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先进园区发展经验的研究与借鉴

2020-07-10 16:48林萱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林萱

摘 要:园区是集聚产业、招引人才的重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定位功能的抓手,是推动新兴城镇化的助推器。发展园区经济是膨胀总量、做大蛋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关键词:园区模式;园区经验;研究与借鉴

一、国内先进园区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把园区发展和科技创新摆上重要位置

深圳和东莞都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部门协调联席会议。深圳由分管市长牵头负责科技政策的调研制定、贯彻执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东莞颁布实施20余项政策措施,在项目资金、管理体制、用地指标等多个方面放权于高新区。临沂把各类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的大平台,以2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临港经济开发区等升级开发区为主体,推行“一区多园”模式,实行“飞地经济”政策,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

(二)强化政府投入的引领支撑作用

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是政府科技投入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深圳、东莞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实现跨越式增长,并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有效地带动其他社会资源要素投入。深创投已经成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投机构,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金额上,高新技术投入都占75%以上。

(三)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深圳、东莞十分重视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深圳实现了4个90%,即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90%的专利和标准来自企业,90%的科研人员在企业。深圳虚拟大学园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良好平台,国内外重点高校纷纷在深圳设立分校,带来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对于当地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出台具有创新性的政策

在贯彻实中央政策的同时,地方政策更注重本土创新,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聚科技人才。深圳设立“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吸纳海外机构入驻国际平台。威海用放开特许经营权和部分土地使用权的办法,置换项目企业来园区投资。烟台把推进企业上市融资作为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培育的战略任务,出台鼓励企业上市、创新开发区建设等高含金量扶持政策。濱州创新招商模式,选派年轻优秀干部到有望落户的企业挂职,直接接触企业高层,增强招商的针对性。

(五)人才集聚效应明显

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集成电路与软件、新能源、航空、数字内容、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六大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吸引国家级工程中心、区域总部、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风投公司以及高科技制造企业入驻,并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形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新兴综合城镇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孵化基地。

(六)不断拉伸延长产业链

上海化学工业园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以及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业,其中金山分区重点发展化工物流、化工检维修和化工品交易等产业,奉贤分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机械装备和高分子材料等产业。目前,英国石油化工、德国巴斯夫、德国拜耳等知名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化工企业100余家已落户园区。深圳高新区不断完善产业链,已形成通讯、计算机、软件、新材料等多个产业群。

二、国内先进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根据目标优化布局

把园区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按照“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原则,立足长远编制“二次规划”。一是,突出产业特色,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先进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商贸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园区。二是,完善人才、金融等配套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规划,优化功能布局,提升承载能力,促进园区规范化、集约化。

(二)结合实际准确定位

一是,突出开放引领。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积极开展与现代企业、跨国公司的招商合作,积极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战略投资项目。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水平,聚力引进一批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特别是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市县两级要抓大放小,既抓总量更抓质量,努力提升园区外贸发展水平。二是,创建生态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排放方向转变。积极引进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小、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增大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

(三)完善配套提升服务

一是,完善高端人才配套。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开发区管理人才,尤其是在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对高层次园区管理人才,可实施特岗特薪、特职特聘。二是,完善综合服务配套。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建设人才储备信息库,为企业提供招聘、培训、管理及咨询服务。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园区设立科技研发、技术推广、职业培训、商贸运营、金融等服务机构,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四)创新管理机制

一是,创新放权赋能机制。市县在园区设有派驻机构的,可将本部门行政审批权限全部依法下放到派驻机构;独立行使部门职能的,派驻机构参照园区内设机构管理。二是,创新项目审批机制。实行“一次办好”、限时办结,推行“阳光”审批、并联审批,精简环节优化流程,轻审批重监管,力争实现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进投资便利化。三是,创新用人分配机制。深化园区干部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全员聘用、绩效考核、按岗取薪”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创新人才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园区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贴息、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搭建科技人才与创业对接平台。

(五)采取措施强化支撑

一是,强化财政支撑。园区实行一级财政预算管理,各项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土地出让收益,除上缴中央和省、市财政外,所有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纳入园区财政管理。推行财政收入分成机制,确定基数,园区新增地方财政收入与同级政府按比例分成,年终结算。二是,强化用地支撑。加大对园区建设用地的支持,各区县每年新增用地指标留出一定比例用于园区项目建设,每年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大部分用于园区项目建设,对用地集约的国家鼓励类投资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建立园区建设项目退出机制,对超过协议期限、实际投资偏低的,取消优惠政策、征收土地闲置费、调减土地指标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权。三是,强化研发支撑。鼓励园区吸引各类技术、人才、资本参与科技孵化性实体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活动,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对新获得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名牌商标认证的,允许园区自行确定标准予以奖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强化软环境支撑。完善设施配套,增创招商优势砝码,扶持园区搭建科技创新、产品检测、信息共享、工业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商业网点、文化娱乐设施、教育医疗机构等配套设施,使项目和人才“来的了、留得下”。

参考文献:

[1]王琦.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的国内外比较研究[D].青海大学,2012.

[2]张瑜.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发展廊坊现代农业园区[C].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论文.