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完善策略探究

2020-07-09 19:56罗睿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突出问题完善策略

罗睿

摘 要:微观层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遵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渐走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当前,日益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对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内涵,然后就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现状  突出问题  完善策略

中圖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2

当前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都历经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较有典型代表的比如美国、日本、德国、欧盟等,并最终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了区域失衡发展问题的较好解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先后历经强调“均衡”“先富带后富”到当前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深入和不断调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以及日益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阶段背景下,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总结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探讨区域发展突出问题,找到完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解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y Integration)根据“区域经济”界定不同,其具体内容也存在差异。本文以中山大学陈瑞莲教授对经济区域三个层次即微观国内经济合作区域、中观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和宏观的经济合作区域的划分为依据,探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微观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长株潭等。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54年最早提出的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并得到了当时发达国家政府和研究学者的广泛认可。在国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从国内区域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发展。综合来说,对于一国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打破区划和观念限制,通过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生产要素一体化流动、产业活动一体化布局和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缩小区域内部各经济地域单元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内部经济的空间均衡发展和整体实力持续变强。从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行政区经济一体化,其本质是行政区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从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来看,具有客观规律性和现实必然性。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要求。

2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向西推进的均衡发展阶段(1949—1978)、向东倾斜的非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0)以及区域协调发展阶段(1991—至今)。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导思想下,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合和合作,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方向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思想。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划分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圳、湛江等沿海城市的经济区域和京津冀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南京都市圈、海西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广佛同城化等局部城市群一体化为主体。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市场机制占据主导因素,发展速度较快。

其次,中东部内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中东部内陆省、直辖市、自治区省会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区。比如延龙图一体化、沈抚同城化、郑汴一体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一体化、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特点较东部沿海发展相对缓慢,绝大部分区域发展依赖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市场机制动力欠发达。

最后,西部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已规划确立和建设中的西咸一体化、关中天水一体化以及正在规划中的酒嘉一体化。区域经济落后,市场机制作用不明显,政府主导动力突出。

3  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问题

随着我国区域协调主导思想的确立和不断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呈现出制定主体多元化、战略内容综合化、战略空间格局细化以及政府宏观主导向市场机制方式演化的特点。同时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具体来说,第一,区域发展规划过多,各地方政府矛盾突出,发展过热,片面抢占政策优惠资源。与此同时,战略规划没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实质性举措较少。第二,区域发展战略碎片化问题严重,在战略数量迅猛增加的基础上,没有与之配套的宏观协调规划,战略重点不突出,统筹科学发展制度机制以及实质性建设不足,各发展战略区之间各自为政,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第三,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非协调发展因素”问题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要素的非自有流动以及区域间制度障碍,要素的非自由流动障碍会带来新的二元社会问题,区域制度差异会影响市场作用发挥,市场分割无益于落后区域产业升级,而这些区域非协调发展因素不能仅仅依靠区域政策优惠来弥补。

3.2 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问题

首先,区域差距问题。第一,从宏观区域划分来看,中西东部区域差距明显,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布来看,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从数量分布来看,仍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与此同时,由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区模式成型和发展较快,东部沿海城市共有国家级别经济技术开发区几乎占到了全国的一半数量。此外,东部沿海按省份来看,国家级别的经济开发区也存在着分布不平衡的问题。第二,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面临着东西中部进一步拉大的问题,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向东部聚集,中西部产业转移政策落实不明显。虽然区域发展规划数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区域差距现实和进一步拉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基本趋势。

其次,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产业同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数量的迅猛增加以及区域政策弥补和制度壁垒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共赢意识不强,区域合作受限。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区域产业同构化问题严重,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模式开发不足。与此同时,来自发达地区的发展压力,落后地区为了避免“馬太效应”的继续扩大,没有考虑自身经济发展程度和实力,经济特色开发力度不足。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完善策略

4.1 确定主导战略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

确定全局性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理念,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思想。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强调效率优先,还是推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都对区域间组织机制和分工缺乏明确的定位。要从全局战略高位继续深化,宏观统筹国家级、区域性质以及省去发展规划。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

第一,要从相关的法律法规上做进一步的完善,针对要素流动障碍以及区域制度障碍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进行法律层面的制度约束,重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二,制定不同级别的区域发展战略标准,以从优从重的发展原则严格管控区域战略数量。明确审批流程,对于不达标、不适宜的区域申请和政策进行取缔,坚决避免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地方政府形式化、盲目性政府行为下的利益工具。注重改革实效,对于改革试点区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取得实际效果给予推广,把公平目标作为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对于实际改革成效不显著的地区,国家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技术、资金以及智力支持,确保区域经济统筹协调整体性发展。

4.2 明确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

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和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明确政府权责定位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上的应有作用。对此,首先,明确各级政府在区域经济战略规划中的具体职责,统筹各方利益,本着共赢、平等、公平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寻求区域经济均衡协调最大化职能动力发挥。其次,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从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从内外区域经济合作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出发,加强对落后地区的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注重政策合力作用。再次,要注重市场作用和政府政策作用的协调配合,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经济合作,行政手段对于经济发展始终是一个辅助性作用。在区域经济整合上要注重政府行为和市场导向趋势的统一配合,兼顾效率和公平。最后,确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以区域特色为抓手,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作用,扶持地方经济和相关企业的发展,为品牌战略推进创造必要的市场环境。

5 结语

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内涵出发,就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和突出存在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给出了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完善策略。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科学发展观,深入探讨总结发达国家区域发展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背景下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对此,我们要进一步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区域发展经验,坚持理念革新、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区域桎梏,形成战略实施合力,深化地方政府合作,以县域经济一体化为重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层次、高质量迈进。

参考文献

郭湖斌,邓智团.新常态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9(04).

常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世纪桥,2017(09).

张建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下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3).

马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6,32(10).

钱津.“十三五”重点:县域经济一体化[J].西部大开发,2016(03).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一体化突出问题完善策略
大学生跨栏常见错误技术现象分析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完善策略研究
探究现代管理环境下房地产公司会计管理完善策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
关于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借京津冀一体化东风助力石家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