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镇管理向社区管理过渡的回迁安置区公共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2020-07-10 13:15王聪慧
建筑与装饰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区管理公共建筑设计策略

王聪慧

摘 要 纵观回迁安置区设计的相关研究,主要以住宅建筑研究为主,而对于社区公共建筑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然而公共建筑作为社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居民生活的便捷程度和心理感受,应当受到重视。本文对回迁安置区设计需要兼顾村镇管理和社区管理两种模式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证两种模式下公共建筑的共存与过渡方式,提出从村镇管理向社区管理过渡的回迁安置区公共建筑设计策略。

关键词 回迁安置区;村镇管理;社区管理;公共建筑;设计策略

中国的城市建设经历了迅猛发展的20年,如今城镇化改造仍在继续,并由过去扩张式发展向城市内部改造升级转变,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机场噪声区改造等回迁安置工程随处可见,由此也产生了原住民传统生活模式与现代化城市社区生活模式之间的矛盾升级。

1回迁安置工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大多数的回迁安置工程始于村庄宅基地的征迁,村民面临放弃传统生活模式,转变为适应现代化的社区生活模式,通常这样的转变不会快速且顺利地完成。

征迁工作对村镇管理体系有一定的依赖性。征迁,向来是较为复杂且耗费时间精力的一项工作,征迁是否顺利,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在实际项目中,我们发现,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在村街中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和带头作用,所以设计方案能否得到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同意至关重要,考虑到村委会本身的切实利益及管理体系的可实施性,此类项目无法直接按照社区管理模式开展,需要保留村镇管理体系。

原住民的生活模式无法快速转变。回迁安置项目为拆旧立新的项目,但与新建项目又截然不同。原住民并非主动离开自己居住的村街,而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住宅原址被拆除,原住民不得不搬迁至新建社区内。许多原住民并未适应现代化居住模式,设计中需要为原住民保留其既有生活模式所需建筑及场地空间,同时设计健全配套设施,实现原住民生活模式的逐渐过渡。

村镇管理模式下,社区规划设计思路不同于常规设计。从设计本身而言,村镇管理模式与社区管理模式所配置的公共建筑、场地空间等设施均不相同,设计中需要考虑两套设施的共存与过渡,避免出现资源的浪费[1]。

2村镇管理模式与社区管理模式公建建筑特点分析

公共建筑作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居民日常生活、教育医疗、公共活动等的重要承载空间,影响着居民生活的便捷程度和心理感受,应当受到重视。根据前文的分析,对于回迁安置区,需要兼顾村镇管理和社区管理两种模式的共存与过渡,那么就需要对两种模式的特点进行充分分析。

2.1 村镇管理模式下公共建筑设计

村镇管理模式下公共建筑设计,第一个特点为保留村镇管理体系。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回迁安置区项目为例,经过与村民和地方政府的多次对接,各村均要求配置的公建设施包含:村委会办公、红白理事会(礼堂),根据不同村的特殊要求,还需按需配置村史馆、村文化馆、村民活动中心等设施。

村镇管理模式下公共建筑设计,第二个特点为公共建筑按村设置,而非按照居住街坊或生活圈设置。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回迁安置区项目中,每个村街人口相差较大,多数村街为50~100户左右,个别较大村街为300~400户。根据规划设计,每个居住地块设计住宅数量均在600套左右,则一个地块需容纳2~3个村街。实际调研中,村民主观意愿不同意与其他村共享设施,则在公建的配置上,一个地块需要配置2~3套设施,并考虑不同村街的分别使用。

2.2 社区管理模式下公共建筑设计

社区管理模式下公共建筑设计,以满足居住区设计规范为主,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策略和研究成果,主要包含教育文体类公共建筑、医疗卫生类公共建筑、社区服务类公共建筑及道路停车等设施,重视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2]。

3从村镇管理向社区管理过渡的回迁安置区公共建筑设计策略

3.1 公共建筑设计充分符合村民意愿

公共建筑的设计归根结底是要为人服务,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对于回迁安置区公共建筑设计,村民的意愿尤为重要,这关系到村民能否认可设计方案,以及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另一方面,由于回迁安置项目常常涉及到几十个村街,村民意愿又不尽相同,与村民的反复沟通和充分对接,成为减少设计反复的必要前提。

3.2 设计利于对村民的心理引导

居住区设计理论发展至今,经历代代学者的潜心研究、融合升华了古今中外優秀的设计思想,能够反映适合当代人的最优生活模式,所以,回迁安置区的发展也必将从村镇管理模式转变为社区管理模式,而好的设计应能引导这样的转变。例如,通过设置便利的菜市场和超市,使村民不再在街道旁聚集集市;通过便利实惠的市政设施建设,养成村民主动配合物业管理的习惯。从而使村民逐渐适应并认可社区管理模式,最终实现从村镇管理向社区管理的转变。

3.3 公共建筑设计注重可变性

从村镇管理向社区管理过渡的回迁安置区,需设置满足两种管理模式的公共建筑,其重点是需要考虑公共建筑的可变性,避免资源的浪费。首先,对于功能相近的建筑空间,考虑功能转换,以社区管理模式下所需容量进行控制。例如,村委会办公与物业办公同为办公建筑,则可进行转换。其次,对于功能不同,空间使用也不尽相同的空间,应便于改造,实现功能转换。例如,村史馆等大空间建筑,应能通过简单的改造,转化为健身、文化活动等设施。

3.4 公共建筑配置总量需满足远期村民使用需求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功能种类上,应以社区管理模式的种类进行控制,近期设施可由远期设施改造而来;二是在服务人口数量上,应按照社区内住宅数量推算未来实际使用人数,控制公建总量。使公建配置,既能满足远期村民使用需求,同时规避村镇管理体系下公建废弃后,无法安置其他功能造成的资源浪费。

4结束语

社区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也越来越注重使用者的参与性,也更多地遵循使用者的需求和情感体现,对于回迁安置区则更是如此。从村镇管理向社区管理过渡的回迁安置区公共建筑设计,除了对“人”的充分满足之外,还应当考虑两种模式下的公建建筑共存与过渡方式,赋予建筑本身成长和蜕变的可能性,实现环境、建筑和人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张高杰.城市居住区公建用地规划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49.

[2] 徐钢.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的规范评析[J].江苏建筑,2010,(5):9-14.

猜你喜欢
社区管理公共建筑设计策略
公共建筑绿色节能运维分析
关于公共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探讨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糖尿病互助小组在社区中的应用效果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