发生率水平下的波动变动,2月2日后波动较为稳定且比例显著下降。

2月9日山东省度过第一个潜伏期,在这一阶段居民都在家进行自我隔离,减少了出门活动,按照预期,以后的新增病例会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月9日到16日,共新增病例102例,对这102例新增病例进行人口学特征分析。从年龄结构来看,患病人数最多的集中在41-6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是劳动力的中坚力量,行动便捷,流动性大,接触到病毒的可能性要高于宅于家中的老人与儿童。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分布较为均衡,其中男性略高于女性4%。从患病原因比例来看,过了第一阶段潜伏期后,新增病例有74%的感染原因是与之前确诊的病患有密切接触,在“A-B-C-D”人群中属于“B”类传染人群。有武汉旅居史的感染率仅为6%,接触外省人员的感染率仅为5%,这是山东省自上而下的严防严控和自下而上的积极宣传和主动配合的功劳。

3总结

本文利用山东省卫健委的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时序分析的方法研究新冠肺炎的时空发展过程。研究表明,此次新冠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和中部省会城市周边;高风险人群主要集中在41-60岁中间,属于中老年劳动力。自限制人群活动开始,新增率逐渐下降,累计出院率线性增加。新冠肺炎的发展经历了由弱变强再变弱的过程,客观上证明了封城隔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目前采取的措施有效阻止了新冠肺炎的传播发展,也证明防御措施的有效性。

最近大家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对疫情发展的分析和预测上,尝试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转机。从山东省全省整体来看,1月31日到2月11日式疫情从最凶险到局部改善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其他意外情况发生,疫情总体上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最坏的局面已经过去,2月11日至14日逐渐向形式全面好转过度。疫情的传播是感染人群与未感染人群之间非线性的交互作用结果。疫情得到控制,反映的是自上而下强有力的隔离措施,自下而上的抗议活动,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的巨大投入共同导致的效应。

本次疫情由于公共预警及隔离措施介入较晚,造成疫情情况相对严重,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政府要不断完善公共卫生预警机制,构建传染病防预体系。同时,多学科交叉,加强公共卫生与地理信息技术和人口学特征的结合,多维度信息的挖掘能有效揭示传染病的时空特征,对科学制定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无心插柳”,基于大数据的疫情发展初步分析和预测,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王中汉,北京市疫情发展检视及时间序列分析

[3]山东省卫健委,http://wsjkw.shandong.gov.cn/

[4]曹志冬,王劲峰,高一鹤等,广州SARS流行过程的空间风险因子与空间相关特征[J].地理学报,2008,(9):981-993.

[5]范新生,应龙根.中国SARS疫情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J].地理科学发展,2005(3):282-291.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空间分布
从疫情到舆情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与公众的变与不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基于SWAT的滇池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基于Kriging插值的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