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统计局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监督的思考

2020-07-10 16:22易生华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4期

易生华

摘要:基层统计局的数据质量监督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基层统计局如何把好第一关?本文从影响数据质量因素、数据评估方面提出一些观点予以参考。

关键词:基层数据源;基层统计局;数据质量监督

大数据时代的开启,公众对数据的关注更加提高,对于基层数据源质量往往容易产生各种质疑,对基层统计局的数据质量的把控多有疑问,主要集中于数据质量的准确性、时效性、可比性上。基层统计局如何加强统计数据的质量监督,消结大众疑虑,为政府和大众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从而提供正确的经济分析和预测显得极为重要。

一、影响基层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政府关联部门的干扰

统计局的管理分为业务与行政,业务管理是从上到下的管理方式,行政管理为地方政府,即人财物为地方政府调度,难以完全避免政府干预。各政府部门亦有适用本部门的部门统计,指标采集的范围与部门任务的设定有时与统计局有冲突。为保证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数据,国家颁布了《统计法》,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容易受到部门目标干扰。

2.基层上报单位统计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基层统计局对应的基层数据上报单位主要分为企业与乡镇统计站,对于统计数据处理的流程与形成数据的上报过程的内部监督管理不容易到位。没有对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台账建设不完整等。

3.基层統计员兼职居多,对指标理解不全面

基层上报单位的企业从数量上看以中小企业为主,特别是大量的微小企业,企业统计员多为兼职,更有1个会计兼任多个小企业的情况,乡镇统计员基本是兼职,因此对于深入学习统计知识,建立完整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上报、评估、分析体系缺乏积极性。

4.基层统计局人员配置上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地方统计局的人力资源的管控属于地方政府,对人员的安置容易出现偏差,非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偏多。基层统计局肩负基层数据源的质量把控,对统计员的业务素质有较高要求,在不少基层统计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高,对基层数据源的质量研判能力造成影响。

二、加强基层统计局数据质量监控的对策

1.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监督体系

基层统计局直接面对基层上报数据源,秉承对上级统计部门负责,对本级政府负责,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建立一个跨专业、跨部门的数据监督体系极为重要,对于采集的数据才会有整体的把握,该体系应该包含下面几点。

(1)基于本专业的数据研判指标

根据国家经济行业的分类,基层统计局有对应的股室负责对应专业的数据的监控,对不同行业经过对历史数据的研判,形成有系统性的初步判断定性指标。例如对上报单位的分类以及处于分类中的位置,该类行业在本地区的发展趋势等做一个估计,参照单月、累计的各种速度与增量初步评估其数据的合理性。

(2)跨部门数据的趋势验证

很多专业数据源往往与其他部门有关联,例如政策的变动导致企业决策人对市场的估计会发生变化,随之生产也会有相应的调度,不了解这些变化就会评估失败。同时有些部门的数据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这些数据对其上报国家的统计数据有良好的直接或间接关联或趋势一致性。

(3)跨专业数据的间接验证

不同专业反应的区域社会经济情况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之间又有着或紧或松的联系,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相关系数或者因子关系,通过这些系数与关系可以看出数据源整体是否有较大的背离,从而在数据整体上把握数据的可靠性。例如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量与增长速度,如果大幅度下降是否与前期固定资产投资专业中的技改投资有关?其他专业的历史数据未必对本专业的本期数据没有影响。

2.建立事后数据抽查制度

数据监督体系建立在对数据本身的分析上,当差异不显著或者偏移一致时容易忽视,因此建立数据源上报完成后的数据抽查制度非常有必要,可以根据地域差异例如不同乡镇的特产、耕地面积,不同行业的特点例如高能耗产业等分权重大小以及本期数据异常的单个数据源单位进行实地抽查,用以修正数据或者下期数据监督的补充依据。

3.加强统计法宣传

《统计法》的颁布是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一件大事,表明了国家政府对真实数据把握的迫切需求。基层统计局直接面对数据源上报单位,在宣传层面应该有的放矢,结合案例定期常态化宣传,特别加强对政府领导以及企业管理人的宣传,引起足够的重视,才会在实际操作中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因素。

三、基层统计局组织管理建议

基层统计局的管理属于双头管理,业务管理归口上一级统计局,人事与财务归口地方政府,二者的目标与关注点容易产生分歧,近年来随着《统计法》的推广以统计局为责任单位的指标越来越少,但也不容易完全秉持统计初念,可以考虑完全由国家统计局单独垂直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