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解表口服液提取工艺优选研究

2020-07-10 04:58李保仁孙凤利
甘肃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银翘连翘绿原

李保仁 孙凤利

北京怀柔医院,北京101400

银翘解表口服液是我院临床使用多年的医院制剂,其处方由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薄荷、淡竹叶、板蓝根、蒲公英等八味中药材组成,具有疏风清热、泻火解表功效,治疗风热型感冒疗效显著。为有效利用药材资源,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制剂提取工艺的科学性,本研究以方中主药金银花、连翘中具有显著功效的成分绿原酸[1]、连翘酯苷[2]为控制指标,在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等不同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法[3]和高效液相色谱法[4],优选银翘解表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为科学生产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Agilent12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 公司);Agilent 色谱工作站;BT25S 型赛多利斯电子天平。甲醇(色谱纯,批号MS1923804,Merck 公司),乙腈(色谱纯,批号AS184207,Merck 公司);无水乙醇、磷酸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用水为纯化水。

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薄荷、竹叶、蒲公英、板蓝根等八味中药材(北京燕北饮片厂)

绿原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批号:110753-201817)、连翘酯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批号:111810-201806)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1.1 绿原酸。色谱柱:Kromasil C18 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327nm;流速:1.0mL/min。

2.1.2 连翘苷。色谱柱:Kromasil C18 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

2.2 溶液制备

2.2.1 标准品。分别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绿原酸对照品3.26mg、连翘苷对照品15.25mg,放入25mL 的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各精密量取1mL,至10mL 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按处方10 倍量称取各味药材,按表1、表2 条件进行提取试验,分别按药材总量加8 倍、10倍、12 倍量自来水,依次煎煮0.75 小时、1 小时、1.5 小时,各煎煮1 次、2 次、3 次,以含乙醇量60%、70%、80%乙醇提取浓缩液,定容至1000mL,精密量取10mL,浓缩至干,加50%甲醇定容于50mL 容量瓶中,超声提取[5]30 分钟,补50%甲醇至刻度,摇匀,放置,经0.45μm 滤膜过滤,得供试品溶液。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以上浓度的绿原酸、连翘苷标准溶液5.0、10.0、15.0、20.0、25.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得其标准色谱图见图1、图2,测定其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绿原酸回归方程y=0.0348x+0.0004,线性相关系数0.9995;连翘苷回归方程y=0.0618x+0.0242,线性相关系数0.9996。

2.4 样品含量测定 取不同条件下提取得到的药品溶液,按2.2 拟定试验方法,得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峰面积,分别由标准曲线计算被测溶液中的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

实验以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各按3 种不同水平来考察,分别按药材总量加8 倍、10 倍、12 倍自来水,依次煎煮0.75 小时、1小时、1.5 小时,各煎煮1 次、2 次、3 次,以含60%、70%、80%的乙醇提取。见表1。

按表2 中正交试验设计的因素水平,分别提取、浓缩、净化精制,按2.4 样品含量测定方法,测得各样品中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

因处方中金银花、连翘均为主药,其成分绿原酸、连翘酯苷皆为重要有效成分,X1、X2指标重要性相当,因此取加权系数B1=B2=1,对以上数据进行逐一分析,其中K 为各因素在各水平下的平均值,R 为极差,X 为总平均值,BR/X 为相对极差。见表3。

根据各因素相对极差BR/X 项可知,在X1中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C-A-B-D,即各因素重要性依次为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醇沉浓度,在X2中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A-B-C-D,即各因素重要性依次为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醇沉浓度,综合X1,X2考虑各因素相对极差之和∑BR/X,可知各因素重要程度依次为A-C-B-D,即各因素重要性依次为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醇沉浓度。根据各因素相对极差之和,银翘解表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为A3C2B2D2,即加10 倍量水,煎煮2 次,每次1.5 小时,用70%乙醇醇沉为最佳提取工艺。

图1 绿原酸标准色谱图

图2 连翘苷标准色谱图

表1 试验因素水平表L9(34)

表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表3 各指标单一分析及综合比较表

3 讨论

在实施新工艺生产后,不仅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制剂产量,节约了水电气的资源,减少了乙醇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患者在使用新工艺生产的制剂后,发热、咽痛等症状较以往减轻明显,病程较以往平均缩短一天,相应的用药量也较以往减少五分之一左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实施新工艺后,制剂中绿原酸、连翘酯苷等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呈正相关。通过对银翘解表口服液提取工艺的优选实验,充分达到了有效利用药材资源,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提高药品疗效,提高制剂提取工艺的科学性的目的,由此,本研究认为银翘解表口服液提取工艺优选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银翘连翘绿原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UPLC法同时测定银翘解毒合剂中10种成分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吃了银翘散,要注意什么
银翘解毒丸经常被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